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uramyl dipeptide(MDP)的出现,是口服佐剂的突破性进展。但肠道佐剂的领域,至今仍是空白。我们以家兔为模型,应用生物素标记法,测定肠道特异性IgA和肠道粘附试验为指标,选出野生多孔菌科真菌(主含葡聚多糖)代号为Gwj-06佐剂,具有显著的肠道免疫效应,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夹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肉毒梭菌毒素A和B。该法以豚鼠血清作抗原捕获剂,以家兔抗种免疫(anti-species)IgG-过氧化物酶(POD)结合物作检测系统。试验用豚鼠和家兔免疫血清,用肉毒梭菌类毒素A或类毒素B对豚鼠和家兔进行免疫。分别皮下注射10μg和50μg类毒素,共3次,每次间隔6周。基础免疫时加弗氏完全佐剂,加强免疫时加弗氏不完全佐剂。选法耳茨地区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MAF_3(结核分枝杆菌Aoyama B菌种的脱脂细胞,经氢解和凝胶过滤制备而成)是起佐剂作用的水溶性成分,特别是IgG_2组和引发迟发型过敏反应(DTH)。作者用缺分枝杆菌成分:福氏不完全佐剂分别为2,4-硝基苯(DNP)结合物,包括DNP-牛血清白蛋白(BSA),DNP-萄聚糖或DNP-豚鼠血清白蛋白(GPA)做成悬液,免疫豚鼠来诱发产生抗体和DTH反应。试验用雌性豚鼠体重约300~500 g。BSA,OA(卵清蛋白)和GPA用Eisen方法二硝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载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的聚合物微球作为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技术制备包裹TT的聚乳酸及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微球(PLGTTMS),并以ELISA法和小鼠中和法测定免疫小鼠小鼠和豚鼠的血清中和抗体。结果 用这些载TT聚合物微球免疫豚鼠和小鼠后,所诱发的抗体反应大大高于未加佐剂的TT疫苗,且由大粒径和小粒径微球混和组成的PLATTMS所诱发的抗体反应呈现现明显的加强效应。用20LD50的破伤风毒素攻击后,氢氧化吸附的TT和包裹TT的不同聚合物微球免疫的小鼠均获得100%的保护率。结论 以聚乳酸及其与聚乙醇酸共聚微球为载体的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疫苗在动物体内诱生的免疫反应显高于无佐剂疫苗,这为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加强流感病毒H7N9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模型,比较了Al(OH)3、poly(I∶C)、CpG、PEI四种佐剂对H7N9全病毒灭活疫苗和裂解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将四种佐剂分别与同剂量的流感病毒H7N9全病毒灭活疫苗或裂解疫苗联合免疫,在肌内注射免疫3周后使用40×LD50的同源病毒攻击小鼠,通过检测小鼠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及攻毒后的小鼠存活率、体质量丢失情况及肺部病毒滴度来评价疫苗联合佐剂的免疫效果。结果四种佐剂均能提高两种灭活疫苗的抗体水平,此外,裂解疫苗和全病毒疫苗单独免疫时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33.3%、90.0%。除poly(I∶C)对全病毒苗没有显示出增强保护力的佐剂效果外,其他添加佐剂组小鼠均可达100.0%存活。结论全病毒疫苗+Al(OH)3和裂解疫苗+CpG诱导的免疫效果最佳,表明佐剂效应的发挥,会受到疫苗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镍对人是重要的致敏物质,又能使豚鼠致敏,但实验方法不同,致敏效果亦不同。作者用Hartley种白色豚鼠,对三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1)GPM(Guinea pig maximiza-tion)法:本法诱导分二步,先将福氏完全佐剂(FCA)、5%硫酸镍水溶液及含5%硫酸镍的福氏完全佐剂分别注射到豚鼠脊侧皮内三点,各0.1 ml,两侧相同;一周后再用硫酸镍进行一次闭合斑贴试验(Finn Chambers)。激发用局部及全身两种方法:局部激发在致敏二周后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BA-ELISA法检测家兔免疫后肠道特异性IgA的变化,进一步肯定了此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家兔的IgA消长与免疫剂量和次数有关而且升降速度较快,免疫后IgA产生和出现时间为24h,维持时间二周内,有效的佐剂可提高IgA近倍量。本文还对肠道IgA的分布、肠段不同处理对IgA产生的影响等做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感染对肠道cajal细胞的影响,提高对腹腔感染的认识,为加强腹腔感染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实验使用的豚鼠20只,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豚鼠作为假手术组,实验组的作为腹腔感染组,针对两组豚鼠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肠道Cajal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术后24h小肠传输功能和肠段平滑肌收缩情况。结果豚鼠的肠道推进率对照组为(80.24±3.54)%,高于实验组的(66.57±3.5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豚鼠的肠道平滑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豚鼠的肌间神经丛c-Kit阳性细胞阳性面积、肠道全层铺片阳性细胞数的减少率,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豚鼠其回肠在光镜下回肠黏膜完整,在肠壁上未发现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现象,实验组的豚鼠其回肠黏膜在光镜下呈现不同程度的糜烂、坏死、肠壁水肿;对照组豚鼠Cajal细胞形成细胞间神经网络结构相对的完整,而实验组豚鼠的Cajal细胞形成的神经网络结构相对的稀疏,且c-Kit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结论腹腔感染对豚鼠的肠道Cajal细胞产生损害,进而造成肠道的动力学功能发生改变,所以需要重视在肠道疾病的治疗中的腹腔感染情况,加强对腹腔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可以提高肠道疾病的治愈率、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菌痢的特异性免疫只能用口服免疫建立,而非肠道途径至今尚未获得肯定的效果。因此,不少人认为存在某种形式的肠道局部免疫,而这种免疫力又与肠道分泌性抗体(SIgA)有着密切的关系。继 Reed 证实了特异性 SIgA 具有预防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用H7N9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以H7N9和vaccine等关键词检索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等英文数据库,以H7N9禽流感和疫苗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获取建库至2018年7月10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人用H7N9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科技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估研究质量后,以接种疫苗后的血清转换率(SCR)为结局指标分析剂量、佐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检索到1 679篇文献,最终纳入研究灭活疫苗的文献5篇,研究样本量2 57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第1剂后各个剂量组的SCR的率差(RD)为1%~10%,免疫效果差;接种2剂后,未使用佐剂疫苗SCR的RD值为13%~19%,仍不能起保护作用;使用佐剂疫苗SCR的RD值为62%~69%,均达到流感疫苗许可标准;2剂均使用佐剂的疫苗免疫效果优于仅第1剂使用佐剂(RR=1.19,95%CI:1.02~1.39);以AS03和MF59为佐剂的疫苗接种最低剂量3.75μg即可获得与15μg相当的免疫效果,接种2剂后SCR的RD值分别为89%(95%CI:85%~93%)和42%(95%CI:9%~75%),AS03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MF59佐剂。结论 H7N9禽流感灭活疫苗在联合使用佐剂的情况下接种2剂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最低有效剂量为3.75μg。  相似文献   

