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及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好发于生育年龄,其与妊娠的关系颇受关注。综述了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人乳头瘤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新生儿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妊娠可能选择性的增加人乳头瘤病毒16/18亚型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宫内母婴传播人乳头瘤病毒的途径,但母血中的抗HPV抗体可经胎盘进入新生儿血循环中抑制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2.
宫颈病变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宫颈上皮内瘤样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阴道镜下活检可以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早期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发生,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以其特异、敏感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以此为基础 ,结合核酸杂交、酶谱分型、DNA芯片等技术 ,使人乳头瘤病毒研究手段日益增多 ,检测方法逐渐完善。就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的亚临床及潜伏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人体皮肤粘膜后可引起显性尖锐湿疣和无明显皮损的HPV亚临床及潜伏感染。HPV亚临床感染 (Subcliniealhumanpapillo mavirusinfection ,SPI)是指临床肉眼不能辨认的病变 ,需要借助放大镜、阴道镜、尿道镜及 3%~ 5 %的冰醋酸外涂或湿敷后才能观察到的发白病变区域。HPV潜伏感染 (latentpapillomavirusinfection,LPl)是指人乳头瘤病毒进入皮肤粘膜后不引起任何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的一种HPV存在状态 ,只能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目前公认HPV亚临床及潜伏感染是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  相似文献   

6.
皮肤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的发病原因可能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1],但其他原因如外伤也可能与某些类型的恶黑发病有关,某些发生在非暴露部位的恶黑也不能用紫外线照射来解释.以上事实提示其他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恶黑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人群中十分普遍,对于女性感染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男性感染的症状不明显,且不易获得脱落细胞,因此对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较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使人们对于男性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近年来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 (HPV)引起的尖锐湿疣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容易复发 ;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开发HPV疫苗 ,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部分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治疗性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控制病变发展 ,清除已有的损害 ,甚至是恶性肿瘤。1 载体疫苗可分为两类 :(1 )病毒载体 :如腺病毒 (AdV)和痘苗病毒 (Vv)。 (2 )细菌载体 :如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  AdV宿主范围广 ,能插入较大的基因 ,获得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6/11型体外感染HaCaT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病毒颗粒体外感染HaCaT细胞后的感染标志表达及检测方法。方法 从临床尖锐湿疣标本中提取HPV6/11病毒颗粒,用于感染单层培养的HaCaT细胞,以FQ-PCR监测病毒悬液与感染后HaCaT细胞的病毒DNA载量;用引物原位延伸标记方法原位检测感染后HaCaT细胞中HPV DNA的存在及分布;以免疫组化法检测HPV的衣壳抗原表达。结果 在病毒悬液中HPV DNA达到10~5拷贝/ml以上时,病毒处理后的HaCaT细胞FQ-PCR检测结果呈稳定阳性;PRINS方法可检测到呈灶状分布的胞核阳性染色的细胞;免疫组化法未能检测到HPV衣壳蛋白的表达。结论 一定浓度的HPV6/11可以在体外培养系统中感染HaCaT细胞,在其细胞核内出现HPV DNA,但无衣壳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HPV DNA阳性细胞的分布特征。方法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6例KA和34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组织标本中HPV6/11、16/18、31/33亚型。结果 31例角化棘皮瘤黏膜型HPV DNA阳性,总阳性率67.39%,两种以上HPV混合感染达83.87%(26/31),各亚型均以游离型为主;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内或核边缘,阳性细胞多分布于火山口底部棘层的浅中部及其周围唇部,分布形式多为带状、片状或灶状聚集。正常皮肤对照组HPV DNA各亚型检测均阴性。结论 角化棘皮瘤患者HPV6/11、16/18、31/33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且以游离形式存在为主,推测HPV感染在角化棘皮瘤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增加宫颈发生癌前病变及癌变的风险。因不同型别HPV的致病性不一致,所以宫颈感染不同型别的HPV后其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同。由于HPV不同亚型间没有交叉抗体,HPV多重感染普遍存在。目前关于HPV多重感染是否会增加宫颈的患病率尚无定论,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影响尚无一致意见。本文结合近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将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人类乳头瘤病毒和紫外线及皮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多种皮肤肿瘤以及一些可能癌变的皮肤病,如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存在密切关系,这些患者的皮损中大部分都可检测出人类乳头瘤病毒。紫外线与某些皮肤肿瘤发病的关系已是不争的事实。最近研究表明,紫外线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也存在相关性。因此,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能是某些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皮肤肿瘤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相关肿瘤中存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各种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这些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中,提示E6和E7可能对人乳头瘤病毒相关肿瘤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可能是E6和E7直接与上述表观遗传学路径中涉及的相关蛋白酶相互作用。