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背景:体内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钙含量,使其骨密度增加,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体外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矿化,并且可能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 p50和p65的表达来起作用。而小分子肽对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小分子肽对MC3T3-E1在增殖、分化、矿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RANKL表达的影响。 方法:以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50,100 mg/L质量浓度小分子肽作用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别于作用3,6,12,18,24,30 d后,收集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骨保护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50,100 mg/L小分子肽作用MC3T3-E1后能明显促进作用骨保护素的表达(P < 0.01),而对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无明显影响。小分子肽作用后MC3T3-E1中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比值要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因此,认为小分子肽可以通过增加骨保护素的表达来影响骨保护素/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系统,间接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BF)是禽类特有的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其中,三肽囊素(BS)Lys-His-Gly-NH2是法氏囊组织中提取的第一个活性肽,是法氏囊的重要活性组成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且对哺乳动物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理作用~([1-4])。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囊素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蛋白质分离鉴定方面的广泛应用,法氏囊组织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的人B细胞活化抗原—5C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活化人B细胞株3D5细胞免疫小鼠和作为筛选的靶细胞,我们建立了产生单克隆抗体5C5的杂交瘤细胞株。此单抗识别的抗原5C5在25μg/ml anti-μ刺激的B细胞,于第10小时开始表达,亦即于G_1期开始表达。5C5细胞百分率随培养时间而增多。在PWM诱导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5C5~ 细胞随培养时间而增加,至第3~4天达最高峰,然后减少,至第7天降至本底水平。5C5~ 细胞在不能为BCDF诱导分化至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ISC)的B细胞株3D5,Raji和Daudi阳性,但在能为BCDF诱导分化至ISC的CESS和SKW6细胞却不表达。这均表明5C5抗原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早期和中期,但在B细胞终末分化阶段消失。在休止期B细胞、休止期T细胞、PHA激活的T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在所检测的T细胞株和髓细胞株,5C5抗原均为阴性。~(125)I标记后用单抗5C5免疫沉淀提取的抗原,在还原与非还原条件下电泳,均只有分子量为52000的一条带,表明5C5是一个单链细胞表面蛋白。鉴于5C5抗原的分子量与文献中已报道的B细胞活化抗原分子量不同,以及5C5在细胞株表达的特点,它可能是一个新的人B细胞活化抗原。  相似文献   

4.
李宁丽  CARTMAN 《免疫学杂志》2000,16(4):283-286
目的为比较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T细胞库中是否存在 G1特异性 T淋巴细胞极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重组人软骨抗原凝集原 G1为抗原 (r G1) ,采用国际标准半有限稀释建立细胞株法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建立 G1特异性 T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从 4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外周血中分别分离建立了 13株 G1特异性 T细胞株。分析比较了这些细胞株 ,发现病人的 G1特异性 T淋巴细胞出现频率为 36 .2 %。所有 T细胞株与 r G1及 WT和 PPD共同培养以观察其特异性反应性 ,结果发现所建立的 13株 T细胞株对人软骨抗原凝集素 G1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进一步用r G1肽段分析 ,发现其中 5株主要对 G1C末端呈特异性反应。细胞表型分析发现 ,所有这些 T细胞株均表现为 CD3 、CD4 与αβ TCR阳性 ;细胞因子分泌类型以 TH1为主。结论 RA病人外周血与关节滑膜液中均有 G1特异性 T细胞。  相似文献   

5.
北京鸭法氏囊中B细胞活性因子性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2~3月龄北京鸭法氏囊得到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的提取物。该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简称PFC)的数目。它还具有对抗B细胞抑制剂环磷酰胺(简称CP)的作用:注射了CP的小鼠PFC数目明显下降,此时再注射囊提取物则能恢复小鼠产生PFC的能力;该提取物还能延长致死量CP处理后小鼠的存活期。表明法氏囊提取物中有些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把这种因子称为囊素(Bursatin)。经高温或蛋白水解酶处理,囊素的促PFC活性丧失,表明其很可能是肽类物质。囊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脾细胞中cAMP含量,提示囊素可能以cAMP为介导而起作用。此外,囊提取物还有增多胸腺细胞中E-玫瑰花形成细胞数目的活性,表明提取物中可能有多种活性因子或某因子有多种活性。  相似文献   

