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 ,我院收治了 9例因车祸致四肢皮肤、软组织广泛损伤并坏死的患者 ,于不同部位进行了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术 ,植皮面积最大为 32 0cm2 ,其成活率达到1 0 0 %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8~ 42岁 ,平均年龄 2 5岁。缺损面积最大 32 0cm2 ,最小 2 1 0cm2 ,平均2 65cm2 。部位 :双下肢 7例 ,双上肢 2例 ,住院时间最长 40d ,最短 2 1d ,平均住院天数 30 5d。1 2 解剖学基础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包括皮肤全层以及紧贴真皮下的血管组织层。其厚度 0 .1 0~ 0 .65cm…  相似文献   

2.
痛风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痛风患者晚期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可破坏骨质 ,压迫血管、肌腱引起功能障碍 ,压迫皮肤引起皮肤溃破、坏死等 ,均需手术治疗。我科于 1998年9月~ 2 0 0 3年 2月共手术治疗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2 8例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5例 ,女 3例。年龄 4 6~ 76岁 ,平均年龄 6 1岁。病程 5~ 2 9年 ,平均11.2年。 11例切除单个痛风石 ,15例切除 2个 ,1例切除 3个 ,1例切除 5个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术前测量切除痛风石直径 1.1~ 3.3cm ,平均 2 .4cm ,其中趾间关节 12个 ,跖趾关节 15个 ,趾跗…  相似文献   

3.
亚急性苯中毒致严重造血障碍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引起造血系统损害 ,以慢性中毒多见。本文收治 3例亚急性苯中毒致严重造血障碍 ,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   3例患者均来自同一车间 ,从事皮箱贴里布工种 ,接触以苯为溶剂的“大明牌万能胶”1个月。车间无通风排毒设施 ,工作时无佩戴口罩、手套、工作服等个人防护措施。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超标 2 0倍。每天工作时间约 10h。2 临床资料  病例 1 陈×× ,女性 ,2 0岁。住院号 6696。因牙龈出血 13d ,皮肤瘀斑伴瘙痒 7d入院。入院查体 :T、P、R、BP均正常 ;睑结膜、口唇、甲床稍苍白 ,双手皮肤色素沉着 ,四肢见多个 0 5cm× 1…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对患儿的损害。方法:对婴幼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立即终止输液,拔除针头,用干棉签轻轻擦去外渗的少量血水,直至无渗液为止,常用25%Mgso3湿敷。若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变紫黑色或坏死要立即进行药物封闭,常用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5mg或生理盐水4ml加酚妥拉明2mg稀释进行局封,每天1次,直至肤色正常。讨论:严重输液外渗时,因细小的血管受到肿胀组织的挤压,故拔针后即使局部不按压,出血量也很少,若输液外渗到皮肤坏死,皮肤组织出现缺氧,而垂直方向的压力作用皮肤,可引起组织严重损伤。药物干预可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局部毛细血管血液回流,它可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有效降低缺血而致局部皮肤坏死。结果:对严重输液外渗的婴幼儿及时采用恰当护理后可及时阻止局部皮肤组织致坏死,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输液反应致严重休克并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 ,其临床表现酷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toxicshocksyn drome ,TSS)者较罕见。我院近几年共收治此类病人 2 0例 ,抢救治疗后均痊愈。现报告如下。1 病例2 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4 1 9岁。其中 15例输液反应在住院时发生 ,5例在基层医院发病后转来我院。所有病例临床上均未发现有金葡菌或链球菌感染病灶。输液反应发生前 ,体温正常者 16例 ,低度发热(T <38℃ )者 3例 ,仅 1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有…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败血症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死亡率高。现将我院1999年 7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6例早产儿由不同病因引起败血症临床诊治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早产儿 6例 ,其中男 3例 ,女 3例 ,在 2 6~ 31周出生 2例 ,32~ 34周 2例 ,35~ 36周 2例。1.2  临床表现。发热 5例 ,气促紫绀 5例 ,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 2例 ,皮肤脓疱疹 1例 ,反应差、少吃 5例。1.3 诊断。 6例早产儿败血症其中由脐炎引起 2例 ,皮肤脓疱疹感染引起 1例 ,感染性肺炎引起 3例。1.4  治疗。 6例病儿均安放在开放式远红外暖箱或预温早产儿暖箱 ,气促…  相似文献   

