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方乌梅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复方乌梅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于下: 药物组成:乌梅、黄连、细辛、枳实、大黄、厚朴、使君子、黄芩、甘草、榧子、雷丸。剂量临症自定。 方解:方中乌梅、细辛、使君子、雷丸、榧子安蛔、制蛔,祛虫;枳实、厚朴、大黄消除痞满,通里攻下而止痛;黄芩、黄连、甘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2.
青海西钢医院吴悦华介绍,自拟乌梅甘草汤治疗牛皮癣10例,效果良好。处方,乌梅200克、甘草10克、以水1500毫升、久煎400~300毫升、加白糖适量,分3~4次,一日内服完。该方经济简便,老少皆宜,服九剂即见显效。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们应用复方焦楂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效果较好。现将1976年的12例,报道如下: 一、病例选择:脐周有阵发性疼痛,腹部有多变性条索状物,伴有恶心呕吐和脱水症状,能排除肠套迭及其它梗阻者。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其中停止排便排气者5例。有5例经X线检查均有液平存在。  相似文献   

4.
“姜蜜汤”治疗单纯性蛔虫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71年~1981年,采用“姜蜜汤”治疗单纯性蛔虫性肠梗阻314例,感到疗效十分满意,特介绍如下。药物的制作和用法:“姜蜜汤”是用1比2的鲜姜汁和蜂蜜组成。把生姜捣烂、榨汁、去渣,姜汁加入蜂蜜中均匀合成液体。成人用量20毫升/次,10~14岁者15毫升/次,5~9岁者10毫升/次,2~4岁者5毫升/次。每1~2小时一次。病情重者可以适当增量,直至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5.
患儿仰卧,术者双拇指面着力,从鸠尾穴到曲骨穴交替向下推,再用右手全掌着力徐徐向下直推,听到肠鸣音后两手托起两侧腹后壁,使腹壁汇集,两手合拢于腹中,右手紧握腹壁,左手掌用力从剑突向脐下推抚,反复操作5~10次;两手全掌着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先服蓖麻油20~30毫升(也可用豆油煎熟代替),腹部撒适量滑石粉,然后进行按摩。方法如下:1.旋摩法:用两手全掌着力,从患者右下腹开始,沿升、横、降结肠的方向,反复旋转运摩2分钟左右。2.扭揉法:用双手捏住患者整个腹直肌,稍提起,此刻左手向外推,右手向里拉,把病人的腹直肌扭作“S”型,如此反复20余次。  相似文献   

7.
蛔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各地广泛存在。我国古人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之为“蛟虫有”、“虫尤虫”,在医书中有许多论述。蛔虫病现仍为人体中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在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多于成人。胆道蛔虫症即“蛔厥”,是儿童蛔虫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蛔虫寄生于小肠中,性喜钻窜。若窜入胆道,则表现为突发性的剑突下或右胁部剧烈绞痛,或钻顶样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时弯腰曲膝、辗转不安,得食则吐,甚至吐出蛔虫。痛剧时表现为面青、汗出、手足厥冷、脉伏。间歇期疼痛可完全消失。发病初期脘腹或右肋部…  相似文献   

8.
15例病例中,其中胆道蛔虫症8例,男5例,女3例,住院治疗1例,门诊治疗7例,年龄3~10岁者6例,11~15岁者2例;蛔虫性肠梗阻7例,男4例,女3例,门诊治疗,年龄3~8岁.这15例病人均有排蛔史或吐蛔史,并且在发病前服用过驱虫药(驱虫速、驱蛔灵、宝塔糖).方药组成及用法:甘草50g、米粉30g,蜜糖100g,甘草水煎,去渣取计,量约250ml.与米粉(粳米或优质米)和蜜糖匀拌,文火煮沸成糊样,待温即服,最好1次性服完,或短时间内2~3次服完.治疗结果:经用甘草粉蜜汤治疗,全部治愈.15例患者服1剂愈者12例,服2剂愈者3例.临床症状消失,饮食起居正常.  相似文献   

9.
一、处方及用法:取葱白5~10根捣碎,加茶油0.5~1两拌匀,连渣1次顿服。一般1次即开始排虫。必要时隔8—12小时再重复1次。二、疗效:共治疗蛔虫性肠梗阻11例,全部效果均满意。三、典型病例:姜××,男,7岁,那坡县坡荷公社道班工人小孩。因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4天,于1974年7月15日下午入院。患儿呈急性痛苦病容,腹胀、无肌紧张,肠鸣音减  相似文献   