6.
解整合素 金属蛋白酶 (ADAM)是一新近发现的细胞膜结合糖蛋白家族。ADAM1 2又称融合素 α(meltrin α)。融合素 α参与肌母细胞融合和肌管形成。骨母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也表达融合素 α ,表明融合素 α参与骨的形成。培养的人RD横纹肌肉瘤和HU 1肺腺癌细胞株表达融合素 α ,但表达水平较胎盘低。融合素 α的基因和蛋白质结构从N 末端到C 末端依次为前结构域、金属蛋白酶结构域、解整合素样结构域、富半胱氨酸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胞浆结构域。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测定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神经内分泌方面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当前神经科学发展的活跃领域。到目前,已相继在哺乳类和一些非哺乳类动物体内发现了多种肽类物质。它们对于机体的生理调节或病理改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其中多数肽的了解还不十分深入。本文仅对蛙皮素的某些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一、蚌皮素的概况蛙皮素(Bombesin,简作BBS)又称羚蟾素或羚蟾肽,它是由Anastasi等于1971年首先从两种欧州蛙的皮肤提取物中获得的。此后陆续发现在哺乳类和其它非哺乳类动物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IL_3可维持B细胞前体生长,前B细胞持续增殖依赖于IL_3;近来又发现,重组IL_4(rIL_4)能加速14~15日龄胎鼠胸腺内T细胞前体增殖,还能使其分化为CTL;最近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弹性蛋白肽暴露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脾脏经免疫磁珠分选出CD4+T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弹性蛋白肽组和弹性蛋白肽加红霉素干预组。弹性蛋白肽组和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30μg/mL的弹性蛋白肽,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在弹性蛋白肽处理的基础上,另外加入100μg/mL的红霉素。3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的百分比,荧光定量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相对含量。结果弹性蛋白肽组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为(11.32±2.34)%、对照组为(5.21±1.36)%;qRT-PCR发现RORγt mR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NF-κB(p65)和STAT3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增强。与弹性蛋白肽组比较,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的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RORγt mRNA表达、NF-κB(p65)和STAT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红霉素可抑制弹性蛋白肽诱导CD4+T细胞向Th17分化。  相似文献   

10.
积雪草酸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番石榴叶三萜化合物积雪草酸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观察药物对其分化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药物干预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比色法检测游离脂肪酸浓度;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积雪草酸在10~100 μmol/L时能显著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但明显抑制其分化(P<0.05或P<0.01);在30和100 μmol/L时,无论是基础状态还是胰岛素刺激状态,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P<0.05);其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和PPARγ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显著下调PTP1B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积雪草酸能显著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消耗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其下调胰岛素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PTP1B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背景:前期研究已明确三七总皂苷能抑制乙醇诱导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目的:进一步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兔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白酒灌胃4周制备新西兰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各组兔成骨细胞,检测细胞的分化,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基因表达情况,检测各目的基因杂交信号的强弱。 结果与结论:三七总皂苷组兔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计数及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强度、骨保护素mRNA/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1);与复方骨肽组效果接近。证实三七总皂苷能够促进兔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能提高成骨细胞的骨保护素mRNA的相对表达量而对其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B细胞的发育、活化、增殖及分化是由各种特异类型的细胞及可溶性生长因子从多个水平上来进行调节的,目前对主宰人类B细胞前体的增殖与分化的生长调节信号尚未阐明。白细胞介素-7(IL-7)是一种能促进淋巴样前体细胞(LPC)生长的基质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最近编码小鼠及人类IL-7的cDNA已克隆成功,并且发现重组IL-7可促进小鼠前B细胞、原B细胞、T细胞前体及成熟T细胞的生长。本文作者研究了IL-7受体在人类B细胞系淋巴造血的独特阶段中的表达与功能及IL-7介导的跨膜信号的生化本质。  相似文献   

