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是个再生能力旺盛的脏器。德岛大学医学部酶病理教室(市原明教授)的中村敏一副教授等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从大白鼠的血小板中,分离出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蛋白质,并精制成功。将来如能确定其构造式并进行大量生产,那么这种分子量5万的强碱性蛋白质,除可用于治疗肝病,还可能成为解释癌变机制的线索。如将大白鼠的肝脏切去三分之二,约24小时后,  相似文献   

2.
约30年前已证实,通过体液交换及肝移植实验可使肝再生,因而认为肝再生系由某些体液因子所引起。其后许多学者致力于阐明肝再生因子的实体,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测定肝再生因子活性的体外检测方法。作者最近建立了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肝再生因子活性体外测定法,分离出肝再生因子实体——肝细胞增殖因子(HGF),并阐明了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一、肝再生因子的体外测定系统肝脏的主要成分按湿重约90%为肝实质细胞即肝细胞。1969年即有人从成年鼠中分离出肝细胞且可置于普通培养皿中进行单层培养。此种体外培养出的初代肝细胞具有与体内肝脏相同的许多特异功能及较高的激素反应能力,但此种培养的肝细胞增殖时间很短。作者在实验中发现于接近饱和密度的高密度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出的肝细胞具有较高的肝脏机能,但其分化相却处于G_0期,即使有增殖因子存在  相似文献   

3.
X 光机是难以判别肾癌的。目前最先进的超声波诊断,也只能发现直径2.3cm 的肾癌,而这个阶段人体毫无任何不适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为了尽早发现肾癌,京都大学医学系稻田雅美讲师采用尿液法检查肾癌并获得成功。稻田雅美指出,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能与维生素B_(12)起化合反应的蛋白质,尿液接近中性。相反,癌细胞就会分泌出一种能与维生素B_(12)起化合反应的蛋白质并使尿液呈酸性。因此,如果检查出尿液中含有这种能与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展望     
肝脏中有多种酶系,是人体所需物质的代谢、生成、解毒和排泄的主要脏器。要用人工肝脏来代替这些复杂的机能,相当困难。目前临床能做的有三个方法: ①应用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吸去血液中的有害物质。②利用人工肾透析,用较大物质能通透的大孔径透析膜对血液进行透析、过滤。③用血浆交换法分离出含有有毒物质的血浆,以新鲜血浆取代之。这些方法有一定临床效果,如重症肝炎,用常规  相似文献   

5.
德岛文理大学药学部村松教授和医学部生化学教室的协作研究组,查明人尿中含有“增殖调节因子”。这种“增殖调节因子”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但能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功能。这种因子是由三种蛋白质构成。其分子构造即将搞清。“增殖调节因子”是村松教授等在研究从尿中提取对血栓症有效的酶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这种物质在10l尿中仅含有0.5mg,将250倍浓缩液加在小鼠肝癌细胞和人子宫颈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均见有抑制增殖的效果。另方面,以同样方法给正常细胞投与0.1ml,  相似文献   

6.
旭川医科大学消化器外科的水户迪郎教授等的研研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将肝细胞的一部分自家移植到脾脏,而使脾脏代行肝脏机能。肝脏是人体内脏中唯一具有旺盛再生能力的脏器。例如,即使切除肝脏四分之三也能在约三个月后增生复原。水户教授等就是否可以利用肝脏的这一性质,自家移植于其他部位并增殖,从而长期再现肝脏机能的可能性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在对大白鼠的实验中,移植于同一个体脾脏的肝细胞约一年半增殖到相当于脾脏的80%左右大小并替代了代谢、解毒等原肝脏机能的15%。用猿猴也获得了  相似文献   

7.
在血管内,抗凝血作用比凝血占优势,但从血管壁(除血管内皮外)到血管外,则必定以凝血——止血这一过程占优势。所以,凝血、纤溶和纤溶抑制因子对机体显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血液动态变化,并采取适当对策,不仅要了解凝血和纤溶因子,还要充分了解凝血和纤溶抑制因子。一、凝血和纤溶抑制因子的存在现已从血浆中分离出了约100种以上的蛋白质,但对其中约20种的生物学作用尚不完全消楚。在这100种以上的蛋白质中,有7种为蛋白酶抑制  相似文献   

