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组和低、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和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A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黄连解毒汤组血脂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LPL、HL活性和LDLR、PPAR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脂代谢酶的活性,促进肝脏LDLR和PPARγmRNA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调脂颗粒(泽泻、姜黄、蒲黄和莱菔子)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力平之组和调脂颗粒小、大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5周后分别观察调脂颗粒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体质量、肝质量系数、肝组织内TC、TG、FFA水平的影响;光镜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肝组织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小鼠灌服1.25g/kg、2.5 g/kg调脂颗粒5周后,血清TC、TG、FFA、LDL-C、ALT和AST以及体质量、肝质量系数、肝组织内TC、TG、FFA水平均降低(P<0.05,P<0.01),血清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光镜检查结果表明,给予调脂颗粒的小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明显减轻(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调脂颗粒组小鼠的肝脏内PPARγ和L-FAB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 调脂颗粒可抑制小鼠高脂血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中PPARγ及L-FABP蛋白的表达,加速对脂质的转运和代谢有关.此外,调脂颗粒还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化痰法对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二陈汤燥湿化痰和四君子汤健脾化痰降脂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n=8)和高脂组(n=32),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0周。第11周,将高脂组随机分成模型组、二陈汤组(8.7g·kg~(-1)·d~(-1))、四君子汤组(6.6g·kg~(-1)·d~(-1))和辛伐他汀组(2 mg·kg~(-1)·d~(-1)),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相同体积蒸馏水灌胃(10 mL·kg~(-1)·d~(-1)),其余3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一次,连续4周。第4周和第10周记录各组体质量、体长和腹围,以及计算其Lee's指数;第10周小鼠眼眶静脉窦采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第14周采集标本,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的TG、TC、HDL-C、LDL-C水平及肝脏组织中PPAR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第10周末,高脂组的体质量、腹围、Lee's指数、TG、TC、HDL-C和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干预4周后,各治疗组的体质量、腹围、Lee's指数、TG和TC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在肝脏组织中,模型组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0.01);二陈汤组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四君子汤组的PPARγ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蛋白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化痰法对高脂饮食小鼠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体质量、腹围、Lee's指数、TG和TC,上调肝脏组织中PPARγ的表达是两者化痰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0周,茵陈蒿汤组第6周起给予茵陈蒿汤灌胃5周。1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LDL-C、Ch含量,增加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的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Ch、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2周末处死实验大鼠。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TC、TG升高,ISI降低,伴典型的脂肪性肝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表达减少,降脂益肝冲剂能增加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的表达。结论:降脂益肝冲剂能通过调节PPARγ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降脂方通过PPARγ-LXRα-ABCA1通路干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ApoE~(-/-)小鼠复制AS模型,随机分为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组(模型组)、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补肾降脂方组(补肾组)、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同品系、同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每组25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2周。HE、油红O染色法分别检测小鼠主动脉窦、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及脂质蓄积,Filipin染色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窦游离胆固醇;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脂质(TC、TG、LDL-C、HDL-C)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脉、肝脏组织PPARγ、LXRα及ABCA1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喂饲的ApoE~(-/-)小鼠呈典型的AS病变,主动脉窦可见大面积AS斑块及红染脂质,游离胆固醇增多;肝脏组织可见肝细胞结构紊乱,红染脂质蓄积;血清TC、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主动脉及肝脏组织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小鼠主动脉窦AS斑块面积、红染脂质、游离胆固醇均减少;肝脏组织肝细胞结构大部分清晰可见,红染脂质减少;血清TC、LDL-C含量降低;主动脉及肝脏组织PPARγ、LXRα、ABCA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补肾降脂方可能通过调控PPARγ-LXRα-ABCA1通路进而有效干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茵杞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LXRα、CYP7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杞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12周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药物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8周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FFA,肝组织TC、TG水平及LXRα、CYP7A1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LDL-C、FFA、LXRαmRNA水平明显升高,HDL-C、CYP7A1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出现显著的细胞脂肪变性及脂滴沉着;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TC、TG、LDL-C、FFA、LXRαmRNA水平明显降低,HDL-C、CYP7A1 mRNA水平明显提升,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脂滴沉着明显改善,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茵杞调脂饮可调控脂肪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下调炎性指标,改善血脂、氧化应激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LXRα、CYP7A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腹型肥胖大鼠肝脏脂代谢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s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造模组29只。