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源自中药的植物雌激素是天然的杂环多酚类化合物,能够与雌激素核受体或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被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植物雌激素的药理作用体现在治疗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对抗艾滋病毒等方面。高水平、大规模地深入研究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应当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能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植物雌激素分为异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对子宫和乳腺等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不会产生刺激增生等副作用。长期暴露或过量使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系统和胎儿的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以为其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  郑红霞  徐颖  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74-3487
植物雌激素是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结构相似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拟/抗雌激素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近年国内外已报道的植物雌激素相关文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等,具有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相关疾病、癌症及调节大脑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经典雌激素受体通路、表观遗传效应、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激酶、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植物雌激素按其功效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经典名方主要为补益剂、理气药及和解剂等,该综述以期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植物雌激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速了皮肤的老化,补充雌激素可改善皮肤老化。雌激素或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雌激素受体(ER)作用于皮肤,非局部使用雌激素和局部使用雌激素的疗效相当,但局部使用雌激素的安全性更好。植物雌激素较雌激素生物活性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植物雌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化学结构上大致分为异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查耳酮类等,在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绝经症状、骨质疏松症和改善认知能力方面已有确切的疗效和应用。概述了有关植物雌激素的分类和药理作用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迪娜  王磊  王思彤  张文生 《中草药》2012,43(7):1422-1429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一类结构与功效类似于动物雌激素的天然杂环多酚类化合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亚基(ERα或ERβ)结合,发挥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作用。就植物雌激素成分的结构分类以及含植物雌激素成分的中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数以千计的中药中寻找到具有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活性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7.
中药植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筛选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药植物雌激素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中药含有植物雌激素成分的判断标准值得商榷、具体作用的受体需明确、药物血清实验方法 尚需改进、植物雌激素具体作用机制有待阐明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研究方向展开植物雌激素筛选的研究,从结构上寻找中药的活性成分、能影响雌激素受体表达、揭示雌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植物雌激素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近似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介绍了和植物雌激素相关的中药、植物雌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植物雌激素相关中药在药效药理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植物雌激素是天然植物化合物,结构或功能与雌二醇相同。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对激素相关性疾病具有广泛防治作用。《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十方是后世妇科治疗不孕症的准绳,方中共用中药38味,含植物雌激素中药19味,每方必用植物雌激素。通过植物雌激素调节雌激素或抗雌激素活性是《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对神经细胞具有促进再生作用,其作用机制被认为主要与雌激素受体有关。染料木素(Gen)的结构及药理作用与雌激素类似而誉为"植物雌激素",在体内主要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但Gen对神经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且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复习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雌激素对神经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Gen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可能具有的促进作用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肉苁蓉的药理作用研究有较大进展,该文对其化学成分和部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附子药理作用的确切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通过查阅、整理、分析2015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附子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评定标准,对附子药理作用进行再评价,以明确其药理作用。结果:附子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镇痛、抗炎、抗肿瘤作用明确,抗衰老、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实验依据不足。结论:附子主要药理作用为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镇痛、抗炎、抗肿瘤。  相似文献   

13.
The cucurbitacins are triterpenic plant principles with varie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found in several botanical families. This review includes the structur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plant-containing cucurbitacins and their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种类菊花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最近几年市面上所售菊花种类加以归类,并对菊花药理学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菊花主要有贡菊、杭菊、毫菊、济菊、怀菊、滁菊、川菊、祁菊共8种,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抗病毒、抗炎及抗菌等。结论:对不同菊花药理作用加以了解,按照其不同特性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加以应用可发挥积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层法”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抗病能力的量化结果的数学方法——分层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中药药效多因素的评价决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用此方法综合比较9种不同配比的银杏叶(EGb)提取物有效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比较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实例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相对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组分功效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中药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中药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中药补肾、活血等功效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中药组分进行了功效预测.结果: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合理地表达了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并且中药组分的预测结果与原饮片功效基本一致.结论:利用贝叶斯...  相似文献   

17.
归纳和总结了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了冬青属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为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该属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是具有药品和保健品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8.
吴茱萸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始载于《本经》,云:味辛,温。对近年来有关吴茱萸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药理作用特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为研制、开发、生产以中药吴茱萸为原料的制剂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层法"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抗病能力的量化结果的数学方法——分层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中药药效多因素的评价决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用此方法综合比较9种不同配比的银杏叶(EGb)提取物有效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比较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实例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相对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张瑞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04-105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对甲壳素药理作用的研究加以综述,分析应用现状,展望开发前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其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