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大脑语言功能的脑磁图(M EG )改变。方法: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例,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0例,应用M EG对受试者图片命名过程中大脑语言加工活动进行检测。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相关大脑感兴趣区域(ROI)激活强度比较后发现: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在图片命名左脑Broca区的激活强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右脑的Broca镜像区、Wernicke镜像区及顶下小叶的激活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从生物磁学角度进一步证实脑卒中后语言区代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正常中老年人进行研究,检测与词语联想功能相关脑区的激活特点.方法 采用GE 1.5 T磁共振扫描仪对23例(男12例,女11例)正常中老年人行组块设计的词语联想任务fMRI研究.采用SPM 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通过组分析获得平均脑激活图,观察脑激活区的部位和激活强度.结果 12例符合入组条件,激活脑区为运动前区(PMC)、双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及Broca镜像区)、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左侧顶后皮层、双侧岛叶、双侧扣带回前部、双侧基底节、左侧丘脑以及右侧小脑半球.全脑以左侧PMC激活强度最大.激活强度左侧大于右侧的脑区为额下回后部、背侧PMC及SMA;右侧大于左侧的脑区为腹侧PMC、岛叶、扣带回前部、基底节.结论 中老年人参与运动性语言表达的脑区,由包括Broca区在内的多个脑区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且相关脑区存在偏侧化现象,以左侧大脑半球和右侧小脑半球激活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了解颞叶癫痫(TLE)患者语言相关功能区的分布,初步探讨影响其不典型分布的因素,评价fMRI对癫痫患者进行无创语言功能定位检查的临床可操作性。方法:健康对照组和成人发病的左、右一侧性TLE患者组各6例,均为右利手。所有受试者进行动词产生任务fMRI检查,以按键记录受试者的反应。使用统计参数图2(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2,SPM2)对fMRI的图像进行个体和组分析。结果:所有受试者顺利完成任务,fMRI的结果显示左侧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语言激活出现不典型化表现,优势侧有向右侧转移的趋势,其偏侧化指数(1ateralityindex,LI)与病程呈相对的负相关。结论:左侧TLE患者的语言功能区出现不典型分布,偏侧化程度可能与病程有关。fMRI检查评价语言功能相关区结果基本可靠,受试者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人脑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模式。方法:以愤怒和恐惧面孔为情绪刺激,在3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完成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进行全脑数据采集。用SPM 8等软件处理功能成像数据,分析威胁性情绪面孔的脑区激活。结果:与威胁性情绪面孔视觉刺激加工相关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叶皮质、颞叶、左侧杏仁核等,楔叶、枕叶等与视觉刺激相关脑区也有显著激活。结论:威胁性情绪面孔刺激对正常人脑的激活主要表现为左侧杏仁核、额叶、颞叶等多个脑区的协同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志愿者抽象图片记忆提取时的脑内活动区情况及其年龄差异。方法:以3个年龄组共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次激发GRE-EPI扫描采集fMRI图像,以抽象图片记忆的提取为刺激。用SPM软件对fMRI图像和T1W解剖图像进行融合,并对脑内活动区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组正确率最高,儿童组次之,老年组最低。青年组在提取时在内侧颞叶有较强的激活区,而老年组内侧颞叶的激活强度较弱,但其它脑区的激活范围更广,儿童组则在内侧颞叶激活较弱,脑区的激活范围也不广。结论:脑记忆功能随着年龄而变化,在青年组,主导记忆功能的主要结构海马及其内侧颞叶功能最强;由于老年组的记忆力下降,其与记忆功能相关的结构功能减弱,但皮质及其它结构功能明显增强,儿童组则处在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该技术依赖于脑血流和神经元激活的耦合,当大脑的某个区域处于活动状态时,流向该区域的血液会随之增加,超过了代谢需求时,顺磁性去氧血红蛋白浓度会相对下降,这一效应会减弱局部磁场的不均匀性,从而显示出成像信号的差异。   皮质重构:脊髓受到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脑皮质功能活动的改变。相对于正常健康人群,这种脑皮质活动的异常,类似于一种特殊的激活区域空间移位,被称之为皮质重构。神经组织的可塑性是脊髓损伤后脑皮质能够发生重构的重要原因。 背景: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通过检测大脑功能区活动时血流变化而获得脑功能改变的客观信息。以往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任务态fMRI研究能够观察到患者感觉和运动皮质功能的重构。 目的:运用任务态fMRI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皮质激活的变化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脊髓型颈椎病组)及健康志愿者45名(正常组)。所有对象均行颅脑fMRI扫描,动作任务均为右手对指任务。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脊髓功能,术后6个月随访时将JOA评分改善率< 50%定义为手术预后不良。 