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成药》2017,(1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中5-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酸酰奎宁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灯盏花甲素、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Inertsil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4%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4.11%~100.64%,RSD 1.12%~2.7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灯盏细辛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沼生忍冬藤的化学成分并建立HPLC同时测定沼生忍冬不同药用部位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大孔树脂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HPLC-UV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3 min,12%A;13~25 min,12%~22%A;25~45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从沼生忍冬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槲皮素(1),3,3'-二甲基槲皮素(2),槲皮素(3),乌苏酸(4),马钱子苷(5),绿原酸(6),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5-二咖啡酰奎宁酸(9)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10)。6,9和10三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5%,99.68%和99.52%。沼生忍冬中3种成分的含量为花最高(3.99%,1.77%,2.33%),叶次之(2.62%,1.73%,0.90%),藤最低(0.74%,0.25%,0.15%)。结论:化合物1,2和7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沼生忍冬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C18柱(250 mm×4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15 min,28%A;15~25 min,28%~40%A;25~50 min,4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28 nm;柱温室温。结果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32~1.32、0.078~0.78、0.034~0.3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3.1%、99.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9)
目的建立抗病毒颗粒(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蒙花苷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结果 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10个,相似度大于0.97,无明显分类。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34%~102.69%,RSD 0.79%~2.20%。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抗病毒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6)
目的:建立HPLC-UV-ELSD同时测定灰毡毛忍冬中9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方法:采用Shiseid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 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6、350 nm。ELSD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氮气)流速为3 L/min。结果:上述成分在考察范围内,进样量与各自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83),精密度RSD2.5%,重复性RSD3.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3%~100.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灰毡毛忍冬中9种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6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方法银黄颗粒50%甲醇提取物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宁酸进样量分别在0.012~0.236μg、0.043~0.866μg、0.013~0.253μg、0.012~0.246μg、0.012~0.248μg和0.020~0.397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2%、96.8%、96.2%、104.9%、96.8%和95.9%;RSD分别为0.6%、0.5%、1.3%、0.4%、0.2%和0.3%。结论 26批银黄颗粒样品的绿原酸含有量差别不大,但其他5个咖啡酰奎宁酸含有量差异较大。建议以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代替绿原酸检测银黄颗粒。  相似文献   

7.
茵陈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倪丽丽  戴莹  窦志华  王兆龙  周云中 《中草药》2020,51(11):2954-2966
目的研究茵陈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茵陈标准汤剂,HPLC法建立标准汤剂及其原料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共有峰传递数及峰面积比值变化、指标成分转移率、出膏率对标准汤剂进行量值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茵陈饮片和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分别标定共有峰16个和15个,共有峰个数传递率93.75%,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了共有峰中的1-咖啡酰奎宁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1,3-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个成分,在茵陈中首次检测到了咖啡酰奎宁酸葡萄糖苷和黄酮二糖碳苷芹菜素-6,8-C-二葡萄糖苷,标准汤剂和饮片共有峰面积比值与成分转移率呈现较好的正向直线关系,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超过100%,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转移率分别只有47.59%和22.33%,提示标准汤剂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可能发生了相互转化,绿原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隐绿原酸和新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可能部分转化成了1,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芦丁、金丝桃苷平均转移率分别为31.36%、28.36%,其余成分平均转移率在50%~70%,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9.76%。结论研究揭示的茵陈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为茵陈配方颗粒及含茵陈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同时测定蒙药材蓝刺头中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分析采用Agilent 6430液质联用仪;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芹菜素-7-O-葡萄糖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芹菜素分别在1.25~40.00(r=0.999 0)、0.94~30.00(r=0.999 8)、0.94~30.00(r=0.999 8)、0.16~5.00(r=0.999 7)、0.16~5.00(r=0.999 9)、0.02~2.50(r=0.999 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80%~102.97%,RSD为1.23%~2.9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蒙药材蓝刺头的成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野菊花药材中8种黄酮和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胜  张明  程文明  张勋  张群林  李俊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961-1965
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药材中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蒙花苷及木犀草素等8 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HPLC,Shim pack VP-ODS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以甲醇(A)-0.3%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5 ℃.8种成分在4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 n=7);平均回收率均在97.03%~102.3% (RSD<2.0%,n=6).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为野菊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对苍耳子中2种酚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下苍耳子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确定苍耳子炒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砂炒法,温度150~220℃,时间0.5~7 min,每一温度分别炒制浅黄、黄褐色2份炮制品,共得到16份炮制样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色谱柱: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炮制品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以160℃、7 min最高,分别为2.498、2.004 mg/g。结论综合炮制品的外观和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确定砂炒苍耳子以160℃、7 min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骨科创伤术后创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骨科创伤术后创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西医常规结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4.72%;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感染治疗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骨科创伤术后创口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观察八珍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骨科植皮术后感染并耐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骨科植皮术后感染并产生临床耐药的患者给予八珍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7.62%,治愈率为42.86%。结论:八珍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骨科植皮术后感染并耐药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野菊花药效组分抗炎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验证和进一步确定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为建立野菊花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确定初步药效组分基础上,采用小鼠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耳肿胀实验验证抗炎的生物效应,设立了野菊花水煎剂组、五味消毒饮组、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野菊花药效组分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水煎剂组和五味消毒饮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野菊花的药效组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确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作为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02月-2014年0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甘露醇消肿治疗,观察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中药汤剂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并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及抚触在治疗婴幼儿湿疹中的作用。方法:门诊及病房的128例婴幼儿湿疹患儿,观察组、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外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及尤卓尔,同时给予适当抚触,对照组外用尤卓尔,有破溃外用硼酸冷湿敷,均治疗5d后做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5.638,P=0.000,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佳,见效快,应用得当能明显减少瘙痒,感染及加重后护理的难度,而抚触则有助于安抚患儿不安情绪,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成分含量的方法,运用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旋覆花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Dubh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寻找并分析7个产地旋覆花药材间的差异成分及其分布特点。结果建立了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0.98,标定共有峰20个,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共有峰,样品一致性良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样品聚为4类,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咖啡酸、绿原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等7个成分是造成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产地8种成分总量江苏>甘肃>河南>浙江>河北>安徽>山东。结论首次建立了旋覆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倍半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多成分含量测定的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明确了不同产地旋覆花药材间成分的差异,为旋覆花药材的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硫磺熏蒸前后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  蔡皓  马晓青  裴科  蔡宝昌 《中药材》2012,(5):705-708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联合五味消毒散加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感染、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腹部切口按时换药。治疗组术后排气后口服十全大补汤合五味消毒散加减,并于腹部切口外敷中药包。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TNF-α、IL-8、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L-10、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十全大补汤联合五味消毒散加减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对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浆中过氧化氢(H2O2)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9,P=0.030〈0.05);精液WBC、精浆中H2O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治疗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降低精液WBC、精浆中H2O2含量。  相似文献   

20.
何艳  胡小祥  王庆 《中成药》2020,(4):849-85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感冒止咳颗粒(柴胡、山银花、葛根等)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A、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278、326 nm。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101.95%,RSD为0.45%~2.2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