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表现,评价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肠多发性憩室12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10例,2例合并回肠多发性憩室。结肠多发性憩室6例,1例并发回肠多发性憩室及结肠癌。结论 空肠多发性憩室多并发于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近-中段是好发部位。结肠多发性憩室多见于右半结肠,可有结肠变形。未见独立发生的回肠多发性憩室。钡餐造影能够确诊,小肠灌钡及钡灌肛可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2.
空肠憩室较少见,一般不引起外科问题,但部份病人可引起穿孔,出血和梗阻等并发症,需作外科手术.本文就1974年~1981年间所收治的10例空肠憩室,(包括寿县人民医院3例)中9例引起小肠梗阻分进行析讨论.本组10例空肠憩室中有5例为多发性.多数作者认为非Meckel氏憩室是一后天性推进性憩室,又称为假性憩室,常为多发性.此类憩室引起小肠梗阻多为肠扭转,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支持以下意见,假性憩室的膨胀以及其垂直重量,导致近端肠管成角或扭曲而发生肠梗阻.治疗的方法以切除含憩室的空肠为宜.本病术前诊断困难,对临床有间歇腹痛、腹胀或慢性不全梗阻的患者,应作仔细的胃肠钡餐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3年~2008年收治的21例回盲部憩室炎的病历,以及根据具体病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21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其中末端回肠憩室炎13例,盲肠憩室炎6例;升结肠憩室炎2例.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回肠造瘘术等.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回盲部憩室炎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常在术中探查发现而确诊,应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31例Meckel''s 憩室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ckel's 憩室是最常见的小肠先天性畸形[1].Meckel's 憩室炎是Meckel's 憩室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常于手术中才能确诊.因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阑尾炎十分相似,故术前往往被误诊为阑尾炎.我院自1985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Meckel's 憩室炎31例,术前均以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本研究对31例Meckel's憩室炎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其中末段回肠憩室炎10例,盲肠憩室炎10例,升结肠憩室炎7例.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回盲部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常需术中探查方能确诊.术中应注意探查,避免遗漏病变,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盲部憩室炎的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011年收治的13例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术中诊断为回盲部憩室炎患者的病历,及采取的治疗方法.1 3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中,末端回肠憩室炎5例,盲肠憩室炎7例,升结肠憩室炎1例.根据憩室部位例、大小及周围肠管是否受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憩室单纯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侧吻合术+回肠造瘘术等.结果:全组患者均获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回盲部憩室炎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常在术中探查发现而确诊,应根据憩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空肠憩室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成颂 《安徽医学》1997,18(5):37-38
<正>空肠憩室在小肠憩室中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自1985至1995年我科收治16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合并症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4岁,40岁以上13例。农民13例,干部2例,婴儿1例。术前确诊4例,急诊手术中诊断12例。多发性憩室11例,单发憩室5例,憩室最小0.5cmX0.5cm,最大6cmX 5cm,最多1例有9个憩室。16例中1例因急性肠梗阻经保  相似文献   

8.
美克尔憩室是回盲部周围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是由于先天性卵黄管闭合不全造成的。可导致憩室炎、出血、穿孔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临床上术前难以与阑尾炎、肠梗阻等鉴别。因此上述疾病进行手术时术中须注意美克尔憩室的存在 ,以免遗漏病变。我院 1991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共收治美克尔憩室病例 2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中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35岁 ,最小 8个月 ,均经手术证实。由于憩室本身多无症状且与回盲部位置较近 ,临床多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组 2 2例中 19例诊断为阑尾炎 ,其中 1例为美克尔憩室炎所致肠穿孔 ;另外 3…  相似文献   

