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不同时间的IL-6、IL-8和MDA,应用ELISA法测定IL-6、IL-8,TBA比色法测定MDA。结果:IL-6、IL-8和MDA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5)。IL-8与CPB时间及MDA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免疫细胞激活剂,IL-6、IL-8参与了炎性反应及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ELISA法研究了冻存对人外周血革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存后PBMC产生IL-2能力明显增强;去除CD8+细胞或加入消炎痛后,PBMC产生IL-2能力增强,且与PBMC冻存后产生IL-2水平相同。研究提示:冻存过程有可能通过抑制PGE2分泌细胞及使CD8+细胞失活,使PBMC增加IL-2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体外循环(CPB)转流前,转流结束及术后第1 天、第3天和第7 天随机抽取26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外周血,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 受体(IL-2R)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 CD2(E花环形成T淋巴细胞数)及CD8(抑制细胞毒T细胞)在CPB结束时显著上升,CD3(T细胞总数)、CD4 (诱导、辅助T细胞)、CD19 (B淋巴细胞总数)在CPB开始后即下降,至术后第1 天下降至最低;血清可溶性IL-2 及淋巴细胞表面IL-2R也在CPB手术后极度下降;NK细胞活性在CPB术后第1 天迅速降至最低点。这些变化均在术后1周内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CPB心脏手术能明显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在CPB术后第1天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至术后第7天才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提示术后1周内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由此导致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MU1(自制抗CD3)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体外功能效应,方法:(地)以SMU16种不同浓度、IL-2、MCD3(丝裂性抗CD3)孵育PBMNC,观察细胞密度和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2)分别用SMU10.5mg/Lf、5mg/L、IL-2200kU/L培养PBMNC3d,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6、IL-8、IL-12、IFN-α及G-CSF水平。结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6,TNF,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国顺  胡辅珍 《湖南医学》2000,17(6):408-410
目的:揭示重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2例重型胰腺炎(SAP),15例轻型胰腺炎(MAP)病人和13例正常人(N)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IL-6及TNF;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细胞。结果:S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及N组(P〈0.01),但MAP组与N组比较无差异(P〉0.05)。IL-6大于100pg/m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93.33%;三组间TNF检出率无差异;CD4^+百分率在SAP组明显下降(P〈0.01)。SAP组IL-6与CD4^+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6196,P〈0.05)。结论:SAP早期IL-6升高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属其早期反应,测定IL-6有助于轻、重型胰腺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ELISA法研究了冻存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存后PBMC产生IL-2能力明显增强;去除CD8^+细胞或加入消炎痛后,PBMC产生IL-2能力增强,且与PBMC冻存后产生IL-2水平相同。研究提示:冻存过程中可能通过抑制PGE2分泌细胞及使CD8^+细胞失活,使PBMC增加IL-2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用CFD-Ⅲ型血凝-纤溶动态图检测仪对2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观手术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与同期测定的ACT.Fg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PB前、CPB结束时ACT与CST呈正相关(r=0.8t3和0.723):MCE%水平与Fg浓度有关。术后第一天CFD波峰明显高于术前,CST.MCT缩短。术后第七天时,除MCE%外其他多数基本恢复至CPB前水平,表明CPB时监测CFD可直观反映出CPB前后不同时期血凝、纤溶变化情况,并在抗凝治疗、术后监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药物对由之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CMEC和BCMSM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L-1α不能直接促进BCMSMC的增殖;但经IL-1α刺激的BCMEC培养上清能显著地促进BCMSMC的增殖。这种增殖作用与IL-1α剂量呈正相关,并且可被抗PDGF抗体中和。欧芹素乙(Imp),异欧芹素乙(iso-Imp),6-(α,α-pheny-lacetylpiperazinyl)phenyl-5-meth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PMDP)不影响IL-1α诱导BCMEC释放PDGF,但对PDGF促BCMSMC增殖呈剂量依赖的拮抗。结论:IL-1α促进BCMEC释放PDGF。IL-1α对BCMSMC增殖的促进作用需经PDGF等生长因子的介导。Imp,iso-Imp,PMDP拮抗PDGF引起的BCMSMC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γIL-2及抗CD3mcAb+γIL-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玫瑰花结法实验测定23例脐血MNC表面的分化抗原,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γIL-2及抗CD3mcAb+γIL-2激活的脐血MNC其分化抗原发生明显变化。