13.
免疫系统是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体系,其中许多反应是由淋巴因子调节的。一般认为涉及B淋巴细胞繁殖分化的淋巴因子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而B淋巴细胞只是抗体生成细胞。但最近几年,许多实验发现B淋巴细胞也能产生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免疫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与HLA-B27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发病机理仍然不清楚。研究发现,来源于胶原蛋白以及非关节源性蛋白的自身抗原可引起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对B27与抗原肽复合物晶体结构的研究表明,B27与抗原肽结合具有特异性和可塑性,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结合特点。对B27限制的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发现,增殖的寡克隆T细胞受体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而B27重链形成同源二聚体和发生错误折叠也可能与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抗原肽(OVA)对初始CD4~+T细胞向Thl/Th2、初始CD8~+T细胞向Tc1/Tc2分化偏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列浓度TCR特异性抗原肽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联合培养,然后刺激小鼠初始CD4~+或CD8~+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同时用CFSE检测活化T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低浓度抗原肽刺激初始CD4~+T向Th2、初始CD8~+T向Tc2分化;而高浓度抗原肽刺激初始CD4~+T向Th1、初始CD8~+T向Tc1分化.Th细胞比Tc细胞受影响程度要明显.结论 抗原肽在很大浓度范围内均可以刺激初始T细胞的活化,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分化方向从Th2、Tc2逐渐向Th1、Tc1倾斜.这一结论为动物实验中疫苗免疫剂量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脂多糖(LPS)刺激人单核细胞型淋巴瘤细胞株THP-1为模型,观察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前肽结构域对催化TACE结构域的自身抑制作用,为人工干预炎症过程提供依据和手段.方法 首先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造含前肽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的重组载体:用PCR方法 扩增出TACE的胞外结构域(T1300)和前肽结构域(T591),并克隆至载体pET-28a(+)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带有His-tag的目的 蛋白,两者均为包涵体,变性复活后经Ni2+-NTA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LPS分时相刺激THP-1细胞后,用细胞学技术观察纯化的T591在蛋白质水平上对TACE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结果 TACE重组前肽蛋白能显著抑制TACE的活性,减少分泌型TNF-α(sTNF-α)分泌,抑制率达57%.结论 TACE重组前肽抑制了TACE的活性,降低了sTNF-α的分泌,为抗炎药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从两栖类皮肤中至少提取出了十九种生物活性肽,在这方面Erspamer及其同工(1980)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另外与其结构相似的物质在鸟类和哺乳类的脑和肠道中发现。对其中了解最多的首先是从一种欧洲铃蟾(Bombina bombina)皮肤中获得的十四肽——蛙皮素(Bombesin),其结构已被合成成功而证实。从另一种蛙(Alytes obstetricans)皮肤中提取出的与Bombesin在结构上极为相似的Alytesin,则对哺乳类平滑肌、血压、泌尿以及胃酸分泌具有相反的作用。相继从蛙或蟾蜍提取的肽类在结构上有相似点,例如所有这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卵透明带为靶抗原的疫苗制备已从最初的卵透明带及其组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Minoru等发现用人工合成的LDPENLTL八肽B细胞表位片段与外源性T细胞表位所得嵌合肽免疫小鼠所得抗血清可有效抑制猪精卵结合试验,但对人精卵结合试验却效果甚差.  相似文献   

19.
<正>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特异性识别和清除内、外源性抗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有赖于双重信号,其中抗原递呈细胞上的MHC-抗原肽复合体与TCR特异性结合传递第一信号,而B7-CD28等共刺激家族传递第二信号,由此决定了T细胞的状态是增强、抑制、弱化或者演变为无反应状态。共刺激分子如B7-CD28家族对T细胞的正负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B7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心房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心房肽可直接促进大鼠胸腺、脾及淋巴结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亦能协同ConA促进大鼠脾细胞及T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但却不能影响B细胞的Ca~(2+)含量.心房肽还能协同IL-2促进经ConA诱导的大鼠淋巴母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同时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细胞心房肽所增加的Ca~(2+)浓度较正常血压对照鼠为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