9.
空回肠憩室并发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回肠憩室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 对36例空回肠憩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经腹部X线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征实。结果 回肠憩室31例(86.1%),空肠憩室5倒(13.9%)。单纯憩室炎10例(27.8%),单纯消化道出血11例(30.5%),憩室穿孔8例(22.2%),空回肠憩室并发肠梗阻7例(19.4%)。结论 空回肠憩室无特殊症状与体征,均以并发症发作而就诊,以消化道出血、憩室炎多见,肠穿孔、肠梗阻次之。临床医师遇到胆囊炎、阑尾炎压痛较麦氏点高,低住肠梗阻、果酱样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考虑空回肠憩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空肠憩室多为后天疾患。憩室形成系空肠部分肠壁向肠腔外膨出,在系膜缘侧形成圆球状或囊状突出,常为多发性。本病临床上少见伴有肠扭转者更加少见。现报告一例空肠多发性憩室伴肠扭转的病例。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15年加剧伴呕吐一天”,于86年8月13日下午急诊入院。患者15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侧腹部疼痛不适,以隐痛阵发性发作为特征,无明显放射痛。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多次,对症处理后稍缓解,但数月后症状又出现,本次发病一天以来,出现腹痛加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94年和 1998年收治了 2例空肠多发性憩室病人 ,其中 1例憩室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具体报告如下。例 1,男性 ,61岁 ,因上腹饱胀、嗳气、经常性隐痛 1年 ,加重半月住院治疗 ,伴有食欲明显下降 ,进行性消瘦等症状。胃镜检查示 :中度充血性胃炎 ,胃肠钡透示 :十二指肠降部前内侧及横部前上方 2枚 2 .5cm×3cm大小憩室。入院拟诊“十二指肠憩室炎”。体格检查 :形体消瘦 ,轻度贫血貌 ,中上腹部均轻压痛 ,未触及包块 ,无肌紧张 ,肠鸣音活跃。入院后查大便隐血( )。拟行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 ,术中见除十二指肠2枚憩室外 ,距屈氏韧带 5…  相似文献   

12.
盲肠憩室是肠黏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的存在可导致憩室引流不畅而并发憩室炎。盲肠憩室炎多为后天形成,以突发性右下腹痛及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极为相似,术前难以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治疗[1]。本文收集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5例盲肠憩室炎患者及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二者的差异,以提高临床鉴别诊断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美克耳憩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近15年1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美克耳憩室,并发症主要为肠梗阻,憩室炎,憩室穿孔及下消化道出血等。病理学特征为憩室距回盲部平均距离为46.6cm.81例中18例憩室含有异位胃粘膜或(和)胰腺组织。讨论了提高术前确诊率及规范手术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体位、短间隔及加压追踪法在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或内科治愈或钡餐明确诊断(憩室)的X线表现。年龄12岁81岁,男19例,女15例。采用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的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结果:空肠近段神经鞘瘤并溃疡出血1例,先天性巨小肠1例,小肠粘连连带压迫空肠近段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回盲部腺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阑尾切除术后回肠末段肠粘连并不完性肠梗阻1例,美克尔憩室炎并周围溃疡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空回肠多发憩室4例,空肠炎9例,回肠炎5例,空回肠炎3例,肠激惹综合征3例。结论:多体位、短间隔加压追踪法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检出率较高,在小肠疾患的检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升结肠憩室炎6例手术探讨马忠武(包头市蒙中医院)结肠憩室是较少疾病,且多可终生无症状,常在憩室炎症穿孔等合并症时就诊。本文收集我院30年间经手术证实的6例就其诊断与治疗略加探讨。1临床资料6例(2例既往有阑尾切除史)全部依手术所见或切除标本病检确诊,...  相似文献   

16.
同时发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的多发性憩室比较少见。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空肠憩室伴穿孔腹膜炎临床较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吕平 《中原医刊》2000,27(12):37-38
空肠憩室比较少见,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本院1981年~1999年共收治空肠憩室16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68岁,平均65岁。1.2 憩室情况:本组1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均为多发性空肠憩室,最少的3个,最多的10个,大多数为 5~6个。最小的约3.0 ×1.5 ×1.5cm,最大的约10.0 × 5.0 × 5.0cm。所有的憩室都位于距Treitz韧带以下100.0cm以内的空肠系膜缘侧,病变肠管在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emmel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35例Lemme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35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确诊,78例(57.8%)初发及25例(18.5%)2次发作者采用内科治疗症状消失,3次及以上反复发作憩室炎者12例(8.9%)憩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外2cm者行憩室切除或憩室内翻缝合术,18例(13.3%)患者乳头位于憩室内或距憩室2cm范围内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1.5%)反复发作胆管炎患者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复发及明显不适。结论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诊断Lemmel综合征较好方法,内科治疗、憩室切除或内翻缝合、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是对Lemmel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丽建 《浙江医学》2014,(10):911-912
美克尔憩室又名回肠远端憩室,是小肠憩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属先天畸形,发病率约2%~4%,发生并发症者达20%以上,以憩室炎最常见。其临床较难诊断,因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既往检查手段主要是放射学检查,但应用率并不高。超声对其诊断的报道尚不多见。笔者现对25例美克尔憩室炎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声像图特征,旨在评价高频超声对美克尔憩室炎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