10.
加味乌梅汤灌肠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陈运生,赵再南(附属医院儿科)(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关键词乌梅汤,临床应用,胆道蛔虫症,灌肠治疗我们在1989年~1992年间,应用加味乌梅汤灌肠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22例,临床获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22例胆道蛔虫症...  相似文献   

11.
组成:乌梅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15g,郁金10g,黄连10g,吴茱萸3g。水煎温服,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日2剂,忌香、甜、油腻之品。治疗1~4d,症状消失,胆道未见蛔虫为治愈;治疗5~7d,症状基本消失,胆道见死蛔虫为有效;治疗7...  相似文献   

12.
1978年5月以来,我院用生姜、蜂蜜治疗蛔虫性肠梗阻60余例,全部治愈,报导如下。药物制备及服法:生姜100克、蜂蜜100克。将生姜洗净,捣烂,取姜汁加入蜂蜜搅匀。分四份,每半小时服一份,两小时服完。服时不要喝开水,以保持口中有辣味最好。用时临时配制。疗效观察:1978年5月以来,确诊为蛔虫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用姜蜜合剂治疗共63  相似文献   

13.
六味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69例陈本立(安徽省铜陵市中医院2440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六味乌梅汤中图法分类号:R657.41一般资料69例中,男23例,女46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76岁。本组为住院病人,经B超检查提示胆道蛔虫症,且均为活蛔...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及时反映广大农村防治小儿外科疾病的經驗,本刊特开辟“农村医疗”栏,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村服务,为基层医务人員服务。希望广大作者提供防病治病、巡迴医疗、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經验。中西結合、簡易治疗方法等类文稿。文稿內容要力求实用,重点突出,观点鮮明,字数不超过1000字为宜。如果你对該栏有什么要求和意见,也请及时反映给我們,以利改进工作。——编者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本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8~40岁;病程2个月~8年。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突发性右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右上腹部压痛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升高,B超可见胆道或胆总管内索状物,大便涂片蛔虫卵阳性。治疗方法以口服中药为主,必  相似文献   

16.
闵照国 《中原医刊》2004,31(17):47-48
胆道蛔虫病(简称胆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广大农村由于饮食不洁等多种原因发病率更高,属于中医“蛔厥”范畴。以阵发性剑突下偏右剧痛,汗出肢厥,呕吐蛔虫为特点。本病主要是由于身体内在环境失调,消化道机能紊乱,胃酸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失常,胆系内环境PH值的改变,以致寄生在肠道内的蛔虫上窜,钻入胆道而发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乌梅丸治疗胆蛔虽然长久不衰,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根据中西医原理,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本组76例中,男21例,女55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78岁。其中20岁以下者16例,21~30岁者17例,31~40岁者13例,41~50岁者13例,大于50岁者17例。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经B超发现一例胆囊内活蛔虫患者,用乌梅汤加减治疗获奇效。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政. 案例:某女,11岁,就诊时胁下阵发性绞痛、拒按,压痛明显,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查白细胞8×10~9/L、中性细胞0.68、淋巴细胞0.24、B超检查:肝、脾、肾、胰均未见异常,胆囊:6.0×2.6cm,可探及一呈扭曲状可自如活动的线索状强回声光带,无声影伴随。其线、索影、盲端  相似文献   

19.
蛔虫性肠梗阻,在农村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在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基础上,我们采取莱芒汤、麻油、驱蛔灵等简易方法治疗99例蛔虫性肠梗阻并进行观察、分析:总成功率达96.7%;死亡二例。莱芒汤组30例,成功率96.6%,麻油组38例,成功率97.3%,综合组31例全部成功。现就临床观察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蛔虫部分性肠梗阻是小儿蛔虫外科并发症中最多见的一种。国内近年来对本病在治疗方面有很多报道,例如,氧气驱虫、生豆油口服、温盐水直肠滴注及中西药物等。我科自1961年1月至1962年7月,共收治蛔虫部分性肠梗阻100例。占所有急性肠梗阻病人的51.3%。男63,女37,男女之比为1.7∶1。年龄最小者1岁半,最大者13岁,其中以4~12岁最多,占50%。主要症状有,阵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