8.
患者 50岁,女性。主诉是全身倦怠感4年。1980年出现全身倦怠感,曾到他处就医,考虑为肝脏损害,但因症状减轻而中断诊治。1981、1982年都因出现同样的症状而来院就诊。当时,偶然发现CPK显著升高而收入院详查。查体没有发现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异常改变,生化检查发现GOT、GPT、LDH、醛缩酶、CPK等肌肉释放酶上升,被疑有肌肉疾  相似文献   

9.
据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的堀田武一教授、助手宫崎香等研究组,从人的血液中发现了阻止癌细胞增殖的蛋白质。目前,这种蛋白质的精制正在进行。最近,正准备着手弄清它的结构和详细的作用等。该组发现的这种蛋白质与目前所知的有抑癌效果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间介素—2等蛋白质是不同的,期望它的抑癌作用能与过去的抑癌物质相媲美。癌的研究是从致癌遗传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异等各种角度来  相似文献   

10.
肝脏疾病的胰腺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肝脏疾病可伴随胰腺损害。这可从以下二方面来理解,首先从解剖学角度看,肝脏与胰腺通过门脉系统、淋巴系统、胆管、胰管等相互联系;另外作为肝脏疾病成因的酒精、病毒、代谢以及营养因素等,在损害肝脏的同时,对胰腺也具有损害作用。虽然有关肝脏疾病伴随胰腺损害的研究较多,但其病理机制还不够明确。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临床上对胰腺病变的评定很困难。也就是说,临床上对肝脏疾病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病毒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明确疾病本质。而对于胰腺损害的判定,不仅组织学诊断有一定困难,而且最近虽然已经普及了各种  相似文献   

11.
一、高蛋白饮食研究运动锻练性贫血的学者主张维持成人健康状态的蛋白质必需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需要1g,而激烈运动的人,每公斤体重需2~3g。据实验研究,在蛋白质缺乏状态下的运动,也关系到脾脏的功能,可使红细胞抗溶血的功能下降,临床调查也已证实。也有报道,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分别给予标准饮食和高蛋白饮食,其结果,在给予高蛋白饮食时期,尿中钙、镁、铁等排泄最明显增多,引起重要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损害。因而,至少在运动锻练时,为防止运动损害,应保证一定的蛋白质摄入量,但仅是过量摄取蛋白质,而糖和脂质等相对不足也不行。二、低糖饮食所致运动损害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指具有自我更新以及多能分化的细胞。它分为两类 :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 (adultstemcells)。近年来 ,已发现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表皮、肝脏、胃肠、气管[1] 等处存在成体干细胞 ,并证明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及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有关胚胎干细胞的进展已有报道[2 ] ,本文仅就成体干细胞调控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一、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机制研究在成体干细胞的研究中 ,有学者发现血液干细胞能够产生同样来自中胚层的骨骼肌细胞 ,以及来自外胚层的神经元 ,类似实验还有许多报道 ,这些结果提示 ,成体干细胞不但能分化…  相似文献   

13.
感染与发病感染系微生物突破人体皮肤、粘膜表层的防御功能,进一步战胜组织中的非特异性细胞防御因子及体液防御因子,侵入体内而增殖的一系列过程。而发病是指微生物侵入体内,并在其中增殖,人体发生某些症状的状态。但是在感染症中多有不出现症状,即以所谓隐性感染而告终者。此时,虽无症状,但在机体组织中与微生物进行斗争,微生物或者被消灭,或者以潜伏感染形式停止增殖,人体与微生物的斗争暂且成为休止状态。多种微生物虽从人体消失,但以潜伏感染状态持续存留在体内的微  相似文献   

