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羟考酮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麻醉诱导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10月本院择期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I~Ⅱ级,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身麻醉(全麻)诱导;B组采用羟考酮0.15 mg/kg、丙泊酚2.5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行全麻诱导,两组均使用欧普第四代喉罩保持通气。记录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1 min(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喉罩置入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术后1、2、4、8、12、24 h进行疼痛和镇静程度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以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TO时比较,T1时A、B两组MAP、HR[(70.67±9.32)、(90.57±19.61)、(76.60±12.35)、(91.60±18.92)、(65.17±10.53)、(76.73±9.68)、(70.43±10.45)、(75.93±10.90)次/分]均明显降低,且T1时A组明显低于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罩置入期间两组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咳嗽发生率(30.0%)明显高于B组(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1、2、4、8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1.67±0.19)、(5.37±0.22)、(1.28±0.20)、(4.83±0.35)、(1.61±0.19)、(3.61±0.20)、(1.98±0.19)、(4.08±0.35)分],术后1 h Rasmay评分[(2.87±0.46)、(1.48±0.41)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减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全麻诱导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考酮无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3月在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拟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无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组(NB组)和羟考酮有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组(C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毕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镇痛泵药物配方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60 mg加生理盐水至150 m L。NB组给予羟考酮无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参数设定为背景剂量0 m L,单次剂量2 m L。CB组给予羟考酮有背景剂量术后静脉镇痛,参数设定为背景剂量2 m L/h,单次剂量2 m L。记录患者术后6 h、12 h、18 h、24 h、36 h、48 h静息和运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痛泵药物使用量,以及患者术后不良作用发生例数、各项功能恢复时间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NB组术后18 h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高于CB组[(4. 5±0. 8) vs (4. 0±0. 3)];术后18 h、24 h、36 h、48 h镇痛药物用量少于CB组[(32. 4±2. 5、43. 3±6. 9、60. 3±8. 4、72. 3±8. 8) m L vs(36. 6±10. 2、52. 8±14. 5、82. 5±18. 2、98. 7±18. 0) m L];呕吐发生率(6. 7%)少于CB组(20. 0%),第一次排气时间短于CB组[(32. 7±4. 2) h vs (37. 9±7. 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羟考酮无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比有背景剂量自控静脉镇痛能用更少的阿片类药物达到相似的镇痛效果和相同的满意度,且不良作用明显减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4.
洪英财  王正  杨林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098-1100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的不同给药剂量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10mg、20mg以及30mg的氨酚羟考酮进行镇痛。结果 B组以及C组患者在VAS评分、BC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比较中均优于A组,而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10mg的氨酚羟考酮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再增加氨酚羟考酮的剂量不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腹腔镜组),以及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开腹组),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年龄、体重、孕产史、手术史、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2~58岁,体质量46 ~75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在不同类型中重度癌性疼痛中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评价奥施康定在癌症三阶梯止痛中的地位.方法 4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按起始剂量10 mg/12 h给予奥施康定口服,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评价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46例患者镇痛起效时间30~75 min,镇痛时间8.5~17.5 h,日口服剂量(110.5±10.7)mg;轻度缓解1例(2.2%),中度缓解3例(6.5%),明显缓解20例(43.5%),完全缓解22例(47.8%),疼痛缓解率97.8%(45/46).32例(69.6%)生活质量改善,9例(19.6%)生活质量稳定.结论 奥施康定对于不同类型癌性疼痛疗效均好,可作为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观察羟考酮对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胸科手术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术中是否使用羟考酮分为A组(n=99, 羟考酮组)和B组(n=305, 对照组), 进一步采用最近邻配比法将两组患者1∶1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活动及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 观察恶心、呕吐、瘙痒、眩晕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均衡性好(SMD<0.20), 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止呕药和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 A组患者静息VAS[(2.03±1.61)分vs (1.62±1.31)分, P=0.049]和活动VAS[(4.13±1.72)分vs (3.51±1.79)分, P=0.013]均更低, 且在活动时中重度疼痛(VAS≥4)的发生率更低[59.6%(59/99) vs 37.4%(37/99), 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于灌云县中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4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9±3.27)h]、下床活动时间[(51.45±6.76)h]、住院时间[(9.89±2.17)d]、术中出血量[(307.82±87.96)m L]、术后盆腹腔引流量[(478.94±65.43)m L]及并发症发生率(6.67%)均少于对照组[(52.34±5.47)h、(92.29±12.34)h、(13.23±2.89)d、(594.37±125.68)m L、(795.66±78.32)m L、26.67%],(P0.05)。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评分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与术前相近(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6年11月在该院肿瘤科经手术治疗后行放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有52例患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21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2例行肿瘤减灭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经超声检查评估患者预后情况,记录复发、转移、死亡、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情况。统计记录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无病生存患者与复发+转移+死亡患者在年龄、是否绝经、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肌层浸润间的差异,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后2年总生存率、2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80例患者中7例死亡,8例复发,6例转移,2年总生存率为92. 25%(73/80),2年无病生存率为73. 75%(59/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患者在年龄、是否绝经、病理类型方面与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生存患者在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分期方面与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病生存患者在是否绝经、病理类型方面与复发+转移+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无病生存患者在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方面与复发+转移+死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Ⅲ期+Ⅳ期、肌层浸润≥1/2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疗2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OR1,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Ⅲ期+Ⅳ期、肌层浸润≥1/2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疗2年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OR1,P0. 