造模组大鼠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腹型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的12只腹型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针刺组6只,针刺组大鼠电针双侧"带脉"穴,2Hz/15Hz疏密波,电流强度1.5mA,每次20min,隔日1次,干预8周。每周测量体质量、腹围。针刺8周末,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Sirt1和PPARγ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Sirt1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腹围明显增加(P<0.001,P<0.01),血清TC、TG、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脏脂质堆积明显增加,Sir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PPARγ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体质量、腹围明显减小(P<0.05,P<0.01),TC、TG、ALT、AST明显降低(P<0.05),肝脏脂质堆积明显减轻,肝组织Sir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P<0.05),PPARγ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腹型肥胖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下调PPARγ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30,10 g·kg-1),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同时灌服参苓白术散浸膏剂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提示高脂饲料诱导的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Nrf2、NQO1、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两组血清TC、TG、LDL-C含量及AST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DL-C及肝组织Nrf2、NQO1、HO-1蛋白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幼龄小鼠NAFLD模型,给予补骨脂颗粒剂(低、高剂量)治疗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肝功能(ALT,AST)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CD4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表达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HOMA-IR,ALT,AST,空腹血糖,血脂(TC,TG,LDL-C),肝脏TG含量降低(P0.01,P0.05),HDL-C水平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CD4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TNF-α,IL-8水平、p-p65/p65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果表明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还可调节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饲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细胞信号转导因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炎症角度揭示参苓白术散抗大鼠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30,10 g·kg^-1),每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灌服相应剂量的参苓白术散,8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定量;对肝组织进行油红O,苏木素-伊红(HE)染色;采用Ⅳ型胶原酶离体循环灌注法分离肝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5及IL-6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细胞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表明,肝组织炎症及脂肪蓄积显著,血清ALT,AST,TC,TG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肝细胞TNF-α,IL-1β,IL-5及IL-6水平显著升高,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血清ALT,AST,TC,TG及LDL-C含量明显下降,肝细胞TNF-α,IL-1β,IL-5及IL-6水平明显下降,肝细胞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在改善脂质蓄积,抑制肝组织炎症反应方面,效果优于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及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内mTORC1/STAT3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内膜脂质沉着及Bcl-2、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 F球囊导管造成大鼠主动脉内膜剥脱损伤,并用维生素D3针剂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A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1.0 mg/kg)、辛伐他汀组(100 mg/kg)。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及胸主动脉损伤段,以生化检测、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印迹试验方法测定脂质、血管形态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和LDL-C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HDL-C浓度则显著降低(P0.05);胸主动脉血管壁有大量的脂质沉积,血管壁脂肪含量显著增加;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葱白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够降低血清TC、TG、LDL-C的浓度,升高HDL-C浓度;胸主动脉血管壁脂质沉积显著减少,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抑制血管内膜脂质沉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PPARγ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陈星澎  张帆  裴冬梅 《中药材》2022,(4):942-947
目的:探讨连翘苷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信号通路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选取68只SPF级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大鼠模型,48只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利司他(48 mg/kg)组及连翘苷低(80 mg/kg)、高(16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2只。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蒸馏水。记录大鼠初始、终末体质量和每日摄食量。8 w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检测大鼠粪便中8种菌群丰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α、PPARβ、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摄食量、HDL-C水平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属、毛螺菌科、理研菌科菌群相对丰值显著升高,脂肪组织PPARα、PPARβ、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体质量增幅、TG、TC、LDL-C水平及大肠杆菌、厚壁菌、...  相似文献   

15.