7.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 ,局部受伤 ,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 ,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采用氯霉素与甲硝唑的混合治疗二度至三度褥疮 1 3例 ,收到良好的成效。1 临床资料1 3例患者中女 9例 ,男 4例 ,年龄 55~ 65岁 4岁 ,66~ 75岁 6例 ,2 6岁以上 3例。2 药物配制将 0 .2 5g氯霉素 4支 (针剂 )加入 0 .5%甲硝唑1 0 0 ml中混合备用 ,一般可以保存 2周 ,没有保存条件 ,最好新鲜配制。3 使用方法用生理盐水或 0 .5%碘伏溶液行褥疮周围皮肤及创面的消毒 ,按外…  相似文献   

8.
刘楠  梁兴隆 《中国校医》2002,16(5):436-436
近年来 ,急性酒精中毒已成为青年学生常见内科急症 ,抢救不及时危及生命。我院 1998~ 2 0 0 1年采用纳络酮成功抢救重度酒精中毒患者 2 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均为男性学生 ,年龄 18~ 2 4岁 ,平均2 3.2岁 ,每次饮白酒量 30 0~ 5 0 0ml,就诊时间为饮酒后 1~ 2h。其共同的临床表现为 :体温下降、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发绀、瞳孔散大、呼吸缓慢、心率快 ,均为酒精中毒的昏睡期。1.2 治疗方法1.2 .1 立即疏通气道 给氧、注意保暖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给药。1.2 .2 纳络酮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肺癌皮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一种具有其他器官转移倾向的常见恶性肿瘤。但肺癌引起的皮肤转移在临床上较少出现 ,据国外报道大约为 1%~ 12 %。然而 ,肺癌的皮肤转移灶可以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 ,临床上有时可漏诊和误诊。同时 ,已确诊的肺癌发生皮肤转移提示病情进展 ,临床医师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1 肺癌伴皮肤转移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内脏肿瘤总的发生皮肤转移率只有3%~ 4 %。所以肺癌皮肤转移所占的比率就更低。国内文献报道为 3 5 %~ 4 5 % ,我院分析了 2 0 77例原发性肺癌病例 ,发现有 2 7例发生皮肤转移 ,占1 3% ,较国内外某些作者的报告略低。2 皮肤转移…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是发病率很高、对患儿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儿科常见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本病的病因 ,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 1 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5 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其中男 31例、女1 9例 ;发病年龄最小 5岁、最大 1 4岁 ,平均年龄7 8岁。1 2 临床表现 ①皮肤紫癜 :5 0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紫癜 ,多位于双下肢、臀部 ,为首发症状者 30例 (占 60 % )。②关节症状 :肿胀、疼痛或功能障碍 2 0例 (占 40 % )。受累关节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和指…  相似文献   

11.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头碱类植物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抗风湿及温阳等 ,但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中毒 ,重者甚至死亡。我院 1985年 1月至2 0 0 0年 4月共抢救 2 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现将抢救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16~ 70岁 ,平均 42岁。中毒原因均为饮用乌头碱类植物泡制的药酒所致 ,服用药酒 2 0~ 2 5 0ml,服药后 5~ 3 0min出现症状 ,全部病人均于服药出现症状后 10min~ 4h就诊。1 2 临床表现  2 1例均诉唇、舌、四肢麻木 ,舌僵 ,恶心 ,呕吐 ,心悸 ,气促 ,均出现皮肤…  相似文献   

12.
烧伤后血清、水泡液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Ⅱ度烧伤后 ,表皮组织凝固性坏死 ,与真皮层分离后液体渗入其间形成水泡液。水泡液中某些成分对烧伤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为观察烧伤病人伤后血清、水泡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含量变化 ,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检测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5 0例Ⅱ度烧伤病人 ,其中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1 5~ 61 0岁 ,平均3 1 5岁。烧伤面积 1 0 %~ 16 0 % ,平均 11%。1 2 样本采集 伤后 2 4h内空腹经静脉抽取血样 5ml,用塑料注…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常见疾病 ,病理改变主要见于神经及皮肤。节段性水疱及神经痛是其临床特点 ,为探讨头面带疱疹有否特殊性 ,现就我院 4 5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具有头面皮肤节段性水疱疹与神经痛的住院病人 ,临床确认为带状疱疹 ,共 4 5例。男 2 7例 ,女 18例 ,年龄 8~ 80岁 ,平均 4 8 8岁。 8~ 5 9岁 2 9例 ,6 0~ 80岁 16例1·2 统计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2 结果2·1 诱因及原发病 仅 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 2 神经痛与疱疹 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4.
自 198 6年元月至 1997年 4月 ,我们应用 6种神经血管蒂皮瓣和 1种血管蒂皮瓣 ,行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 ,修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 2 3例 ,重建拇指感觉和改善其血运 2例 ,成活 2 4例 ,失败 1例 ,成活率 96%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3~ 38岁 ,平均年龄 2 2 6岁。皮瓣用于外伤致手部皮肤缺损 2 1例 ,其中手背及前臂背侧软组织缺损 1例 ,拇指皮肤缺损15例 ,示指皮肤缺损 1例 ,中指皮肤缺损 2例 ,示、中指皮肤同时缺损 1例 ,大鱼际部软组织缺损 1例 ,皮肤缺损最大面积 2 1× 8cm2…  相似文献   