11.
2种口服甲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口服免疫效果。方法 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免疫后抗甲型肝炎总抗体、IgA和sIgA,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 2种疫苗口服免疫后均能诱导体液、细胞和局部免疫应答;但含铝佐剂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口服免疫,诱导抗体水平较低,但可诱导较好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口服免疫可以作为甲型肝炎疫苗有效的免疫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增强和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新一代DNA疫苗分子设计和研究的关键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应用分子佐剂来优化DNA疫苗。分子佐剂可将以基因方式传递的免疫刺激分子与DNA疫苗共免疫,在体内表达相应的蛋白,增强T、B细胞对疫苗成分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佐剂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IL-1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共刺激分子如B7-2、CD40L等;补体佐剂如C3;免疫刺激序列如CpG、寡核苷酸(ODN)等。分子佐剂在体内与疫苗基因共表达,改善抗原的周边微环境,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分子佐剂是目前DNA疫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氢氧化铝与黄连碱复合佐剂对甲肝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龄雌性ICR小鼠49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抗原组、单纯黄连碱佐剂组、铝佐剂组及复合佐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7只;在免疫后第4、8、12、16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分离血清中的抗HAV IgG抗体水平。结果在免疫后第4、8、12、16周,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均能检测到抗HAV IgG抗体,且抗体水平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均先升高而后降低;在免疫后第12周,各组小鼠血清中抗HAV IgG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单纯抗原组、单纯黄连碱佐剂组、铝佐剂组及复合佐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为log_(10)(2.908±0.413)、log_(10)(2.960±0.315)、log_(10)(3.460±0.295)、log_(10)(3.460±0.351)、log_(10)(3.470±0.251)、log_(10)(3.470±0.251);在免疫后第4周,复合佐剂低剂量组小鼠抗HAV 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单纯黄连碱佐剂组(均P0.05);在免疫后第8、12、16周,复合佐剂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抗HAV 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单纯黄连碱佐剂组(均P0.05);在免疫后第12周,铝佐剂组小鼠抗HAV 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单纯黄连碱佐剂组(均P0.05);在免疫后第16周,铝佐剂组小鼠抗HAV IgG抗体水平高于单纯抗原组(P0.05)。结论适当配比的黄连碱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可快速、显著提高甲肝疫苗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人用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MF59-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与传统的非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研究者设盲的对照研究,按照2:1的比例分别给予6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MF-59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复立达TM,简称佐剂流感疫苗)和传统的非佐剂流感亚单位疫苗(爱阁力保(R),简称传统亚单位疫苗),观察接种日和接种后7天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使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接种老年人免疫前后的血凝抑制抗体(HI)滴度,计算基线无免疫保护状态受试者的抗体4倍增长阳转率、免疫后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1:40)的保护率以及抗体GMT值和增长倍数.比较两者在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疫苗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相似,但传统亚单位疫苗组(n=200)中注射部位的硬结相对常见(P<0.05),而佐剂流感疫苗组(n=400)中注射部位轻度疼痛和发热则相对较常见.对于基线无免疫保护状态的受试者,免疫后针对A/H3N2病毒株的抗体阳转率,佐剂流感疫苗组显著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组(P<0.001);除A/H1N1病毒株外,与基线相比,两组疫苗的保护率均有显著提高,但针对A/H3N2病毒株的保护率方面,佐剂流感疫苗显著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P<0.001);两组疫苗接种后的GMT均比基线明显增加(P<0.001),但佐剂流感疫苗组明显高于传统亚单位疫苗组.结论 中国老年人对佐剂流感疫苗耐受性良好,佐剂流感疫苗诱导的免疫原性水平比传统亚单位疫苗高,可使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市售铝盐佐剂为对照,考察不同纳米颗粒佐剂浓度对rPA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优化增强rPA抗原免疫效果的纳米颗粒佐剂浓度。