进一步明确E6、E7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路径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HPV)cp6108进行序列研究。方法 应用TA克隆后测序和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HPV cp6108的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5例HPV cp6108阳性的尖锐湿疣的模板DNA经TA克隆后测序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显示,两种测序结果一致,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与基因库中HPV cp6108提交序列有99%的一致性,排在比对结果第1位,所有标本的cp6108的序列与网上提交序列对比后发现均有3处相同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以起始密码子GCA之G为第1位):第210位核苷酸G(鸟嘌呤,)突变为A(腺嘌呤),导致第70位密码子GAG→GAA,发生同义突变;第229位核苷酸G(鸟嘌呤)突变为A(腺嘌呤),导致第77位密码子GAT→AAT,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Asp,D)变为天冬酰氨(Asn,N),即发生D77N错义突变;第346位核苷酸A(腺嘌呤)突变为C(胞嘧啶),导致第116位ACT→CCT,编码的氨基酸由苏氨酸(Thr,T)变为脯氨酸(Pro,P),即发生T116P错义突变。结论 与基因库提交序列相比,本研究检测到的HPV cp6108序列中有3处突变,其中G70A为同义突变,D77N和T116P为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 L1蛋白在43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CO2激光治疗后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 结果 43份尖锐湿疣标本中,HPV L1蛋白阳性率为83.72%(36/43)。在HPV6/11型、HPV6/11型合并HPV16/18型、HPV16/18型患者中L1蛋白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7.90,P < 0.01)。随访12周,复发率为69.77%(30/43),平均复发次数为2.16次。HPV L1蛋白表达强阳性病例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依次低于中度阳性、弱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2,46.92,P值分别 < 0.05,0.01)。HPV L1蛋白表达程度越强与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次数越低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29,-0.696,P值均 < 0.01。 结论 HPV L1蛋白有可能成为判断尖锐湿疣预后和复发的特异性临床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探讨其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组通用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银屑病活检标本(62份)、皮损处刮屑标本(79份)、非皮损处刮屑标本(62份)、正常人对照的活检标本(48份)和刮屑标本(48份)中的HPV DNA。结果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相关性人乳头瘤病毒(EV HPV)的DNA检出率在银屑病皮损活检标本中为77.4%,而在正常人活检标本中为27.1%,差异有显著性(P < 0.005)。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处的刮屑中,EV 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51.9%和48.4%。而正常人刮屑标本中为18.8%,与前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5)。在所有标本中均未检测到嗜黏膜性HPV DNA。 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EV HPV DNA的检出率远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RNA干预技术的两种形式在体外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1型E7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化学合成1对小片段干扰RNA(siRNA-11E7)、同时构建3个短发夹状小RNA(shRNA)表达质粒(pRNAT-11E71^#、2^#、3^#),分别转染稳定表达HPV11E7的C57BL/6小鼠黑素瘤细胞系B16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转染前后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iRNA-11E7转染细胞后6、12、24、48、72、96、120h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12.60%、31.41%、41.93%、42.93%、74.35%、32.71%、29.00%;最佳作用浓度为25nmol/L(抑制率70.06%),最低作用浓度可至3.13nmol/L(抑制率47.00%)。以0.4μg pRNAT-11E71^#、2^#、3^#及上述3个质粒等量混合转染细胞72h后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率分别达44.52%、59.26%、89.62%、54.09%,阴性质粒无干预作用。pRNAT-11E73^#作用6、12、24、48、72、96、120h对靶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0、17.50%、40.90%、42.40%、61.90%、51.50%、0%;最佳作用剂量0.2μg。结论siRNA及shRNA表达载体均可在体外安全高效地沉默HPV11E7基因的表达,其干预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性和时效性,且可能存在最佳作用浓度(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的移植模型,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进一步体内研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将感染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人新鲜疣组织移植于裸小鼠皮下,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反转录聚合酶链方法验证移植疣组织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以我们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大部分裸小鼠的移植皮损组织块在8周内存活,在5周内组织病理学呈显著的尖锐湿疣组织增生及挖空细胞改变,并且从移植疣组织RNA模板中能得到预期大小的人乳头瘤病毒PCR产物,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的持续存在。结论:我们所建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裸小鼠移植模型具备该病毒感染的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有望用于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组织中HPV的感染率,观察HPV DNA阳性细胞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6例角化棘皮瘤和26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组织标本中HPV DNA.结果 10例角化棘皮瘤HPV DNA阳性,阳性率38.46%(10/26);阳性细胞多位于火山口样凹陷表皮下方增生的棘细胞层;病例组HPV DNA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期以及皮损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HPV DNA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角化棘皮瘤患者中HP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但HPV感染与角化棘皮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期和皮损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