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取材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这个时间段,总计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CT检查(对照组)以及磁共振检查(观察组)诊断患者的病情。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病情相符的患者有38例,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95.00%,对照组诊断结果与病情相符的患者有31例,所占据比例为77.50%,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磁共振经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 的诊断准确率、对股骨头坏死分期的检出率,以及患者对两种诊断方法 诊断结果 的满意度.结果 磁共振技术诊断准确率93.02%明显高于CT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比CT与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学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诊股骨头坏死共计66例,按数字法分两组。33例进入对照组,诊断方法为CT。余33例进入研究组,诊断方法为磁共振。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相对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学价值较大,检出率明显高于CT,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02例,上述患者均为成人,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等确诊。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磁共振对髋关节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CT技术对髋关节进行检查。CT或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别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例数和阴性率,计算各种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51例患者中,共61侧,磁共振检出阳性共56例,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1.8%;对照组51例患者中,共60侧,CT技术下阳性例数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61.7%;观察组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时,磁共振对其阳性检出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中,在我院放射线诊断确诊后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此次实验数据对比基础。将110例患者,以患者意愿,分为2组,分别是CT组与磁共振组各55例患者,2组患者分别行CT与磁共振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查看阳性检出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CT组股骨头坏死检测阳性检出率78.87%,而磁共振组检测阳性率为94.37%,两组对比统计分析,差异显著,即(P<0.05)。另,随访CT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满意率为78.18%,相比磁共振组诊断满意率的94.55%,有较为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在放射线诊断股骨头坏死中,应首选磁共振的手段,其效果具有明显优势,诊断更加准确,并受到患者普遍满意,可重点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62髋),患者均同时行CT及MRI诊断,并采用ARCO分期方法评价CT与MRI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方法典型征象的显示率。结果I~Ⅱ期股骨头坏死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者对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侈0.05),两者对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Ⅱ期)股骨头坏死中,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的显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者对局部囊变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要明显优于CT,尤其对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的显示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检查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实验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分级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检出率为81.58%;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55.26%。两组在Ⅰ期和Ⅱ期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Ⅲ期和Ⅳ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能够准确的诊断出股骨头坏死,对于分级的判定更加准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去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1例(82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典型征象检出率.结果 最终确诊Ⅰ期股骨头坏死39髋、Ⅱ期股骨头坏死43髋.MRI对于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95.1%高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CT扫描和MRI检查两种方式进行分别诊断,对比分析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扫描,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扫描,且该诊断方式能够显示出更加丰富准确的图像定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例,整理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X线、CT、MRI对AVN的检查阳性率.结果 X线对AVN检出阳性率为73.68%,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变形、关节轮廓不规则及其内部密度不均匀;CT对AVN检出阳性率为84.21%,影像学表现为骨小梁增粗变形、骨皮质不连续及星芒状结构消失;MRI扫描对AVN检出阳性率为97.36%,影像学表现为T1 WI序列中出现明显“线样征”改变,粗隆间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呈高信号改变.结论 MRI对AVN早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X线与CT扫描,可为定性诊断及准确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得以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本组患者分别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为84.2%,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分期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对成人ANFH30例患者采用介入方法,即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直接给药,治疗成人ANFH,以此探讨成人ANFH的影像诊断、临床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本组治疗的30例ANFH患者,27例症状明显改善均属Ⅰ、Ⅱ期,只有2例属Ⅲ期,而3例症状有所改善者均属Ⅲ期和Ⅳ期。结论介入溶栓治疗ANFH的临床结果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冬菊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1):52-52,70
目的探讨经导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穿刺插管的方法,将药物直接灌注至患侧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内。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6例,减轻4例,无明显改善1例。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及早期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及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 86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平片、CT及低场MRI检查,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对照.结果 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共126个部位,其中Ⅰ期占58个,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68个,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低落度区.CT发现早期ANFH 76例共108个部位,其中I期占44个,表现为组成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骨质疏松变和骨硬化,Ⅱ期34个.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区及骨硬化,Ⅲ期30个,以新月征为特点.低场MRI仅发现68例98个部位,Ⅰ期45个,表现为斑,T1WI低或高信号,Ⅱ期33个,表现为T1WI及长TE梯度回波(GRL)序列呈不规则低等高信号.Ⅲ期20个,在T1WI及GRL序列呈片状低信号,并可见高信号环绕.三者比较差异较大,意义显著.结论 CT及低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而低场MRI对ANFH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8例ONFH患者(研究组)和接受传统股骨头置管术治疗的48例ONFH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d及手术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Barthel评分较手术前均有显著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管术治疗ONFH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ONFH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2019年2月某院骨外科收治的85例ANF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THA术治疗,分析和总结本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THA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63.4±5.9)min,术中出血量为(358.8±34.5)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患肢髋关节Hsrris评分均显著提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41%,未出现假体移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对ANHF患者采取THA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快,远期预后理想,且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检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院进行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别分为甲组跟乙组,每组40例患者。甲组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诊断,乙组采用CT扫描检查诊断。结果: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甲组股骨头坏死Ⅰ期检出有8例,T2加权成像体现出双线征;Ⅱ期检出的有12例,T1与T2加权成像,均体现为高信号状态;Ⅲ期检出的有10例,T1加权成像体现出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主要体现出高信号;Ⅳ期检出的有10例,T1与T2加权成像多体现出低信号现象。乙组Ⅰ期检出有6例,影像主要体现出骨小梁增粗以及变形;Ⅱ期检出的有10例,影像体现出轻微骨质增生,少数患者影像学体现出骨板壳断裂;Ⅲ期检出的有6例,影像体现股骨头骨质出现断裂现象;Ⅳ期检出的有7例,影像体现关节面塌陷、变平的情况。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病症患者,采用CT扫描与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计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CT检查及磁共振检查,观察CT及磁共振检查的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磁共振检查诊断多发性脑梗患者的准确率为92%,CT准确率为72%,结果说明经过磁共振检查检出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优于使用CT检查患者,MRI检查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收治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各35例。CT组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前期诊断,MRI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CT组患者的最高诊断准确率为80.00%,MRI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技术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高于CT,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早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