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慢性肝衰竭中,肝细胞移植被推荐作为一种改善肝功能的辅助方法,并作为细胞疗法用于肝脏代谢性疾病的治疗。许多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肝细胞移植到脾或门静脉都能表现出正常肝功能,受体可存活多年。在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肝细胞移植不但能显著延长动物生存时间,而且胆红素代谢缺陷、铜排泄、酪氨酸代谢、干细胞运输障碍均可通过肝细胞移植得以改善。慢性肝衰竭时,肝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肝性脑病和大鼠模型的终末期肝硬化症状。我们实验室积极将分离的人类肝细胞用于临床肝细胞移植,人类肝细胞移植同样能真实地反映动物试验的结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永平 《传染病信息》2005,18(3):100-102
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s transplantation,HCT)为损伤肝脏的细胞重建及衰竭肝脏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其目的一方面要改变整体器官移植的形式,即:由一个供体仅能供给一个受体形式变为由一个供体移植给几个受体,最近,我们在国内率先将人原代肝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实现了不经整体肝移植而重建肝功能或桥梁治疗使肝衰竭患者等到供体肝脏;另一方面对遗传性肝脏代谢性疾病可通过新分离的肝细胞或基因修正的肝细胞做肝脏直接的基因治疗。我国人数较多的重型肝炎和肝衰竭患者为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人肝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人肝细胞,胶原被覆的微载体Cytodex3加以培养,经腹腔注射肝细胞及载体,观察其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只接受微载体而无粘附肝细胞的对照组比较,腹腔移植培养肝细胞对肝衰竭小鼠的存活率有明显改善,其血清ALT及总胆红素较低(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该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腹腔移植微载体牯附培养肝细胞可提供代谢支持作用,从而使GalN损伤的小鼠肝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移植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它可作为桥梁治疗,使肝衰竭患者等到供体肝脏,另一方面对遗传性肝脏代谢性疾病,可通过新分离的肝细胞或基因修正的肝细胞做肝脏直接的基因治疗。此文对近年来人体肝细胞移植的临床试验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体内移植治疗重型肝炎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肝脏,获得人原代肝细胞并冷冻保存,复苏后经股动脉插管移植到脾脏,观察治疗前后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及脾脏核磁共振信号的改变.结果人肝脏可获取2×1010肝细胞,复苏后肝细胞活率在70%以上,移植的肝细胞数为2×109个.移植后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胆红素、NH3、转氨酶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升高.出院50 d后随访各项血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脾脏内可见肝细胞信号.结论肝细胞体内移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的肝细胞能在脾脏内增殖、分化,替代或部分恢复肝脏合成、解毒和代谢功能,将为终末期肝病治疗开辟一项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约有17.5%的肝衰竭患者需行肝移植治疗。虽然肝移植已经广泛开展,并且术后一年生存率可达80%,但限于供体肝脏来源困难和昂贵的治疗费用,难以普及使用。肝细胞移植则是治疗暴发性肝衰竭与遗传性肝病的另一治疗手段,已经有数名患者为恢复肝功能而接受了这种细胞移植。肝细胞移植与原位肝移植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同一来源的肝细胞可以用于多个受体;2.不需要手术,也没有整肝移植的高死亡率;3.可以临时应用起过渡作用,以等待肝脏复原或移植。  相似文献   

7.
异种肝细胞移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移植是治疗严重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已证明猪肝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预后.但肝细胞移植尤其是异种肝细胞移植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此文就当前异种肝细胞移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郑盛  殷芳  肖琼怡  郭致平 《肝脏》2014,(12):918-923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优化移植治疗途径。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收集 hUC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组,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2.5 mL/kg CCl4橄榄油(1∶1)混合溶液建立,24 h 后移植治疗组分别经尾静脉和肝叶注射 hUCMSC 细胞悬液;治疗后0 h、24 h、48 h、72 h、96 h和1周收集血清分析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后3 d、1周、2周留取肝脏标本,观察病理学恢复情况,用 Real-time PCR 检测鼠肝中人 CK8、CK18和 AFP 基因 mRNA 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人 CK18的表达。结果移植治疗组 TBil 和 ALT 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恢复(P <0.05),肝细胞再生程度提高,炎细胞减少,肝脏病理学修复作用增强。在造模后1周、2周时,经尾静脉移植治疗组和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的肝组织中,CK8、CK18和 AFP 基因 mRNA 的相对转录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组和经肝叶移植治疗组中,移植后的 hUCMSC 在鼠肝中诱导分化后表达人肝细胞相关蛋白 CK18。经尾静脉和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的肝功能、移植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hUCMSC 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后,能促进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学修复。移植后的 hUCMSC 自身能分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类肝样细胞。经尾静脉与经肝叶注射移植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文献报道异种和同种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有相似的疗效。随着免疫隔离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学者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同种肝细胞中,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本研究将免疫隔离技术之一的微囊包裹技术应用于猪肝细胞,制备微囊包裹肝细胞,移植于肝衰竭大鼠体内,观察其逆转药物性肝衰竭的效果,以期为今后过渡到临床应用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和肝细胞移植的应用为肝病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该移植术的研究对于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肝细胞及干细胞移植术介绍和临床应用现状分析,综合评价了两种细胞治疗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并对解决该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肝细胞移植在肝衰竭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但还有许多向题有待解决。