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我院收治的12例腹壁癜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发病于剖宫取胎术后及剖宫产术后,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对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病主要发病原因;剖宫产术后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疼痛发作性肿块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3.
王明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89-89,14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
张淑会  吴金萍 《吉林医学》2013,34(23):4774-4775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5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术后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临床表现、查体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术后病检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比较彻底,术后不复发。减低剖宫产率,术中保护腹壁切口,加强母乳喂养是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继发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继发于阑尾切除或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营养过剩、胎儿体重过大、难产的发生率增高、选择时辰出生的增多等,剖宫产手术也越来越广泛,加之对腹壁切口保护意识的淡薄,临床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越来越常见[2,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其来源有几种学说,包括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目前认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手术操作将游离的内膜碎片种植至切口形成医源性内膜异位症。本文就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及预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9.
陈彩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24-125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S)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AIEMS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办法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服用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孕三烯酮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手术切除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组手术切除治愈率为100%,术后无复发;对照组治愈率为50%,术后2年随访复发率为50%;治疗组治愈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EMS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种植,手术切除病灶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为育龄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虽为良性病变,但其具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严重影响孕龄妇女的生活,成为难治之症。常发病于盆腔、卵巢、子宫。盆腔外的EM少见,仅占1%~10%,包括腹壁、会阴切口、脐部、膀胱、肾脏、肺、心包、肠道等部位。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腹壁切口EM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赵斌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6-160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但并不多见。我科2002年1月~2010年9月收治1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发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逐渐增多,我院8年来诊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000年6月~2008年3月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肇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可能与手术中子宫内膜种植腹壁有关,疼痛经期加重.有腹壁包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彻底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是切口部位出现包块,有疼痛且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科199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手术后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1年无复发。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 ,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 1988年 7月至 1998年 7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0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发生率 我院 1988年 7月至 1998年 7月间行剖宫产 3 36 0例 ,同期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0例 ,占同期剖宫产的 0 .2 9%。1.1.2 年龄及前次手术史 患者 2 7~ 47岁 ,平均 31.8岁。9例有足月剖宫产史 ,1例孕中期剖宫取胎术。1.1.3 临床表现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的2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较容易,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应防止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原因、诊断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壁内低回声肿块,查CA125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3例术前于月经来潮行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18例均采用阴外麻醉肿块切除,术后均经病例确诊.术后用药:15例应用孕三烯酮,3例应用达菲林.随访16例未见复发.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后做好预防工作,可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