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2组间年龄、血浆Hcy、血脂、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尿酸、尿素氮、肌酐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斑块有和无2组间血浆Hcy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1例,首先根据血清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和高Hcy组,同时根据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为对照组180例、增厚组177例和斑块组94例。比较三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水平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Hcy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均高于正常组(P <0.05),但是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然后,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Hcy水平与肌酐(r=1.0,P <0.001)、尿素氮(r=0.71,P <0.001)、尿酸(r=0.44,P <0.001)、胱抑素C(r=0.25,P<0.00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16,P <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β=0.02,P <0.001);糖化血红蛋白(β=0.09,P <0.05);胱抑素C(β=0.25,P <0.05)以及年龄(β=0.01,P <0.05)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胱抑素是影响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2005~2008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298例分成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除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压,低胰岛素敏感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亦与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生龙 《医药世界》2010,12(3):196-198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方法:对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眼底荧光造影和尿微量白蛋白及相关指标测定,计算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初诊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3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5.4%,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3.4%。(2)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收缩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应强化对血压、血糖、血脂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北京航天总医院门诊的90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HHCY分组,其中45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2DM+HHCY组),45例同型半胱氨酸正常(T2DM+NHCY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胰岛素、同型半胱氨酸、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UACR,并计算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相关分析计算UACR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代谢指数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计算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T2DM+HHCY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UACR显著高于T2DM+NHCY组[(21.90±7.23) mg/g vs.(18.41±7.44) mg/g,P 0.05]。UACR与糖化血红蛋白(r=0.211,P 0.05),空腹血糖(r=0.217,P 0.05),胰岛素抵抗指数(r=0.236,P 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248,P 0.05),三酰甘油(r=0.231,P 0.05)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是UACR的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的T2DM合并HHCY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器测定3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40例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总Hcy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Hcy(19.1±9.2)μmol/L,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3.7±7.5)μmol/L,两组比较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Hcy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高血Hcy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6):844-846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糖尿病组51例和糖尿病足组49例。将各组的生化指标进行比对。结果:糖尿病足组的病程长于糖尿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UAlb、Cr均高于糖尿病组,两组之间对比单纤维丝检查阳性率、NSS分级、NDS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早期检测可判断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可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3组: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B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C组)。测量所有患者身高、体质量、血脂、血压,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有关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影响。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加,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征指数、血压、血肌酐结果及分析两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HUA组BMI、TG、Cr、收缩压(SBP)均明显高于NUA组(P<0·05),HDL-C、血浆比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NUA组(P<0·05),两组间TC、LDL-C、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NUA组(P<0·05),而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TG、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呈正相关,HDL-C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尿酸水平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等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水平与 2型糖尿病 (DM)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0 8例 2型DM患者和 4 5例正常对照者 (C组 ) ,DM组分为无并发症组 (NDC组 )、视网膜病变组 (DR组 )和肾病组 (DN组 ) ,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Hcy浓度 ;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 (FA)和VitB1 2 水平。结果 :DR组和DN组的空腹血浆tHcy浓度明显高于NDC组和C组 (P <0 .0 1) ;高Hcy血症的DM患者DN、DR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Hcy血症DM患者 (P <0 .0 1) ;VitB1 2 、FA、和血清肌酐 (Scr)、餐后 2h血糖 (2hPBG)均为DM患者tHcy的决定因素 (均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tHcy、体质量指数 (BMI)、胆固醇 (TC)、FA、VitB1 2 与DN的发生有关 ;空腹tHcy、2hPBG、TC、Scr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高tHcy血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血清VitB1 2 、FA、Scr以及代谢紊乱程度影响tHcy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