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对甘肃省道地产区不同产地的80份掌叶大黄种苗单株鲜重、根长、根粗、侧根数、种苗病斑程度等质量指标检测,并以各项数据的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为划分种苗质量等级的参考依据。结果:以单株鲜重、根长、根粗为主要分级指标将掌叶大黄种苗分为4个等级,即特大种苗单株重 30. 0 g,根粗2. 3 cm,根长 30. 0 cm,侧根多,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一级种苗单株重≥25. 0 g,根粗≥2. 1 cm,根长≥25. 0 cm,无基部直径 3 mm的侧根,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二级种苗单株重≥20. 0 g,根粗≥1. 8 cm,根长≥20. 0 cm,无基部直径 4 mm的侧根,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三级种苗单株重≥15. 0 g,根粗≥1. 5 cm,根长≥15. 0 cm,有少数侧根,芽基本完整,无病斑、伤口。结论:收集的80份掌叶大黄种苗样品中,一、二级种苗占68. 8%,不同等级掌叶大黄种苗经大田移栽成药后鲜产量一级特大苗二级三级种苗,植株抽薹率特大苗一级二级三级种苗。因此在规范化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特大种苗,应以一、二级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远志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远志优质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我国远志主产区征集的27份远志种苗为研究材料,在测定种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苗长、苗粗、根长、根粗、叶长和叶宽等质量指标基础上,确定远志种苗分级的主要指标,通过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并制定分级标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级后远志种苗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根长、根粗、苗长、苗粗是评价远志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单株鲜重是评价远志种苗质量的重要指标;叶长是评价远志种苗质量的参考指标。结合远志生产实践,将不同产地来源远志种苗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0.18 g,根长≥12.00 cm,根粗≥0.10 cm,苗长≥14.00 cm;二级种苗单株鲜重0.10~0.18 g,根长9.00~12.00 cm,根粗0.07~0.10 cm,苗长12.00~14.00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0.08~0.10 g,根长8.00~9.00 cm,根粗0.06~0.07 cm,苗长10.00~12.00 cm。结论:考虑到种苗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基础,建议远志人工栽培中采用一、二级种苗,以保证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远志药材。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20,(10)
目的:研究制订凤丹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观察并测量2年生不同产地凤丹实生苗较为客观的根长、根粗、根状茎及枝长农艺性状,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定种苗分级指标,并采用AHP综合评价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中心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分级方法。结果:参考较好的两种分级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将2年生凤丹种苗分为3级,其中Ⅰ级根长≥25 cm、根粗≥1cm、根状茎及枝长≥14 cm,主要所属产地为十八里镇;Ⅱ级根长≥19 cm、根粗≥0.9 cm、根状茎及枝长≥12 cm,主要所属产地为颜集镇、十八里镇、金凤村、闸口村;Ⅲ级根长≥13cm、根粗≥0.7 cm、根状茎及枝长≥9 cm,主要所属产地为凤凰山村、缪山村、古井镇、魏岗镇。结论:初步建立了2年生凤丹实生苗的分级质量标准,该分级标准简便易用,可为凤丹种苗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提供质量评价依据。亳州十八里镇和铜陵金凤村为安徽省省内育苗选种的优质产区。  相似文献   

4.
甘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甘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在对全国栽培甘草主产区1年生种苗的调查与测定基础上,以根长、D芦头和D20为分级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苗进行分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初步制定甘草种苗的3个等级,一等种苗:根长≥45cm,D芦头≥8.0mm,D20≥4.5mm;二等种苗:35cm≤根长<45cm,6.0mm≤D芦头<8.0mm,3.0mm≤D20<4.5mm;三等种苗:25cm≤根长<35cm,4.0mm≤D芦头<6.0mm,1.5mm≤D20<3.0mm。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2)
目的:制定紫花松果菊种苗分级标准,为紫花松果菊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紫花松果菊种植地的种苗为研究材料,测定紫花松果菊种苗株高、根长、根数、单株鲜重和叶片数等指标,通过对各指标数据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紫花松果菊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再采用系统聚类确定紫花松果菊种苗的分级标准。结果:紫花松果菊的单株鲜重、根长和株高是种苗分级的主要指标。结论:紫花松果菊种苗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种苗:单株鲜重不小于1.39 g,根长不小于7.7 cm,株高不小于9.5 cm;Ⅱ级种苗:单株鲜重在0.79~1.38 g之间,根长在6.7~7.6 cm之间,株高在8.1~9.4 cm之间;Ⅲ级种苗:单株鲜重在0.66~0.78 g之间,根长在6.2~6.6 cm之间,株高在6.7~8.0 cm之间;其余种苗为不合格种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制定出潞党参的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以山西省道地产区的21份潞党参种苗为试验样品,通过测定种苗单株鲜质量、苗长、苗粗、芽体长和芽体个数等指标,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划分种苗级别,结合实际生产制定分级标准。结果:将党参种苗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苗长21.0~29.0 cm,苗粗5.0~8.0 mm,单株鲜质量2.0~3.0 g;二级种苗苗长15.0~20.9 cm,苗粗4.7~4.9 mm,单株鲜质量1.6~1.9 g;三级种苗苗长10.0~15.0 cm,苗粗3.7~4.7 mm,单株鲜质量1.5~1.6 g。结论:综合分析党参药材产量、返青率和投入成本等指标,实际生产中推广采用一级或二级种苗。  相似文献   

