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例口服三种降糖药仍难以控制血糖的患予以睡前中效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瑞格列奈1~2mg tid,二甲双胍0.5~0.75g tid或阿卡波糖50~100mg tid)治疗过程中监测一日五次末梢指尖血糖谱(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每周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每两月一次,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结果:血糖一周后下降,四周均达到稳定,除诺和龙体重稍有增加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均无体重增加,所有入选无肝肾功能改变。结论:睡前中效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2型糖尿病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性,59岁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9年,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伴视物模糊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9年前因"高血压"于外院就诊时偶查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诊断为糖尿病,曾口服二甲双胍、罗格列酮、阿卡波糖、诺和龙等多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稳定,7年前开始联和甘精胰岛素治疗,近2年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来得时)20U睡前注射,二甲双胍缓释片0.5g bid、诺和龙2mg tid,自测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  相似文献   

3.
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4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仍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予以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观察。方法54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格列哌嗪5—10mg tid,中效胰岛素(NPH)每日睡前(22:00)皮下注射。B组使用二甲双胍0.5gtid,半效胰岛素(NPH),每13睡前(22:00)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监测5次末梢指尖血糖谱(空腹,三餐后2h,睡前)每周2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个月1次,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结果2组治疗后FPH,2hPG,HbA1C均显著性下降。2组治疗前后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女士今年62岁,6年前测空腹血糖11.0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几年口服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尚可。最近两年血糖控制不佳,注射胰岛素类似物,空腹血糖仍在10.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于12.0~1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增敏剂效果不佳。曾用过GLP-1受体激动剂,因出现眩晕而停药,  相似文献   

5.
2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13)和预混胰岛素组(n=13).原口服药不变,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若餐后血糖高,加用阿卡波糖片用量(150mg/d).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6.8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良好下降,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60岁主诉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减轻6年,右足底破溃伴疼痛2周,烦渴多饮、乏力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6年前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易饥,4个月体重减轻5kg,于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曾先后服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等药物,1年前开始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用药方案为甘精胰岛素20U睡前注射,二甲双胍500mg Tid,阿卡波糖50mg Tid,空腹血糖控制在6.0~7.0mmo/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0~11.0mmol/L。2周前患者发现右足掌跖部有伤口,自行处理伤口未就医,伤口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与研究组(n=6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体内胰岛素水平,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2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13)和预混胰岛素组(n=13)。原口服药不变,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若餐后血糖高,加用阿卡波糖片用量(150mg/d)。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6.8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良好下降,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8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二甲双胍治疗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联合药物降糖组则采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药物降糖组血糖达标率、GLU降低至6.39 mmol/L内时间、PBG降低至7.8 mmol/L内的时间、GHb降低至6.0%时间、血糖情况相比较二甲双胍治疗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药物降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血糖代谢,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9岁。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双下肢麻木1年”于2018年5月19日入院。患者5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查空腹血糖16.9 mmol/L,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降糖,偶测空腹血糖9~1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2 mmol/L。近1年出现双下肢对称性麻木,伴蚁走感,视物模糊,出现泡沫尿伴夜尿增多,为进一步调整血糖入住我院。  相似文献   

11.
病例 75岁的王景先生虽然有糖尿病20年,幸运的是空腹血糖一直正常,只是餐后血糖很高,一直在15.0~20.0mmol/L徘徊;不幸的是王先生服用格列本脲容易发生低血糖,后改吃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但胃肠反应大,实在受不了。现在早上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但目前早餐后血糖仍然12.0mmol/L。  相似文献   

12.
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血糖控制目标:6.0mmol/L≤空腹血糖≤7.5mmol/L,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观察时间: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标(P0.05),但治疗组体重增加及低血糖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是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4例)应用甘精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配合阿卡波糖片日三次口服;预混人胰岛素组(25例)应用预混型人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12周后随访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控制优于B组[(6.63±0.73)mmol/ L 对(7.21±0.88)mmol/ L )](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2例,预混人胰岛素组8例出现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更好地改善了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李进 《糖尿病之友》2008,(11):38-38
王萍(化名)今年60岁,10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一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1年前开始联用3种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2毫克,1天2次;二甲双胍0.5克,1天3次;阿卡波糖50毫克,1天3次)。近两个月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肢端皮肤麻木感,于是到医院就诊,复查空腹血糖8.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4mmol/L,糖化血红蛋白9.2%。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54岁主诉血糖升高6年,视物模糊2个月,发热、咳嗽、咳痰5天,胸痛1天。现病史患者6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查空腹血糖7.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2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先后应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未合理监测血糖及有效生活方式干预。2个月前因出现视物模糊,来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胰岛素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本项研究,并视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加以分组,对照组46例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6例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卡波糖治疗。围绕血糖指标、胰岛素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分析联合用药的优势。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44±1.02)mmol/L、餐后2 h血糖(8.18±1.2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7.12±1.0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8、9.630、6.81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但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血糖、胰岛素功能及不良反应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54例患者符合WHO 1999年NIDDM诊断标准。观察组27例用瑞格列奈0.5mg,3次/d,于餐前服;中效胰岛素(NPH)8U睡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瑞格列奈1.0mg,3次/d,NPH每次递增2U,最大量每次14U。对照组27例口服国产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8.1±0.9)mmol/L,餐后2h血糖(10.0±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以供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2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的血糖指标和BMI指数。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数据是(6.95±1.18)mmol/L,餐后2 h血糖数据是(9.42±2.84)mmol/L,BMI指数为(22.12±2.02)kg/m~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1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 由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转换为司美格鲁肽降糖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54岁中年男性, 糖尿病病程15年, 院外应用格列美脲、阿卡波糖、二甲双胍3种口服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 糖化血红蛋白12.2%, 空腹血糖13.65 mmol/L, 入院后逐步调整治疗方案为卡格列净(100 mg, 1次/d)联合司美格鲁肽(0.5 mg, 1次/周)皮下注射治疗, 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体重由90 kg下降至62 kg, 未出现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