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皮素(ET-1)与围生期胎儿、新生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新出生54例高危儿脐血EPO与ET-1水平,并与正常顺产健康非高危儿进行比较。结果脐血EPO水平羊水Ⅲ度浑浊组及先兆子痫/子痫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t1=4.842 P1<0.01;t2=3.680 P2<0.01)。新生儿窒息组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9.189 P<0.01)。先兆子痫或子痫组脐动脉血的pH与正常顺产组脐动脉血比较差异显著(t=-9.107 P<0.01)。先兆子痫或子痫组EPO水平与p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84 P<0.001)。新生儿窒息组脐血ET-1水平与5 mim Apga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46,P<0.001)。结论脐血EPO在提示围生儿亚急性、慢性缺氧,ET-1在提示围生儿急性缺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宫内窘迫的关系及其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表现的影响。方法对160例发生宫内窘迫的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为窘迫I组,出生时有窒息为窘迫II组)和3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脐动脉血进行乳酸测定及血气分析,并在生后4~6d、26~28d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结果窘迫I组和窘迫II组脐动脉血乳酸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pH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窘迫II组的乳酸值明显高于窘迫I组,pH值低于窘迫I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脐血乳酸值与pH值呈直线负相关关系(r=-0.53,P<0.01),窘迫II组的脐血乳酸值与NBNA评分也呈直线负相关关系(r=-0.78,P<0.01)。三组NBNA评分随日龄增长均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脐动脉血乳酸检测可协助宫内窘迫的诊断,并可望作为评估、预测新生儿窒息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内皮素(ET)水平及其对缺氧因素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174例.其中健康足月新生儿依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2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11例.77例无缺氧史新生儿依据孕期分为大于胎龄儿20例,小于胎龄儿加例,适于胎龄儿37例;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31例,足月儿31例,过期儿15例.有缺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66例分为4组:重度窒息组15例,羊水混浊组25例,子癎组15例,母亲糖尿病组11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新生儿脐血EPO、ET水平.结果 自然分娩组EPO、ET与选择性剖宫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小于胎龄儿组EPO、ET较适于胎龄儿低;出生重度窒息组ET与健康足月新生儿比较增高;羊水Ⅲ度混浊组EPO较缝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子癎组EPO较健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母亲糖尿病组EPO较健康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Pa<0.01).结论 脐血EPO、ET水平受孕期、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围生期缺氧因素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脐血S-100B蛋白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同期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43例为对照组(1组)。Apgar评分<7分未发生HIE 44例,为窒息组(2组);发生HIE 16例,为HIE组(3组)。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3组脐静脉血S-100B水平。结果1~3组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055±0.356)(、1.572±0.533)(、2.394±0.943)μg/L。2、3组脐血S-100B较1组显著增高(t=2.306,7.991 P均<0.01)。3组脐血S-100B较2组显著增高(t=4.242 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较正常升高,其可作为窒息后HIE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宫内窘迫新生儿血清脑红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红蛋白(NGB)在足月健康新生儿和宫内窘迫新生儿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宫内缺氧对血清NGB表达的影响及NGB作为早期判断宫内缺氧检测指标的价值.方法 建立血清NGB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获得稳定的标准曲线,检测35例(男17例,女18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NGB水平,分析不同性别间血清NGB表达水平的差异,初步确定足月健康新生儿血清NGB水平;同样方法检测32例宫内窘迫新生儿(宫内窘迫组)出生时脐动脉血清NGB水平,与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采用Stata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获得双抗体夹心ELISA拟和标准曲线方程为Y=exp(-5.881 532+11.955 890×X)+2.281 506 E-02(r=0.999 4 P<0.001).健康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清NGB水平为(27.35±4.41) ug/L,男女NGB水平比较无差异(t=0.418 7 P>0.05);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清NGB水平为(149.7±43.2)u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新生儿(t=2.941 6 P<0.01).结论 新生儿脐动脉血清NGB水平作为判别HIE的早期检测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内皮素(ET)在窒息缺氧后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31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脐血EPO和ET水平.结果 1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和ET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P<0.001),1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EPO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脐血EPO、ET水平和Apgar评分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642,P<0.001;r=-0.887,P<0.001),EPO、ET间呈正相关(r=0.705,P<0.001).结论 EPO、ET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新生儿脐血心钠素(ANP),甲状旁腺素(VrH)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电解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8月本院出生的IUGR新生儿71例.按胎龄分为2组:足月IUGR组(29例)、早产IUGR组(42例).选择40例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为健康对照组.各组均在娩出后水即抽取脐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ANP及PTH水平.同时抽取静脉血1.5 mL测定各组血清Na+、Ca2+水平.结果 1.早产IUGR组和足月IUGR组脐血ANP水平[(1.26±0.47) ug/L、(1.09±0.51)ug/L]与健康对照组[(0.78±0.42)ug/L]比较均明显增高(t=5.98,2.76 Pa<0.01);早产IUGR组和足月IUGR组血Na+[(129.33±6.02)mmol/L、(130.27±5.47)mmol/L]与健康对照组[(135.26±4.63)mmol/L]比较均明显降低(t=5.04,4.86 Pa<0.01).2.早产IUGR组脐血PTH水平[(0.97±0.64)ug/L]与健康埘照组[(1.31±0.74)ug/L]比较明显降低(t=2.27 P<0.05).足月IUGR组[(1.21±0.69)ug/L]下降不明显(t=0.57 P>0.05);早产IUGR组血Ca2+[(1.85±0.37)mmol/L]与健康对照组[(2.02±0.44)mmol/L]比较明显降低(t=1.93 P<0.05),足月 IUGR绀[(1.99±0.35)mmol/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30 P>0.05).3.脐血 ANP水平升高与血清Na+水平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0.93 P<0.01).结论 IUGR患儿脐血ANP增高明显,与低钠血症密切相关,而早产IUGR新生儿对甲状旁腺反应低下,可造成低钙血症,测定脐血ANP和PTH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血浆褪黑素(MT)水平的变化,阐明褪黑素在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新生儿12名的脐动脉血标本为对照组.足月新生儿窒息病例36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中并发HIE 12例;分别于急性期(生后24 h内)和恢复期(生后第7天)采股静脉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褪黑素水平.结果 窒息急性期、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褪黑素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窒息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褪黑素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HIE组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HIE组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及急性期HIE组与无HIE组相比,褪黑素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及并发HIE时血浆褪黑素水平均升高,提示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后 12h内脑血容量及氧合的变化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 2 9例有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的脑氧合血红蛋白 (HbO2 )、脱氧血红蛋白 (Hb)、总血红蛋白 (HbO2 +Hb)、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2 )的连续动态变化 ,并与同期无出生窒息史的 7例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于出生 12h内 ,无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患儿脑血容量及氧合状况比较稳定 ;而重度窒息尤其合并HIE的新生儿脑血容量及氧合有下降 ,于出生 9h左右最低 ,后有回升趋势。结论 窒息后合并HIE的新生儿出生 9h内脑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的灌注及氧合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0.
足月儿窒息后12小时内脑氧合及血容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后12h内脑血容量及氧合的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29例有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的脑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Hb)、总血红蛋白(HbO2 Hb)、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2)的连续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无出生窒息史的7例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于出生12h内.无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患儿脑血容量及氧合状况比较稳定;而重度窒息尤其合并HIE的新生儿脑血容量及氧合有下降.于出生9h左右最低,后有回升趋势。结论窒息后合并HIE的新生儿出生9h内脑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的灌注及氧合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