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04-905
目的探究盐酸坦洛新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及结石排净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d、4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w的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盐酸坦洛新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结石排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按照随机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及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以术后首日检查结果为参考值,通过B超或腹部X线平片动态观察术后3d、7d、2周和4周的结石排净率、术后4周的临床治疗疗效、结石排净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时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42.5%与52.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2周、4周的结石排净率为85.0%、95.0%,高于同期对照组的50.0%与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有效率7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6.52±1.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41±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29±1.35)分,低于对照组的(3.8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排石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同时肾绞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12例,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各104例开展药物辅助排石治疗。甲组采取加味结石汤、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硝苯地平片,乙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乙组与丙组患者治疗后3 d、1周、2周与4周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显著好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患者治疗后3 d的结石排净率与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均显著好于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但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起效更为迅速,对肾绞痛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5~10 mm单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5~10 mm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排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5~10 mm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提高结石排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宁泌泰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残石排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1例,所有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4 d、28 d时的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7 d时的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术后联合使用坦索罗辛和宁泌泰治疗,排石率高,排石时间短,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输尿管结石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分别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山茛菪碱口服,比较结石排出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变化.结果: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组和山莨菪碱组排石率分别为73.3%和66.7%,IPSS评分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组显著降低,山莨菪碱显著增加.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可促进ESWL后结石排出,同时改善IPSS评分,与山莨菪碱比较,可避免排尿症状加重及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3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且行ESW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记录比较2组ESWL术后3、7、14及28d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及药物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期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ESWL术后3、7d时的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WL术后14、28d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及随访期间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治疗效果切实,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08-4409
探讨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结石排净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结石直径1cm、结石直径1cm患者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理想,结石排净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金排石汤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金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金排石汤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排净率,缩短排石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对结石再发有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76-3578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影响。收集我院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治疗当日给予氢氯噻嗪片口服25mg每次,每日3次,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0.5g每次,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0.4mg每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石排出时间、结石大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结石大小均缩小,NAG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结石排出时间、结石大小、VAS评分以及NAG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下调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URH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URSL治疗,观察组采用URH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和结石排净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结石排净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HL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URSL,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排石通淋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石排出情况、VAS评分及结石排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排石时间、排石持续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肾结石患者的疗效优于单一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术后结石排净率,有效缩短首次排石时间、排石持续时间,降低排石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PCNL联合输尿管软件碎石术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璐  关茜  倪婷 《临床医学》2020,40(7):50-51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ESWL治疗;观察组在ESWL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镇痛药使用率、再次绞痛发生率、排石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药使用率、再次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排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65%(44/46),对照组为82. 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泌系尿结石患者采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辅助ESWL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排石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342-1343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手术,观察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石排净率及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石排净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结石排净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给予坦索罗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坦索罗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结石清除率、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结束时结石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结束时,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给予坦索罗辛治疗可提升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74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行MPCNL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排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损伤轻,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8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每次0.2mg,1次/天,饭后服用,连续应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缓释胶囊,1粒/次,1次/天,于饭前服用,连续应用4周;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异常、疼痛、生活质量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均降低;治疗2周、4周观察组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PS-WBC、SIgA均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均上升,治疗2周、4周观察组EPSWBC、SIgA、Qmax水平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前列腺液EPS-WBC、SIgA的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末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将50例输尿管末段结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环丙沙星500 mg、坦洛新0.2 mg每日2次口服,吲哚美辛2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排石汤.两组均治疗1周,以结石排出输尿管或治疗后4周作为疗效观察时限,通过B超监测结石的排出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92.0%(23/25)、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4.9±2.4)天、(7.1±3.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8.0%)、11例(44.0%)再发绞痛需急诊处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乏力、皮疹各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坦洛新与中药排石汤联合治疗输尿管末段结石可提高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避免绞痛再发和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是治疗输尿管末段结石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阴性结石体外碎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定位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定位联合ESWL治疗。对2组患者的排石情况及并发症(肾绞痛、血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经一次碎石后2~20 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沙样”结石排出体外。2组患者一次治疗后结石的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9.30%)和5例(11.6%)体外排石失败改行腔内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肾绞痛2例、血尿1例,6.9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肾绞痛2例、血尿2例,9.30%),2组体外碎石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下行输尿管阴性结石ESWL治疗,结石排净率高、安全可靠,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