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肺动脉高压的住院构成、分类、分级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2月至 2017年 3月就诊于安徽省胸科医院 10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分类方法是按 2013年肺动脉高压病因分类和亚型病因分类,分析两种分类法的异同、其住院病因种类与临床表现。结果 101例肺动脉高压病人中, 48例(47.52%)是低氧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以及肺部疾患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27例(26.73%)是左心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12例(11.88%)肿瘤等混合性肺动脉高压, 9例(8.91%)是慢性肺栓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5例(4.95%)是特发的肺动脉高压。亚型病因中最多的是左心疾病相关的(舒张期和收缩期疾病)肺动脉高压 27例(26.73%)和慢阻肺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24例(23.76%)。肺动脉收缩压(SPAP)按超声分级,重度 43例(42.57%)轻度 37例(36.63%),中度 21例(20.79%)。肺动脉高压合并呼吸衰竭有 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应用三尖瓣反流速度来估测肺动脉压。结果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右室、右房增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其中诊断出导致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13例,肺性心脏病1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低蛋白血症1例,转移性肺癌1例,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动脉高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内皮素 - 1水平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8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 ,其中伴肺动脉高压者 5 2例 ,轻度肺动脉高压 18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2 4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10例。分别采取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样品中内皮素 - 1含量。结果 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内皮素 -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伴肺动脉高压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无肺动脉高压者明显增高 (P <0 0 1) ,血浆内皮素含量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内皮素 - 1是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患儿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进行外科治疗86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 8.1%。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 0例 ,死亡 5例 ,病死率 2 5 %。可见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胸片、心电图、心脏杂音与围手术期手术结果进行观察 ,并结合文献对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男12例 ,女 8例 ;年龄 2~ 3 2岁 ,平均 11.4岁。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动脉高压患者静脉应用重组人脑钠肽(rhBNP)的临床疗效。方法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rhBNP,对照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在降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平均肺动脉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快速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其中伴肺动脉高压者5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18例,中度肺动脉高压2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分别采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样品中内皮素-1的含量。结果 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伴肺动脉高压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无肺动脉高压者明显增高(P<0.01),血浆内皮素含量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内皮素-1是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患儿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伊洛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方法。3例重症肺动脉高压女性患者,其中2例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伊洛前列素10μg,每次吸入约10~15 min,每隔3 h一次,共6次。观察吸入前后体动脉压、心率、6 min步行距离和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的不适反应。结果:3例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肺动脉压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吸入伊洛前列素可以显著提高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活动耐力和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OME-Tei指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分为三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80mm Hg)11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40~80mm Hg)23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40mm Hg)26例,每位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3个月、6个月4个时期,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室OME-Tei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手术前,与无肺动脉高压组相比较,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右室OME-Tei指数升高,重度肺动脉高压组OME-Tei指数显著升高。(2)手术前后比较,无肺动脉高压组在术后3个时期的OME-Tei指数与术前相比降低不明显,无明显差异;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OME-Tei指数术后1周、3个月、6个月OME-Te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测得的OME-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OME-Tei指数可较敏感的反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结合肺动脉收缩压,是可用于动态长期评价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10例 ,测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8小时 ,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明显下降。结论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术后早期肺血流动力学即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00例对照组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结果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WHO1型和2、3、4型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TSH水平(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WHO1型与2、3、4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合并甲状腺疾病,有必要对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6例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均显示肺动脉压力负荷过重所致一系列改变:肺动脉扩张高压,右室游离壁增厚,右心扩大,室间隔形态异常,肺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肺动脉瓣及三尖瓣不同程度反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肺动脉高压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肺动脉压(71±16)mmHg,明显下降,肺动脉收缩压下降明显。结论通过肺动脉高压,恢复肺血管的张力、阻力和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出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郭俊晓  傅亮  朱宪明 《中国医药》2008,3(3):159-16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根据肺动脉压力将48例先天性心脏病惠儿分为4组: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每组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8例患儿静脉血清中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时,在6个时间点TGF-β1的变化。结果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组TGF-β1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中度肺动脉高压组TGF-β1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均下降,尤其以术后第7天与术前1天相比更有显著降低(P〈0.01)。同时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随着缺损的修补,病情好转,TGF-β1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下降,尤以重度及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下降明显,但无PH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LTGF-β1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在术前高于术后,并在术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降低,间接推断TGF-β1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通过检测TFG-β1水平变化可估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程度、手术指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以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一般资料和方法本文22例病人,包括先心病2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年龄6~30岁(13.6岁),其中19例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有肺动脉高压,另3例超声造影显示明显的右向左分流,提示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年龄5.5~21岁(14岁)。在导管检查前一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常规操作获得肺动脉瓣曲线,同步显示心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分为3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80mm Hg)11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40~80mm Hg)23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40mm Hg)26例,每位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4个时期,应用组织多普勒法测定右室TDI-Tei指数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手术前,与无肺动脉高压组相比较,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右室TDI-Tei指数均升高(P〈0.05,P〈0.01)。与术前比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术后1周右室TDI-Tei指数无明显变化,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术后1周右室TDI-Tei指数下降(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术后1周TDI-Tei指数下降不明显,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下降(均P〈0.05)。各组测得的TDI-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TDI-Tei指数可较敏感地反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结合肺动脉收缩压,是可用于动态、长期评价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双向分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8年8月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肺部感染1例,无1例死亡。结论单向活瓣补片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乐永宏  张敏  许嗣磊 《江西医药》2013,48(7):592-59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肺动脉高压COPD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动脉压轻度增高患者15例,中度增高患者10例,重度增高患者5例,肺动脉压正常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70例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动脉压正常、轻度增高、中度增高和重度增高COPD患者之间的血清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与血清HCY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试验性封堵房间隔缺损(ASA),评价其在AS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男8,女4)例ASA合并SPH患者实施封堵器堵塞ASA试验,观察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有无降低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以此分析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结果1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者,肺动脉收缩压10.9-19.3(12.7±5.2)kPa,平均压为7.0-13.1(9.4±2.6)kPa,其中4例血氧饱和度小于90%。9例试封堵术后30min~1h肺动脉收缩压降至5.8~13.4(7.4±3.8)kPa,肺动脉平均压降至2.4—8.1(4.3±2.9)kPa,遂行永久性封堵治疗。3例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不宜进行封堵治疗。结论对于ASA伴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封堵关闭ASA试验是鉴别肺动脉高压是否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封堵治疗AS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病例选择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NP及高敏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压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BNP、hs-CRP以及Pa O2水平,并分析BNP、hs-CRP以及Pa O2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压正常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BNP与hs-CRP、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hs-CRP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Pa O2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及CRP水平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6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预后情况。结果治愈65例,治愈率为95.6%。晚期死亡4例。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是肺血管长期慢性被动性重建的结果,肺高压是换瓣手术高危因素,但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