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3.
4.
本文论述了明末医家绮石对虚劳病的研究。认为虚劳成因有先天、后天、痘疹、病后、外感、境遇、医药等六因;提出治虚三本(肺、脾、肾)和二统(肺、脾),以及阳虚三夺(夺精、夺气、夺火)统于脾,阴虚之症统于肺;对虚劳的预防,总结为知节、知防、二护、三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绮石又称之为绮石先生,以善治虚劳见称.其遗著有<理虚元鉴>上下两卷,理法方药具备,为虚劳证治的专著. 笔者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预防及调护等方面,再现绮石先生对虚劳病证的论述,以期读者对虚劳病机、病证、治则及预防调护等方面有更全面的领会,以便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对虚劳病症的防护提出了更独到的见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6.
绮石,明末人,生卒时间难考。著有《理虚元鉴》(以下简称《元鉴》)二卷,对虚劳病独有慧心。其认识是斟酌于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之间的。他尤其注意到上述人物的生长时代和所处的环境各有特点,如李氏是发于内伤,主重脾胃;朱氏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从滋阴入手... 相似文献
7.
虽然“亚健康”名称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历代医家对身体这种状态的描述是一直存在的,笔者认为明末理虚专家绮石先生在其著作《理虚元鉴》中讨论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现在亚健康的,而且对其病因、病机都做了系统的分析。尤其是绮石先生提出的虚劳六因,对认识、治疗和预防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男性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 ,《黄帝内经》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认识。1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男性生理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 ;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三八 ,肾气平均 ,筋骨劲强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 ,筋骨隆盛 ,肌肉满壮 ;五八 ,肾气衰 ,发堕齿槁 ;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 ,发鬓斑白 ;七八 ,肝气衰 ,筋不能动 ,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 ,形体皆极 ;八八 ,则齿发去。”这段论述 ,明确指出了男性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 :人出生后 ,经过生… 相似文献
12.
13.
孙贤专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41-1342
本文论述了《金匮要略》对虚劳证治的特点,一是在脉象方面提出了“脉大为劳,极虚为劳”这是虚劳脉象的总纲,大脉和虚脉可以概括其他虚劳脉象。二是把瘀血作为虚劳的重要发病原因、瘀血停留阻碍气血运行和新血生长,日久可成为虚劳,治方便当用活血化瘀之法。三是重视用桂枝汤类方治疗虚劳,如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均是。笔者还介绍了运用这些方剂的临床体会。四是用药方面的特点善于用黄芪、附子和当归等治疗虚劳,而且和《伤寒论》比较又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干蚁风湿灵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干蚁风湿灵的主要药效学。方法:采用Freund’s佐剂和就莱胶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采用棉球诱导大鼠内芽肿增生模型。采用冰醋酸和热刺激制备小鼠扭体和热板疼痛模型。结果:干蚁为灵4g/kg、8g/kg、16g/kg对Freund’s佐剂和角叉菜胶性所引起关节肿胀、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和提高热刺激的痛阈。 相似文献
15.
李濂《医史》十卷 ,李涛抄本 ,193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李濂 (14 89~ 15 6 7) ,明祥符 (今河南开封 )人 ,字川甫 ,一作川父 ,号嵩渚 ,著有《医史》 ,今有正德年间刻本、日本抄本等。曹贯之藏有李濂《医史》残本 ,后据“南满医校”冈义夫抄本《医史》补足。民 相似文献
16.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是我国金元时期一部著名方书。书中载方,多为其高祖以下业医中经验之方,其中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肩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近一个时期,我们参加了整理校勘该书的工作,参阅了古今几种校注本,深感受益匪浅。尤其是上世纪末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 (以下简称“中医药社本”),采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校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该书在校注中对文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不够严谨准确,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讹之处。现就我们在校勘中发现的错误作一辨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批评指… 相似文献
17.
18.
所谓“汗症” ,是指人体不正常的出汗现象 ,如在安静状态下 ,不因气温过高或厚衣叠被所致 ,全身或人体某些部位汗甚多 ,或湿透衣衫 ,或如水洗则为病态。经多年临床 ,我们对汗症辨治总结出了一点经验 ,浅谈如下。1 辨证治疗治疗汗症 ,我们认为首先应明辨阴阳虚实 ,阳虚者 ,益气温阳固表 ,阴虚者 ,养阴敛汗 ,湿热汗出者 ,宜清化湿热 ,邪去则汗自止 ,切忌见汗止汗 ,以防闭门留寇。1 1 表虚不固证 :多为自汗 ,动则尤甚 ,汗出以头颈、肩、背明显 ,汗后乏力 ,神疲畏寒 ,肢端欠温 ,面色无华或白 ,易感受风寒 ,唇甲色淡 ,苔薄白 ,脉细弱。治以 … 相似文献
19.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 (遗传 )背景。方法 用 4 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 1个 3代 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 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 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得到第 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20.
<医学求是>一书认为"脾升胃降"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血证的病理变化关键在于"脾土湿郁,胃气不降".吴氏以维护"脾气升举,胃气降行"为治疗原则,以"渗脾、降胃、达木、敛金"为治疗大法,以"淡以渗其脾湿,辛以降其胃浊,疏肝木以清风,逐瘀滞以通络"为组方原则,并列举了不同血证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