14.
以往曾有报告,骨肉瘤生长因子(ODGF)参与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然而,由于人类骨肉瘤病例较少,这方面研究刚刚开始。最近,Pollak等证实,产生人体骨肉廇的MG-63细胞培养株和原发的人体骨肉瘤细胞上都存在有胰岛素样增殖因子(IGF-1)的特异性受体。另有报告,对10~(-10)M这一接近正常血中水平的低浓度的IGF-1在体外试验中可观察到使MG-63细胞增殖加快。 IGF是与胰岛素同样的经典的细胞增殖因子,可分为IGF-1和IGF-2两类。其中,IGF-1也称为生长  相似文献   

15.
岛久真男  戴然 《日本医学介绍》1992,13(8):355-356,372
一、细胞增殖因子和受体1.酪氨酸激酶的受体功能1980年首次发现劳氏肉瘤病毒的癌基因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能使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以后又相继从其它的RNA 肿瘤病毒或癌细胞中鉴定出若干种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癌基因产物。迄今发现的癌基因产物约近半数均能编码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提示此酶活性与癌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国际上引起注目的癌诊断法是从血液中检出只有癌细胞才能制造的特殊蛋白质。各国医学界正在致力于发现这类蛋白质。现已有数种被发现,并在用于一些医院中的肝癌诊断。然而以往的方法有其缺点。由于检出蛋白质时使用放射性物质,除了操作较难外,到结果出来需12~24小时。还有癌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也因癌细胞所在部位不同其组合也不同。按照以往的方法,一次检查只能检出一种蛋白质,难以确定有癌细胞的内脏器官。  相似文献   

17.
美国马萨诸塞工科大学利根川教授的研究小组已查明免疫机构的最后之谜——人体淋巴球T细胞受体的分子结构。它将可以阐明由癌及其他细胞变异引起的疑难病症的病因,并用于治疗。 T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它可以发现并破坏侵入人体的异物。其受体是一种蛋白质,附着于T细胞表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现的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一种新物质—2,6二磷酸果糖(Fru-2,6-P_2)。这里就Fru-2,6-P_2的发现及其调节因子有关生物合成、分解及生理作用加以叙述。磷酸果糖激酶(PFK)在ATP+F6P(6-磷酸果糖)→F-1,6-P_2(1,6磷酸果糖)反应中起触酶作用,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生理pH(7.4左右)下。受基质ATP 强烈抑制。Kagimoto、Furuya 和Uyeda 等让游离肝细胞与(胰)高血糖素作用,发现引起了PFK 磷酸化,也发现肝上清液中有能显著提高PFK 活性的低分子物质。Hers 和Pilkis 也报道了同样的PFK 活化因子。以后由三个小组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其化  相似文献   

19.
为使创伤顺利愈合,需要适当的细胞增殖及作为其立足之地的基质。最近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降解材料,能作用于机体内的纤维蛋白质,促进作为细胞增殖基地的纤维蛋白质网的形成,而且促进正常组织结构的细胞增殖。本材料以组织吸收性明胶(G)为基质,采月冻结干燥法固定人血小板(T)和纤维蛋白稳定因子(ⅩⅢ)而成,简称G·T·ⅩⅢ。纤维蛋白原和T·ⅢⅩCa~++反应后转化成不溶解的纤维。本材料具有可供给局部T 和ⅩⅢ的特性。G·T·ⅩⅢ和机体的纤维蛋白质结合,在创伤部形成不溶解的纤维网,成为哆开的组织间的架桥材料,而且也是细胞增殖的基质,ⅩⅢ也作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因子而起作用,促进腔原形成,在肉芽组织的增生中起积极作用。而且基质为可吸收性,G·T·ⅩⅢ的组织相  相似文献   

20.
东芝公司利用离子选择膜制成一种可以测定一滴血(0.05ml)中的纳、钾、氯离子浓度的多种离子检测器。该公司还分离出在维持机体生命上具有奇异功能的多种酶类。并将其固定于膜上。使这种膜接触血液,可用于检测痛风、糖尿病和肝功能。这种检测器已于三年前研制成功。基于全新的构想,该公司还推出几种全新的产品,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制成的能早期发现癌症患者的微胶囊便是其中之一。当人体患癌时,人体内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