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而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是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成为社会热点的背景下,十七大和新医改都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界定和公立医院公益性表现形式的阐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相关内容来分析公益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从政府和公立医院两方面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来引导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相似文献   

2.
王丹  陈雨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50-2551
"十七大"和新医改方案都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界定,分析公益性缺失的原因,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公益性的实践为例,探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立医院改革为什么如此艰难?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无论是大众媒体的报道、相当一批专家学者的评论,还是一些相关官员的谈话,都不约而同地将公立医院改革的艰难归咎于所谓"政府补偿政策没有落实",即归咎于财政没有给足钱.依照这种看法,只要财政不给足钱,公立医院的改革就寸步难行;只要财政给了足够的钱,最好像英国和香港那样,公立医院以"公益性"为目标的改革就能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患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交流,或指导被调查者填写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信息和资料。结果:(1)仅约1/3对公益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排在前3项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行为是:为患者着想;良好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和谐;合理的服务价格。(3)仅有约9%认为公立医院公益性落实情况很好,排在前3项的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原因是: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对医院公益性的监管不够。(4)近94%认为应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排在前3位的举措建议是:政府增加投入、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医院监管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结论:患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知及其程度有限,应从加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宣传力度和增加公益性医疗服务提供等渠道,引导并逐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斌  赵玉海  韩辉 《中国医院》2011,15(3):19-23
通过检索和阅读的63篇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相关文章与专著,从社会功能、公益性、国家政策及体制改革、单纯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国外观点和综合视角等七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和阐述了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患者、医生和政府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特殊性,公益性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医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正在进行中.本文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的必然性,从政府和公立医院自身两方面对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立医院的逐利行为严重偏离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社会目标,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然而造成公立医院逐利行为的恰是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行政干预过多而财政投入不足和医疗保险制度没有约束公立医院成本上升的有效方法."新医改"提出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促进公平竞争的做法以及改革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对规范公立医院的市场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社会目标自然而然就会缓解医患紧张关系,增进医患之间信任度.  相似文献   

8.
刘芳  罗秀  宋湛  李健  柯雄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11-215
目的 分析国内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数据来源,检索式为:主题=“公益性”and“公立医院”,发表时间=不限,数据检索及下载结束时间为2017-03-24。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的相关文献量呈逐步增长态势,可以分为起步、发展、成熟3个阶段。在高发文量作者中,郑大喜、赵云居于前列。在高发文量机构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财务处居于前列。出现频次>40的关键词有20个,“公立医疗机构”“新医改方案”“公共卫生”“积极性”等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和突现性。结论 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作者、机构、关键词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作者之间、跨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较欠缺。应该加大跨机构、跨地域的科研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三部门的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婧婧  朱嘉龙 《医学与社会》2009,22(9):16-17,20
首先,对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现状、改革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机制尚未形成;其次,基于非营利性组织理论,构建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机制;最后,提出了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体系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公医院自身为生存发展而追求利润,政府投入不到位,主管部门监控乏力。政府是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主体,应当在提供财政支持和完善运营绩效评价等方面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公立医院应当加强内部预算管理和投融资活动的监管,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大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大型公立医院相关医务人员意愿调查,找出了"发展、薪水和名声"是他们不愿意去社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病人跟着医生走"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制定大型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调配医疗卫生资源和建立长效机制的依据;建立大型公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利益机制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谈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作为政府举办的非盈利性医院,是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承担着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责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当从政策、制度、规则上为公立医院提供实现公益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权威解析:公立医院管理与考核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与考核,是保障公立医院的行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经验,对公立医院监督、管理与考核的力度大小,是决定公立医院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考察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WHO在欧洲推荐的公立医院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的情况,讨论了各国公立医院管理与考核的经验和结论,并提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特别是考核评估的政策建议,包括明确公立医院考核评估机构、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制度、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构造科学的公益性考核指标等。在考察相关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国家对公立医院管理考核的主要特点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构建适合公立医院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推行和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目的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分配宏观调控机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公立医院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建立医院综合考核管理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制订绩效考核指标,完善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方案,以期达到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应为一定数量的公立医院,承担其大部分筹资,并完善监管政策,促使其落实社会责任。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公立医院仍有部分支出不能由社会医疗保险支付,需要财政补助保障。财政补偿应与公立医院公益性绩效评价相联系,公益性在医院绩效体系中的反映,主要包含在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均次费用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TOPSIS法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武汉市公立医院公益性,验证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方法:选用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18个指标,采用TOPSIS方法对武汉市7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7家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数在0.12-0.69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医院在财政投入、医院服务量、公共卫生及慈善服务等指标数据上的差异性.结论:总体上7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不高,提示政府只有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同时解决好投入的有效性问题,才能使公立医院逐步约束逐利动机,做好各项公益性工作,真正回归公益性.  相似文献   

17.
公立医院服务营销的伦理责任是指公立医院在开展服务营销活动中要体现公益性,为保护患者的利益应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公益性营销有利于优化医疗健康服务管理,创造患者价值和社会价值.营销中坚守道德底线,实现"利已又利他"的道德定位,通过伦理经营、自律管理,达到仁与善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州医院的改革经验,分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县级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益性不动摇,顶层和基层要联动;建立法人治理体系,政策比资金更重要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对“公益性”的重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自1997年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重利轻义现象,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公益性日渐缺失;新一轮医改,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还原公立医院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由此,笔者以为,作为公立医院本身,除了应该遵照国家新医改政策实行系列改革以还原医院公益性以外,还应从医院文化建设的角度自觉对医院的"公益性"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可能影响公益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浙江省125所公立医院为样本,收集2004~2006年的相关资料信息,采取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结合变异系数法和TOPSIS法筛选反映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主要指标,并建立测度体系,对可能影响公益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公益性在医院绩效体系中的反映,主要包含在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均次费用和社会满意度五方面.对公益性有显著影响的指标,主要包括医院实有床位数和万元以上设备台数.结论 医院规模是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主要因素.政府应合理规划医院发展规模,促进公益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