叶丹  马晓宇  钊浩然  乔会林  张选明 《中成药》2023,(11):3577-3582
目的 探究芳香新塔花总黄酮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对PPARγ/LXRα/ABCA1通路的影响。方法 6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3 mg/kg)及芳香新塔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每组12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12周,给药同时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另取12只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同时喂养普通饲料。给药结束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β、MCP-1水平,试剂盒检测肝组织TC、TG、NEFA、FC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脂滴面积增加(P<0.01),血清TC、TG、LDL-C、IL-18、IL-1β、MCP-1水平和肝组织TC、TG、NEFA、FC水平均升高(P<0.05,P<0.01),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T1R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T1R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组和黄芪多糖组。高糖高脂饲料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期间黄芪多糖组大鼠每日给予0. 7 g·kg~(-1)的APS灌胃8周。采集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集大鼠肠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甜味受体通路T1R2,T1R3,α-味导素(Gαgust)和顺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5(TRPM5)以及胰高血糖素原(PG)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1R2,Gαgust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中的T1R2,Gαgust和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与高糖高脂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分子T1R2,T1R3,Gαgust,TRPM5以及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T1R2,Gαgust和GL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T1R3 mRNA表达及T1R2,Gαgust,GL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和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及对肝脏细胞CPTI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按血脂高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小檗碱300,60 mg·kg-1·d-1组和洛伐他汀7.2 mg· kg-1·d-1组.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喂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制备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于给药12周,分别取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大鼠肝脏细胞CPT Ⅰ A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PARα mRNA表达.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阻遏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增加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促进CPT Ⅰ A 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PPARα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洛伐他汀也显著阻遏TC,TG,LDL-C水平增加和提升HDL-C水平,但对CPTⅠ A和PPARα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小檗碱具有良性调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与促进脂质代谢相关的CPTⅠA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的调脂作用与CPTⅠA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及对肝脏细胞CPTⅠ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按血脂高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小檗碱3006,0 mg.kg-1.d-1组和洛伐他汀7.2 mg.kg-1.d-1组。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喂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制备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于给药12周,分别取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大鼠肝脏细胞CPTⅠA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PARαmRNA表达。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阻遏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增加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促进CPTⅠA 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PPARα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洛伐他汀也显著阻遏TC,TG,LDL-C水平增加和提升HDL-C水平,但对CPTⅠA和PPARα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小檗碱具有良性调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与促进脂质代谢相关的CPTⅠA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长期摄入葛粉对糖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3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葛粉组,每组12只。基于高脂饮食联合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模型。葛粉组灌胃5g/kg体重的葛粉,其余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测量各组小鼠体重并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分,15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性,对小鼠结肠长度、肝脏及脂肪重量进行测量并通过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评估葛粉对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结果 高脂饮食联合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后小鼠体重出现非正常快速增长,葛粉饮食干预后增长速度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小鼠疾病活动度评分显著升高,结肠缩短且伴随肝脏及脂肪组织重量的显著增加;葛粉饮食干预后,各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表明长期摄入葛粉能够缓解小鼠肠道炎症,抑制小鼠体重非正常增长,改善肝脏及脂肪组织脂质代谢;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小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TG、TC、LDL-C水平均有显著增高,糖耐性、HDL-C则出现显著下降;葛粉饮食干预后所有指标均有所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与模型组54只。建立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后药物干预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评价药物作用效果;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LDL-C水平(P0.01),且降脂效果优于小檗碱或吴茱萸碱单用,能够升高血清HDL-C水平(P0.05),但其作用弱于吴茱萸碱单用;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明显上调模型大鼠肝脏LXRα和脂肪PPARγ的表达,且其作用强于小檗碱或吴茱萸碱单用(P0.05)。结论: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能够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LXRα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