1、两组与未活化相比:CD3^+、CD8^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射姓免疫分析技术观察rhEDIL-8对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_(1α)和TXB_2含量的影响,并与MABP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晚期失血性休克血浆6-keto-PGF_(1α)含量明显降低(P<0.01),TXB_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给予rhEDIL-8(250μg/kg)静脉注射后血浆6~keto-PGF_(1α)含量明显升高,其血浆水平与MABP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746);rhEDIL-8对血浆TXB_2含量却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rhEDIL-8抗晚期失血性休克作用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PGI_2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DN)病人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及氧化应 激反应在 DN 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 2017-01~ 2018-06 就治的 DN 病人 132 例,根据 Mogensen 分期分 为Ⅰ~Ⅱ期组 41 例,Ⅲ期组 50 例,Ⅳ~Ⅴ期组 56 例,检测 3 组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分析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3 组 hs-CRP、IL-6、TNF- α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 MDA、MPO、8-OHdG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RP、MDA、8-OHdG 与 UAER 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与 DN 的 进展密切相关,监测 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及 MDA、MPO、8-OHdG 等氧化应激指标对于判断 DN 病 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Dex)、环孢菌素A(CsA)治疗哮喘的机理,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以及Dex和CsA对哮喘患者的PBMC合成IL-4、IL-5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哮喘组的IL-4、IL-5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10-6mol/L的Dex和CsA均能抑制哮喘组PBMC合成IL-4、IL-5,增大药物浓度至2×10-6、3×10-6mol/L时,CsA对IL-5合成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Dex对IL-5合成的抑制作用较CsA强(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和CsA抑制IL-4、IL-5的合成是其治疗哮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内源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抗CD3McAb对HPBMC有很强的丝裂原作用,该作用与其诱导浓度、时间及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CD3AK细胞可产生内源性IL-2、TNF-α,IL-2R表达及CD8+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结论:CD3AK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但需要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增殖细胞以CD8+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6例MDS患者血清IL-8,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MDS亚型间比较。结果:MDS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RAEB/RAEB-t组显著高于RA/RAS组(P<0.05)。结论:IL-8在MDS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IL-8的检测可为MDS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转归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3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周血免疫球蛋白、C3、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SIL-2R。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T淋巴细胞亚群SIL-2R以及IL-2活性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APAAP、MTT比色法以及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M及补体C3、CD3、CD4以及CD4/CD8和IL-2明显降低(P〈0.01)。而SIL-2R值明显升高(P〈0.01),CD6细胞无  相似文献   

17.
肺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肺泡巨噬细胞(AM)释放的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7TD1细胞增殖反应测定法和微量滤膜法趋化实验,动态观察了博莱霉素(BLM)肺纤维化大鼠AM释放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①灌注后第1天,IL-6开始增加,于第28天达高峰(P<0.01)。②灌注后第1天,IL-8即增高,第3天达高峰(P<0.01),第7天开始下降,逐渐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AM在BLM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被激活,并于体外自发释放IL-6及IL-8,提示细胞因子参与该模型中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降低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在川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正常儿童PBMC为对照,观察KD患者PBMC体外经anti-CD3刺激培养后的凋亡细胞百分率和片断DNA分析;测定PBMC体外PHA导培养产生IL-6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你和斑点杂交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KD患者PDMC体外培养产生IL-6水平明显增高,凋亡细胞百分率降低,片断DNA出现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心肌酶学和过氧化物代谢的动态观察,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顿抑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咪唑安定(M)组和对照(C)组,P组或M组麻醉诱导维持为异丙酚或咪唑安定、芬太尼;C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为安定和芬太尼,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30,60min和24h测定血清心肌酶学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在主动脉开放30min时,M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和M组乳酸脱氢酶(LDH)在60min时均低于C组(P<0.05);在24hP组和M组LDH、HBDH和CK-MB均低于C组;M组和P组SOD分别于30,60min明显高于C组(P<0.05),P组MDA于30min和24h均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麻醉可降低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酶的释放,降低过氧化代谢,表明两者可对抗心肌顿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