15.
氢氟酸是具有强的腐蚀作用,在工业上较为广泛使用,常因操作不当,重视不够,防护用品缺乏或破损导致皮肤、眼灼伤。为了保护职工健康,更好地防治氢氨酸灼伤,现将我院1984~1994年收治的24例氢氟酸灼伤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氢氟酸灼伤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8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6.8岁。接触氢氟酸的工龄最短5天,最长23年,平均2.5年。1.2灼伤原因操作不当,氢氟酸溅酒致皮肤或眼灼伤13例;工作时因橡皮手套破裂所致5例;检修时氢氟酸污染线手套引起的3例;违反操作规程3例。1.3灼伤部位24例氢氟酸灼伤…  相似文献   

16.
<正> 大面积烧伤于肢体深部组织发生真菌感染致肢体进行性坏死临床报道少见,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危及生命。我们自1990~1994年5年来共收治5例,治愈2例,死亡3例。 (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3岁~36岁。火焰烧伤3例,碱烧伤2例。烧伤总面积为90%,85%,70%,42%,40%,Ⅲ度烧伤面积分别为63%,35%,60%,32%,28%。发现真菌感染致肢体深部组织坏死的时间为伤后7~12天(2例于术前,3例于首次术后);坏死肢体部位;左小腿2例,右小腿  相似文献   

17.
1991年 3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对 2 8例胆管缺损的患者应用带蒂胃肠壁瓣修复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2 0~60岁 ,平均 41 5岁。严重腹部创伤致胆总管缺损 3例 ,医源性胆道损伤 1 9例 (含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 5例 ) ,胆总管、胆囊管内巨大结石嵌顿致胆总管壁受压、坏死、穿孔 2例 ,胆管良性肿瘤行胆管切除 4例。缺损范围 :部分缺损面积最大 3 .0cm× 1 .5cm ,最小 2 .0cm× 0 .6cm ;缺损大于 2 /3周径者 8例 ,在 1 / 2周径者 1 2例 ,约 1 / 3周径者 2例…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胃粘膜病变 (AGML)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或胃粘膜接触某些物质而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的统称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不同程度出血。 1995年 5月至2 0 0 0年 10月间我院收治 5 2例 5 km武装越野训练士兵急性胃粘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病历 ,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以探讨防治 AGML的对策。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5 2例 AGML患者均为男性士兵 ,年龄 18~2 2岁 ,其发病均为进行 5 km武装越野训练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既往无胃病史。1.2 临床表现 呕血者 37例 ,呕血并黑便者 12例 ,黑便者 3例。出血量约…  相似文献   

19.
黄涵  胡顺玲 《工企医刊》2000,13(6):50-51
本院1998年8月~1999年9月共收治大量输血病人5例,死亡2例,治愈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9岁~70岁,其中胎盘粘连致产后大出血1例,重度创伤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1例是贲门粘膜撕裂症,另1例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本组5例入院时均为失血性休克表现:重度贫血貌、全身湿冷,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到,急查血红蛋白2g~3g。2 治疗结果5例均迅速给予两条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补液,积极配血,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律失常在青年学生中较为常见 ,且病情较复杂。笔者收集了 1 995~ 2 0 0 1年浙江大学校医院就诊病人的临床资料 ,分析如下。本组 1 2 0例患者均因心悸、胸闷或漏搏 ,甚至晕厥等症状来院就诊 ,并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其中男性 85例 ,年龄 1 9~ 35岁 ,平均 2 3 .5岁 ;女性 35例 ,年龄 2 0~ 33岁 ,平均2 2 .5岁。1 2 0例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及病因为 :心肌炎致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 2 8例和 3例 ,饮酒致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 1 0例和 1例 ,甲亢、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发热及原因不明所致室性早搏依次为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