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辅以放射治疗,可提升患者2年存活率,其中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Ⅲ期+Ⅳ期、肌层浸润≥1/2是影响放疗后患者2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Ⅲ期+Ⅳ期、肌层浸润≥1/2是影响放疗后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羟考酮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全麻,并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操作及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Ⅰ、Ⅱ、Ⅲ组)。Ⅰ、Ⅱ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分别经直肠给予羟考酮10mg;腹腔注气前Ⅰ组给予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射;Ⅱ组给予氯胺酮0.5mg/kg肌肉注射;Ⅱ组为对照组。观察全身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患者术后24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h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随访术后镇痛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全身麻醉苏醒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Ⅲ组有4例,Ⅰ、Ⅱ组未发生。Ⅰ、Ⅱ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各时间点VAS、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Ⅲ组(P〈0.05);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Ⅰ、Ⅱ组低于Ⅲ组(P〈0.05),Ⅰ、Ⅱ组相近。术后24h吗啡用量Ⅲ组[(5.55±2.66)mg]高于Ⅰ组[(0.40±0.66)mg]、Ⅱ组[(0.46±0.73)mg](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Ⅲ组(40.0%)高于Ⅰ组(10.0%)和Ⅱ组(20.0%)(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治疗效果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机体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Ⅰ、Ⅱ、Ⅲ组).Ⅰ、Ⅱ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分别经直肠给予羟考酮10 mg;腹腔注气前Ⅰ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注射;Ⅱ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肌肉注射;Ⅲ组为对照组.观察全身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患者术后24 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随访术后镇痛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全身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Ⅲ组有4例,Ⅰ、Ⅱ组未发生.Ⅰ、Ⅱ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各时间点VAS、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Ⅲ组(P<0.05);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Ⅰ、Ⅱ组低于Ⅲ组(P<0.05),Ⅰ、Ⅱ组相近.术后24h吗啡用量Ⅲ组[(5.55±2.66)mg]高于Ⅰ组[(0.40±0.66)mg]、Ⅱ组[(0.46±0.73)mg](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Ⅲ组(40.0%)高于Ⅰ组(10.0%)和Ⅱ组(20.0%)(P<0.05).结论术前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治疗效果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机体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王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32-293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补充放疗的价值。方法:将1990年1月~2000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36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63例,术后放疗组7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再进行分组。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方式为全盆外照射(和)或腔内后装治疗。分别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除Ⅰc患者有差异外(P〈0.05),Ⅰa、Ⅰb患者均无差异(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范围已经足够,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后补充放疗仅能降低Ⅰc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而对Ⅰa、Ⅰb期患者无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补充放疗的价值。方法:将1990年1月~2000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36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63例,术后放疗组7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再进行分组。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方式为全盆外照射(和)或腔内后装治疗。分别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除Ic患者有差异外(P<0.05),Ⅰa、Ⅰb患者均无差异(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范围已经足够,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后补充放疗仅能降低Ⅰc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而对Ⅰa、Ⅰb期患者无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术前焦虑状态对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185例,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中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价患者术前的焦虑状态,根据SAI评分分为高度焦虑组(SAI评分≥45分,H组)和低度焦虑组(SAI评分<45分,L组)。记录两组子宫次全切术后6、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结果:H组患者89例,L组96例,两组术后6、24、48 h VAS评分比分别为8.78±2.13∶8.02±2.73(P<0.05)、7.39±2.54∶6.65±1.74(P<0.05)、3.38±1.76∶3.25±1.78(P>0.05)。结论:术前高度焦虑状态可加重腹式子宫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乐清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术后均行盐酸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于剖宫产术毕时行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分别于剖宫产术后3、6、12、24、36、48 h行产妇切口痛和宫缩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并进行术后舒适度评价;记录产妇术后24 h内盐酸羟考酮使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值。术后48 h随访记录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24、36 h观察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3、6、48 h两组产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3、6、12、24、36、48 h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3、6、12、24、36、48 h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盐酸羟考酮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和宫缩痛,降低术后盐酸羟考酮使用量,提升产妇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术的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单一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术后镇痛,试验组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舒适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12、24h的布鲁格曼舒适度评分法(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行剖宫产术后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缓解疼痛程度,提升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子宫内膜癌患者2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LH)160例,开腹组(AH)50例,对子宫内膜癌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尿管保留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升高天数、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近期、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死亡率做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2.0±42.0)min,开腹组为(195.2±47.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72.4±105.3)ml,开腹组为(365.0±185.9)ml,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9.15±8.13)个,开腹组为(13.03±6.75)个,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0.6)天,开腹组为(2.5±0.5)天,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输尿管损伤、术中输血、肠梗阻、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张志丹 《医疗装备》2021,(12):101-102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在丹东市振安区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试验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