方法采用间接ELISA、CCK8、流式细胞术、Luminex方法研究DDAB/PLA纳米颗粒佐剂浓度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根据体外DC细胞、体内免疫后脾细胞体外孵育刺激后的活化及其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优化的纳米颗粒佐剂浓度为3 mg/ml;体内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分泌水平结果显示,随纳米颗粒佐剂浓度增加,抗体分泌水平也提升;与铝盐佐剂相比,纳米颗粒佐剂对脾细胞的活化以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效果更佳。结论 3 mg/ml为纳米颗粒佐剂最佳佐剂浓度;纳米颗粒作为rPA疫苗佐剂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以CTN-1株毒种在Vero细胞上生产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冻干型)及以aG株毒种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生产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液体型)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35名(1组)和46名(2组)一般的Ⅱ级暴露后患者,按0、3、7、14和28d的免疫程序,分别接种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CTN-1株毒种、Vero细胞)和河南普新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aG株毒种、原代地鼠肾细胞),观察接种后的不良反应,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RFFTT)检测初免后7、14d血清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两种疫苗初免后7d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8.52%和65.22%,无显著性差异,初免后14d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接种Vero细胞狂苗组无不良反应;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狂苗组有1人接种第二针后出现4cm×4cm的红肿。结论两种无佐剂国产狂犬病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时间短,以CTN-1株毒种在Vero细胞上生产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冻干型)免疫效果好于以aG株毒种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生产的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液体型)。  相似文献   

17.
如何增强和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新一代DNA疫苗分子设计和研究的关键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应用分子佐剂来优化DNA疫苗.分子佐剂可将以基因方式传递的免疫刺激分子与DNA疫苗共免疫,在体内表达相应的蛋白,增强T、B细胞对疫苗成分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佐剂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IL-1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共刺激分子如B7-2、CD40L等;补体佐剂如C3;免疫刺激序列如CpG、寡核苷酸(ODN)等.分子佐剂在体内与疫苗基因共表达,改善抗原的周边微环境,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分子佐剂是目前DNA疫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牛磺酸颗粒辅佐提高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的效果.方法对辖区2005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无或低免疫应答的婴幼儿采取追加接种乙肝疫苗与口服佐剂牛磺酸并用辅助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的方法.结果共观察249人,加强免疫后有95.9%(205 /240)的儿童产生了HbsAb(+).无应答组加强免疫后有97.4%(111/114)的儿童产生了HbsAb(+);B组则有96.1%(99/103)的儿童产生Hbs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7,P>0.5).结论口服牛磺酸颗粒辅佐乙肝疫苗能提高免疫应答率.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性,开发新型疫苗佐剂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CpC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佐剂(CpC ODN)是很有前途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剂,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并可克服铝佐剂对细胞免疫的抑制;CpC ODN作为佐剂稳定性较好,对人体安全,尤其是与Al(OH)_3联合作为HBsAg疫苗佐剂时,双剂接种就可以获得很理想的免疫效果,并且价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本文着重对含有一个或数个非甲基化CpC ODN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1样受体(TLR)参与黏膜佐剂增强黏膜耐受和缓解实验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三硝基苯磺酸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以卵白蛋白为诱导抗原,脂多糖为佐剂,将已建立的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大鼠模型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结肠炎组(无干预)、口服耐受组、经鼻耐受组、口服加佐剂组、经鼻加佐剂组、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局部TLR2和TLR4表达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亚群和CD8^+CD28^-亚群表面TLR2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在结肠组织局部,结肠炎组的TLR2和TLR4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和口服加佐剂组的TLR4表达较结肠炎组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CD4^+CD25^+亚群内,口服加佐剂组、经鼻耐受组、经鼻加佐剂组和佐剂对照组的TLR2^+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P〈0.01);口服加佐剂组和经鼻加佐剂组的TLR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外周血CD4^+CD28^-亚群内,各组的TLR2^+细胞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口服加佐剂组和经鼻耐受组的TLR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结肠炎组(P〈0.05)。结论多次给予脂多糖佐剂可能通过下调调节性T细胞的TLR2和TLR4表达而增强黏膜局部和循环的调节性T细胞功能(对CD4^+CD25^+亚群作用更明显),从而增强免疫耐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