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取卵后脱颗粒细胞的时机对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2 638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周期均采用自体卵母细胞。精确记录取卵、脱颗粒细胞及ICSI时间。取卵到脱颗粒细胞时间定义为T1,脱颗粒细胞到ICSI时间定义为T2,将T1、T2分别分成三组:T1:A1组(<1 h,422周期),A2组(1~2 h,1 412周期),A3组(2~4 h,804周期);T2:B1组(<1 h,605周期),B2组(1~2 h,1 320周期),B3组(2~4 h,713周期)。分别比较两个时间段不同组别的实验室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638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室结局:A1、A2与A3三组间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1、B2与B3三组间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结局比较:A1、A2与A3三组间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胚胎停育率、流产率、种植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前最适合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即取卵结束到开始ICSI的时间(t),以利于取得高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根据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2 ht4 h,(n=174),B组为4 ht6 h,(n=147),C组为t≥6 h,(n=82)。回顾性分析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对ICSI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1)A组与B组受精率(81.5%vs 83.5%)、卵裂率(98.9%vs 97.5%)、优质胚胎率(46.9%vs 45.5%)、植入率(36.7%vs32.8%)、妊娠率(55.2%vs 51.7%)及流产率(12.5%vs 13.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受精率(88.3%)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质胚胎率(41.6%)、植入率(18.7%)、妊娠率(30.7%)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卵裂率(98.9%)、流产率(12.0%)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长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P6 h)可以有高的受精率,但优质胚胎率降低,不利于改善ICSI患者的临床结局;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6h后进行ICSI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生殖医学杂志》2013,22(1):39-42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周期不同的授精时间对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本中心2010年行ICSI治疗的342个周期分为三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后38~40 h行ICSI治疗的128个周期为A组,HCG后40~42 h行ICSI治疗的154个周期为B组,HCG后42~44 h行ICSI治疗的60个周期为C组,观察和比较三组的妊娠率、种植率以及流产率。结果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在A组分别为42.2%、26.8%、9.3%;B组为41.6%、26.6%、9.4%;C组为25.0%、16.1%、20.0%。A组与B组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流产率高于A组和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治疗周期不同的授精时间对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均有影响,HCG注射42~44 h授精的周期,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低于HCG注射38~42 h授精的周期,且流产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冻融胚胎不同体外培养时间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胚胎解冻后适宜的培养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中心行FET助孕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38个周期),按照所移植胚胎的不同分为卵裂胚组(A组)和囊胚组(B组),再根据解冻至移植时间的不同各分为两个亚组:A1组:培养时间≤2h;A2组:培养时间2~5h;B1组:培养时间≤2h;B2组:培养时间2~5h。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胚组中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复苏率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囊胚组中B2组的临床妊娠率(73.77%)显著高于B1组(64.13%)(P0.05),B2组的种植率(54.04%)有高于B1组(48.02%)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冻后囊胚培养时间2~5h与≤2h相比,能显著提高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亦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的取卵与ICSI注射(OPU-ICSI)时间间隔对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男性因素不孕而接受ICSI治疗的1 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OPU-ICSI时间间隔不同分为两组:间隔2~4 h者纳入A组(362例),间隔>4 h者纳入B组(8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注射HCG与取卵(HCG-OPU)时间间隔及不同卵巢刺激方案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胚率等实验室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PU-ICSI时间间隔和卵子成熟率、2PN受精率及优胚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方年龄、获卵总数、2PN受精率和优胚率能显著影响临床妊娠率(P<0.05),而OPU-I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周期根据精子形态进行分组:IVF周期分为A组(正常精子形态2%),B组(2%≤正常精子形态4%),C组(正常精子形态≥4%);ICSI周期分为D组(正常精子形态2%),E组(2%≤正常精子形态4%),F组(正常精子形态≥4%),分别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中C组受精率显著高于B组和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在A、B、C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周期中D组、E组、F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畸形精子症会影响IVF周期的受精率,对ICSI周期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的精子ICSI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临床指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进行的431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A组(重度少弱精子症组)287个周期、B组(梗阻性无精子症附睾穿刺组)109个周期、C组(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组)35个周期,比较各组女方平均年龄、男方平均年龄、不孕病史、平均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量、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C两组在种植率、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6%vs25.23%、28.76%;31.23%vs42.16%、39.39%,P<0.05);B、C两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射出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姐妹胚胎(sibling embryo)体外囊胚形成能力对Day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本中心行Day 3IVF-ET后剩余姐妹胚胎继续培养囊胚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有无囊胚形成分为A、B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根据囊胚形成率将A组分为3个亚组(Group 1:囊胚形成率25%;Group 2:25%≤囊胚形成率50%;Group 3:囊胚形成率≥50%),比较3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的差异。分析Day 3移植胚胎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与姐妹胚胎体外培养形成囊胚个数的相关性。结果有囊胚形成组(A组)1 109例,无囊胚形成组(B组)474例。两组平均年龄、不育年限、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58.3%)和胚胎种植率(38.1%)均显著高于B组(46.4%、30.2%)(P0.01),两组流产率(11.9%vs.11.4%)相似(P0.05)。Group 3胚胎种植率最高,流产率最低;Group 1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最低,流产率最高,三组间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Day 3植入胚胎临床妊娠率与姐妹胚胎体外囊胚形成个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5),种植率与囊胚形成个数相关性不显著(r=0.489,P0.05)。结论姐妹胚胎(sibling embryo)体外囊胚形成能力是预测Day 3IVF-ET临床结局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天(D3)行卵裂胚移植,设为A组,有266个周期行全囊胚培养并移植优质囊胚,设为B组。A组再分为优质囊胚形成组(A1组,127个周期),无优质囊胚形成组(A2组,61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结局,直线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妊娠率(69.7%,)和种植率(40.1%)均显著高于A2组(52.5%、28.2%)(P0.05),A1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总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44和r=0.867,P0.05)。结论卵裂胚移植后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预测价值,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剩余姐妹胚胎培养形成优质囊胚可获得与移植优质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赠卵试管婴儿供/受卵双方临床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并自愿捐卵的34例患者及同期接受赠卵并完成IVF-ET周期的34例患者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受卵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授精的比例显著高于供卵组(58.85%vs.23.53%,P0.01),且受精率(73.87%vs.53.48%)及优质胚胎率(93.87%vs.81.16%)均显著高于供卵组(P0.001);供卵组和受卵组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0.0%(24/40)和45.45%(20/44),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供卵组FET周期种植率显著高于受卵组(41.18%vs.26.37%,P0.05);两组间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囊胚种植率、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赠卵试管婴儿是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有效方法,赠卵8枚左右不影响供者妊娠结局;受卵者采用ICSI授精并囊胚移植,或可改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