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全身皮肤红斑鳞屑10年,结节、肿瘤8年于2004年8月就诊.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鱼鳞病样斑片,无自觉症状.1个月后,胸背部皮肤出现片状淡红斑,微痒,并逐渐扩展至头面部、颈、四肢,呈弥漫性,红斑上有细小糠状鳞屑.在当地医院多次按湿疹治疗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3.
蕈样肉芽肿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全身红斑、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个月就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髋及胸部出现许多红斑,伴剧烈瘙痒,以夜间为甚.皮损逐渐增多,累及躯干、四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予以中药口服及糖皮质激素外用,皮损可部分缓解,但不能完全消退.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皮损突然增大、增多,泛发全身,自觉剧烈瘙痒,遂就诊于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精神及食欲好,两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2年前因胃溃疡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蕈样肉芽肿(granuluma fungoides)又称蕈样霉菌病(myeosis fungoides,MF)是一种原发于皮肤,来源于T淋巴细胞的恶性淋巴瘤,该病发病率较低,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蕈样肉芽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蕈样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4岁。8年前全身出现鳞屑样红斑,形状及边缘不规则,呈带状或地图状,微痒,以躯干部为主。不发热,无乏力及关节疼痛症状。曾在其他医院按“银屑病”用药后皮损时而消退,时而复发。5年前在原皮损处又出现丘疹样不规则的浸润性斑块,周边高起,皮损呈棕褐色及棕红色,大小不一。后服用自制“银屑灵冲剂”等药物,皮损有所减退,但从未消失。3个月前在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3岁.下肢皮疹10年,加重至全身皮疹2年余,于2011年11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小腿出现红色斑片,偶有瘙痒.近2年皮损由下肢逐渐扩展至躯干及颜面部,自觉瘙痒明显,曾反复于多家医院就诊,疑诊为蕈样肉芽肿?神经性皮炎?,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无明显好转,皮损逐渐扩展至全身,呈浸润性斑块样,瘙痒加重.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2年,血压控制尚可.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3岁.躯干及四肢红斑8个月.患者8个月前肩部出现两处钱币大红斑、糜烂,当时未予重视,以后糜烂面逐渐扩大,同时头皮、胸背部逐渐出现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伴瘙痒,部分红斑表面有糜烂.患者曾于外院多次诊治,考虑为"湿疹",给予曲安奈德肌内注射2次,雷公藤多苷口服半个月,病情稍有缓解,但皮损无明显消退.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发热等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8.
蕈样肉芽肿又名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MF),由法国Alibert 于1806年首次报告.本病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性T 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T 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分红斑期、斑块期及肿瘤期,皮疹多形,而且同时存在,现将笔者诊治的1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皮损活检缺乏典型特征,其诊断较为困难,故国内外学者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并综合这几方面的特征建立了MF的临床评分系统,从而为早期准确诊断MF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维A酸联合免疫治疗等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伴有明显瘙痒.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亲表皮性,可见Pautrier微脓肿, 免疫组化显示CD3+,CD45RO+,维A酸联合免疫治疗2个月皮损完全消退.结论:蕈样肉芽肿早期表现多样,多次、多部位的病理活检以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早期维A酸联合免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全身皮肤出现红斑、斑块、破溃及愈合后色素沉着16年,于2011年6月来我所就诊.16年前无明显原因患者双下肢出现暗红斑,同时膝关节内侧出现暗红色结节、溃疡,约3个月余自行愈合,留有色素沉着,后皮损缓慢蔓延至全身,无自觉症状.曾诊断"肉样瘤",未进行系统治疗.近1年来左额部及右肩背部出现暗红斑块,并破溃结痂,未愈合,自觉疼痛.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例1,男,72岁,因躯干和四肢出现淡红色或淡灰白色斑片3年,于1994年8月10日就诊就于我科。1991年初患者躯干和四肢陆续出现淡红色或淡灰白色斑片,表面有少量鳞屑,不痒。既往体健,无外伤和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1岁。因全身起红斑、丘疹、结节6年,左侧眉毛脱落2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核有异形。免疫组化染色示:淋巴细胞CD3、CD5、CD4阳性,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CD68阳性。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诊断为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患者女,49岁。因躯干及四肢红斑、斑块1.5年,间断发热半个月就诊。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萎缩变薄,真皮内片状密集分布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核异形,真皮内可见肉芽肿病变。免疫组化:淋巴细胞CD3、CD4、CD5阳性,CD8散在阳性,组织细胞CD68阳性,T细胞样受体(TCR)基因克隆重排:TCRγ重排+。诊断: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7岁.皮肤出现红斑4年,结节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萎缩,Pautrier微脓肿形成,真皮大片状单一核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浸润,呈肉芽肿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CA(+),CD2(+),CD3(+),CD4(+),CD8部分阳性,CD45Ro(+),CD68部分阳性,CD20(-).诊断为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6.
蕈样肉芽肿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6~67岁。病程1~12年。斑块期5例,肿瘤期1例。斑块期患者全身见大小不等浸润性红色斑块,呈环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有溃疡形成。肿瘤期患者全身多数瘤样肿块,部分破溃不愈。患者均有腹股沟、腋下等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3例白细胞总数升高,2例肝功能异常,2例IgA、IgE升高,2例EB病毒抗体检查阳性。病理组织检查表皮萎缩,在表皮中可见多数pautrier小脓肿形成。真皮乳头见多量异常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真皮…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0岁。手足反复出现多种皮损伴瘙痒、疼痛4年,加重1年。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示:表皮内及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灶状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7(+)、CD8(+)、CD20(+),Ki67(10%)。诊断:蕈样肉芽肿。予以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18.
蕈样肉芽肿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提高对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的认识,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并分析20例M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酶标、肿瘤标记抗原及疗效。结果MF的住院患者中以斑块期较多,占80%,治疗有效率100%;早期误诊8例(占40%)。结论医务人员要加强对早期MF认识,对各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定期的随访。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8岁。双下肢红斑、鳞屑3年,皮肤异色1年,皮损境界清楚,进行性加重,伴瘙痒。组织病理检查见多个深染的单一核细胞侵入表皮,并形成Pautrier微脓肿,真皮内单一核细胞呈带状浸润。诊断:蕈样肉芽肿(MF)。予以干扰素治疗,皮损略缓解,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0岁。右胸部红斑20余年。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生,表皮内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7(+,丢失不明显),CD20(-),Ki67(表皮内个别淋巴细胞+)。T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阳性。诊断为:蕈样肉芽肿(斑片期)。给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4周后皮疹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