目前临床应用受到肝细胞来源紧缺、肝细胞冻融后活力降低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等因素的制约,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大块、亚大块坏死或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肝衰竭有着极高的死亡率[2-3],肝移植作为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受到器官短缺的限制[4-5],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强大的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移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由动物实验向临床过渡,初步结果显示,肝细胞移植在急慢性肝衰竭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有数篇献报道,存在于骨髓中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为功能完备的肝细胞。用骨髓干细胞替代成熟肝细胞进行移植治疗肝病,有望使细胞移植在肝病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将就骨髓干细胞用于肝细胞移植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姚鹏  胡大荣  王帅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肝脏》2005,10(3):171-173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35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2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30~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移植8周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酸逐渐降低,由平均181.7μmolL降至72.1μmolL;总胆红素由平均153.8μmolL降至80.2μmolL;直接胆红素由平均74.1μmolL降至40.5μmolL;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6.5μmolL升至31.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8.2%上升至50.1%。进一步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发现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4周为95%(1920),8周后为90%(1820),12周后为85%(1720),较对照组生存率明显升高。移植后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症状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10例(50%),食欲改善15例(75%),体力好转11例(55%),腹胀减轻9例(45%)。在2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轻度恶心1例,发热1例。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和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合成、分泌、代谢、解毒等多种复杂的功能,各种原因一旦造成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将出现肝衰竭,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毒性物质的堆积,而这反过来又加重了肝细胞的损伤,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形成肝衰竭的恶性循环。生物人工肝治疗的原理是基于肝损伤的可逆性及肝细胞的可再生性,希望通过体外辅助装置来暂时替代衰竭的肝脏功能,从而为肝移植或者肝再生赢得时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徐哲  白雪帆  滕光菊  黄长形  李羽 《肝脏》2003,8(4):27-30
目的 评价微载体粘附培养的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D 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胶原酶灌注分离大鼠肝细胞 ,行Cytodex 3粘附培养 ,移植 1× 10 7个微载体粘附肝细胞至D 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腹腔内 ,比较各组间生存率、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改变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 微载体移植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 ,移植 5d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空载体组大鼠肝功能及肝脏修复明显迟于微载体组。结论 微载体粘附培养的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可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提供代谢支持作用 ,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肝功能失代偿,其发病机制涉及肝细胞的坏死、凋亡、再生、肝脏纤维化等。Toll样受体(TLR)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固有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在肝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TLR与肝细胞的坏死有关。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刀豆素A(ConA)、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 I:C)和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的肝损伤需要不同的TLR通路参与。TLR3、TLR4、TLR9参与了肝细胞的凋亡。TLR7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TLR基因多态性研究可以从宿主方面揭示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或慢性基础上急性发作的肝衰竭(hapetic failure,HF)是一种临床危重症,除非能及时得到肝脏移植或自身肝功能恢复,否则患者病死率很高。急性肝衰竭(acute hapetic failure,AHF)可发生于无基础肝病的患者(也称为爆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相似文献   

18.
吴健林  罗光汉  刘志红  邓一鸣 《内科》2008,3(4):503-504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E)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96例次,通过比较观察血浆置换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氨以及炎性因子IFN—γ等指标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代谢毒素、改善肝功,减轻病情,能否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装置的核心问题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足够数量肝细胞来源,肝细胞来源是解决肝衰竭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生物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人工肝一般是指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BLSS)。从理论上讲,以肝细胞为材料的生物人工肝最能代替正常肝脏的功能,为暴发性或急性肝衰竭(FIIF/ALF)患者提供可靠的过渡支持治疗,使患者通过自身肝再生或肝移植而恢复。 1.基本原理:生物人工肝是肝细胞培养技术与血液净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肝细胞(人肝细胞、哺乳动物肝细胞或肝细胞系)置于特殊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肝衰竭患者血液或血浆引入生物反应器,通过反应器内的半透膜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与生物作用。由于这一过程如正常机体血液流过肝脏肝窦一样,一方面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被培养肝细胞摄取、转化、代谢,另一方面血液中因肝功能衰竭而缺乏的机体必需物质由培养肝细胞合成、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