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sinusitis,FS)又称霉菌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组织,甚至骨质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或鼻窦黏膜对真菌的反应性疾病,或真菌在鼻窦内呈团块状积聚的一类鼻窦常见的炎性疾病。1965年Hora首次将真菌性鼻窦炎分类为:急性暴发性、慢性无痛性、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前两者属侵袭性,后两者属非侵袭性。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窦炎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近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已改名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步普及,鼻内镜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NIFRS)的治疗中,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鼻腔鼻窦冲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在文献阅读中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子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008年~2010年间在我院住院的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慢性鼻-鼻窦炎相比,真菌性鼻-鼻窦炎组患者女性患者比较多,好发于40岁以的人群,病程在3年以内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相比,真菌性鼻-鼻窦炎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症状为涕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涕血(β=4.76, OR=116.75)、钙化斑(β=4.35, OR=77.48)、单侧病变(β=2.83, OR=11.91)是高危险因子(OR值远大于1)。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8.35+1.24x1+0.52x2+1.32x3+4.35x4+4.76x5+2.83x6。结论:涕血是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临床症状,单侧CT显示钙化斑是重要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分型与鼻内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2年1月~2006年2月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32例(34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54个月,全组病例获得治愈。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易误诊;术前CT、MRI检查可助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对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并具有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指标,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组织真菌特异性六胺银染色方法确诊,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术前资料进行分析,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病程较短,平均37131月,慢性鼻-鼻窦炎病程长,平均130.84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00).与慢性鼻-鼻窦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流涕OR0.17(0.04~0.62)、脓性引流物OR0.35(0.15~0.80)、单侧感染OR41(12.50~100.00)、CT诊断为钙化斑OR91(24.01~344.95)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钙化斑OR7.12(2.98~17.03)是真菌性鼻窦炎的高危指标.结论 出现钙化斑是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强危险信号,CT诊断是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临床常见的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属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2].本科室从2003年4月至2009年12月跟踪随访9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鼻内镜、鼻窦CT检查和术后组织病理切片检查,使用过碘酸-雪夫法(Periodicacid-Schiff,PAS)病检证实均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3].  相似文献   

7.
吴素娟  沈志豪 《医学综述》2014,(24):4482-4484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依据病理特征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临床上以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为常见,其主要治疗方法为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为了推广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治疗,该文结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就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常见并发症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杨羿容  朱德姝  吴勇 《四川医学》2011,32(3):378-380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恰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2005年4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35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症状、CT表现及鼻内窥镜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35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经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后冲洗鼻窦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3,3例1次治愈2,例复发经再手术解除鼻窦口堵塞后用刮霉菌素冲洗鼻窦治疗后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CT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检查手段,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后联合制霉菌素冲洗鼻窦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楚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6年2月经治的3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3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平均年龄42.6岁。32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术后无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2例复发。结论头痛和涕中带血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常见的临床症状。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4年,治愈77例,好转20例,复发5例.结论鼻腔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性、术后鼻腔鼻窦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masin-usitis,FRS)病例报告逐年增多,确诊率和疗效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FRS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nal rhino-sinusitis,F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按照病理学分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被分为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  相似文献   

13.
张红凡 《中国医疗前沿》2012,(21):84+36-84,3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4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40例患者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2.5%;8例患者为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随访1年后,复发率为12.5%,复发患者在经过第2次手术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对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9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7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90例治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7.9%,2例手术患者术后未定期鼻腔局部用药和鼻内镜下鼻腔清理,临床症状复发,行第二次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结论:鼻腔局部的解剖异常和病变是引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或MRI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综合治疗是防止疾病复发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病理确诊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29例。结果: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且疗效满意;侵袭性经手术彻底清创,术后全身使用抗真菌药及控制原发病也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疾病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清除病灶,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避免抗真菌药对肝肾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Ⅰ级和Ⅱ级疼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Ⅲ级和Ⅳ级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I总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术期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非侵袭型真菌型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5年,疗效评价依据海口标准确定,全部治愈或好转,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疗效肯定,术野暴露良好,清除病灶范围准确、彻底,减少损伤,缩短病程,减少或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9.
夏萍  唐辉 《黑龙江医学》2012,36(3):218-220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的治疗结果。结果按海口标准,随访6个月~5年。其中,45例治愈;1例短期内复发,经鼻内镜换药2次治愈;1例6个月后复发,可能与真菌残留有关,经鼻内镜再次手术,未见复发。结论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去除鼻窦的真菌组织,重建鼻腔鼻窦通风引流系统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可改善鼻腔黏膜的特应性状态,有效防止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复发,无需全身应用抗真菌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的治疗结果.结果 按海口标准,随访6个月~5年.其中,45例治愈;1例短期内复发,经鼻内镜换药2次治愈;1例6个月后复发,可能与真菌残留有关,经鼻内镜再次手术,未见复发.结论 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去除鼻窦的真菌组织,重建鼻腔鼻窦通风引流系统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可改善鼻腔黏膜的特应性状态,有效防止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复发,无需全身应用抗真菌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