结果与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②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脊髓型颈椎病组术前左侧激活体积比值(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5);③术后6个月随访时,脊髓型颈椎病组左侧中央前回的激活体积值较术前显著减低(P < 0.05),左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侧激活体积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值、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激活体积比值与术前JOA评分、术后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术前激活体积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界值为3.621;术前JOA评分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界值为8;激活体积比值的预测效能高于JOA评分;⑥结果表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任务态fMRI皮质左侧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的激活体积比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JOA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术前激活体积比值可有效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ORCID: 0000-0002-9156-0702(宋彦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CLP)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本研究采集23名未接受康复训练、存在构音障碍的CLP患者(Bclp组)和23名经康复训练后恢复构音清晰度的CLP患者(Aclp组)在执行汉字发音任务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激活脑区分析,探索CLP患者经过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后脑机制的变化。研究发现,Aclp组的运动皮层、布罗卡(Broca)区、韦尼克(Wernicke)区、小脑等脑区明显激活,Bclp组的运动皮层等脑区仅表现出微弱激活,激活范围小。本文比较了具有组间差异的脑区和共同激活脑区的脑活动水平变化,发现康复训练使负向激活的脑区(小脑、左侧运动区、Wernicke区等)活动水平提升到正向;同时提升了微弱激活脑区(右侧运动区和Broca区等)的活动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对CLP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提高CLP患者与构音清晰度相关脑区的活动水平,构音清晰度相关脑区的激活强度值可作为一种可量化的客观评价指标来评估康复训练效果,对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提出联合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和时间相关分析的人脑功能连通性研究方法。方法:首先采用空间ICA定位任务激活的脑区;然后选择一个激活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时间相关分析方法检测静息状态大脑特定皮层的功能连通性,并通过检测人脑运动皮层的功能连通性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大脑运动皮层功能连通网络包括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初级感觉皮层、背侧前运动区和后顶骨体觉区。实验结果表明,静息状态下。时间相关分析检测到的运动皮层的功能连通网络与已知的解剖连通相一致。结论:利用静息fMRI。结合空间ICA和时间相关分析方法。检测了静息时人脑运动皮层的功能连通网络。为脑区间功能连通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无损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失眠的脑功能改变一般先于脑实质的改变,而功能磁共振(fMRI)可以在生理状态下无创地反映不同脑区各自的功能状态。本文从失眠的静息态和任务态大脑功能变化两个方面,对失眠的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利用fMRI发现,在静息态方面,失眠患者的一些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值、低频振幅值等出现异常,功能连接出现改变;而在任务态方面,失眠患者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任务相关脑区的激活出现低水平活化。本文通过了解失眠的发病机制,以期将fMRI技术应用于失眠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脑网络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正常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的脑激活差别,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脑机制.方法:对16例正常对照和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数字3-back工作记忆任务的fMRI检查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患者组出现两个激活方向相反的脑区网络,与正常组相比激活降低脑区为双侧DLPFC、VLPFC、LPMA、PPC、PFC嘴侧部和额极及左侧SMA;激活增加脑区为MPFC、双侧颞叶和双侧扣带回.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有相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多个脑区功能受损、脑网络连接障碍而非单一脑区受损,前额叶与海马/颞叶-边缘皮层间功能连接破坏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2.
13.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4.
Properties of chemoreceptors of tongue of r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背景:局部注射具有成骨作用的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及股骨髁部的骨密度及力学强度,分析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内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为将辛伐他汀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局部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18只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分别在实验大鼠的右侧股骨髓腔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溶液5 mg、10 mg,对照组单纯注射空白载体。分别在注射后1个月处死大鼠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个月,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改善骨骼微结构,可为强化局部、防治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进一步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