7.
党参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广泛收集产自甘肃省渭源县、漳县、岷县、宕昌县、陇西县等地党参种苗30份,测定其根长、根粗、单根重,然后K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将种苗划分为3个等级,以不同等级为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等级党参种苗与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为制定党参种苗质量标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一级苗出苗最快,产量最高,且显著的高于二级苗和三级苗(P0.05);一级苗炔苷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三级苗(P0.05);三级苗多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二级苗和一级苗(P0.05)。因此从党参药材产量、质量及投入成本综合分析,党参移栽应选择根长15.6 cm,根粗2.7 mm,单根重0.56 g的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知母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知母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知母主产区基地以及药材市场销售的种苗进行质量指标调查,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并结合生产实践确定知母种苗的质量分级指标,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知母种苗分为3个等级,并以不同等级种苗为处理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连续2年观测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及质量指标。结果:确定种球直径和百株质量作为知母种苗的质量分级指标,将种苗分为3个质量等级,Ⅰ级种苗:种球直径≥1.2 cm,百株质量≤2.0 kg;Ⅱ级种苗:种球直径≥0.8 cm,百株质量≤1.5 kg;Ⅲ级种苗:种球直径≥0.5 cm,百株质量≤1.0 kg且≥0.5 kg。不同等级种苗对植株根系生长、药材产量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不同等级种苗种植后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结论:本研究制定的知母种苗质量标准即具科学性,也更符合生产实际,可为知母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平均值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子、种苗进行分级,并开展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甘草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各级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不低于8 g,含水量不低于10%,一级种子:发芽率≥90%,净度≥90%;二级种子:90%>发芽率≥85%,90%>净度≥85%;三级种子:85%>发芽率≥80%,85%>净度≥80%。甘草种苗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根长≥45 cm,芦头直径≥0.8 cm,1.3 kg≤百株质量<0.8 kg;二级种苗:45 cm>根长≥35 cm,0.8 cm>芦头直径≥0.6 cm,0.8 kg≤百株质量<0.4 kg;三级种苗:35 cm>根长≥25 cm,0.6 cm>芦头直径≥0.4 cm,0.4 kg≤百株质量≤0.2 kg。结论:经验证,甘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划分合理,便于生产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动态聚类法确定黄连种苗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黄连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9个不同产地黄连种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重及根重等指标,通过对各指标数据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黄连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采用动态聚类确定黄连种苗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叶数是黄连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株高作为质量分级的低优指标。结论:黄连种苗分为3级,Ⅰ级种苗:叶数≥8片,14≥株高≥12 cm;Ⅱ级种苗:8≥叶数≥6,12 cm≥株高≥9 cm;Ⅲ级种苗:6≥叶数≥4,株高≥9 cm;达不到3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  相似文献   

11.
白条党参种苗的等级划分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白条党参种苗的等级划分标准。方法测定白条党参种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含水量、苗长、芽体长、芽体个数、侧根数等质量指标的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制定等级标准。结果白条党参种苗根据检验及K类分析,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7.8~2.9g,苗体长36.0~23.2cm,苗直径0.71~0.46mm;二级种苗单株鲜重2.8~1.5g,苗体长26.3~22.6cm,苗直径0.50~0.35m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1.4~0.9g,苗体长22.5~18.6cm,苗直径0.35~0.28mm;四级种苗单株鲜重0.8~0.2g,苗体长18.0~6.0cm,苗直径0.27~0.18mm。结论以种苗单株鲜重、苗长、苗直径等3项指标作为分级标准。种苗分级移栽后,有利于药材质量的提高和药材产量的增加,种苗等级越高,药材涨势越好,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应选用质量好、等级高的种苗,规范化栽培中采用一、二级种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刺五加种苗质量,制定分级标准,并优选最佳分析方法。方法:观察并测量一年生不同产地(宝清、林口、七台河、东方红、依兰、阿城、饶河及亚布力)刺五加实生苗的株高,径粗、叶面积,根长,叶绿素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分别采用K-聚类分级法,主成分评价因子K-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进行分级,以不同级别种苗成活率为指标来评价3种分级方法。结果:直接K-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刺五加种苗的质量分级为最优方法,将刺五加种苗分为3级,其中I级种苗株高≥13 cm,茎粗≥0.37 cm,根长≥8 cm,叶面积≥28 cm2,叶绿素含量≤31(SPAD值,下同),主要所属产地为宝清,七台河地区;Ⅱ级种苗株高8~13 cm,茎粗0.30~0.37cm,根长6~8 cm,叶面积13~28 cm2,叶绿素含量31~32,主要所属产地为阿城,东方红,饶河地区;Ⅲ级种苗株高5~8 cm,茎粗0.26~0.30 cm,根长5~6 cm,叶面积5~13 cm2,叶绿素含量32~38,主要所属产地为亚布力、依兰、林口。结论:该实验初步建立了刺五加种苗的质量分级标准,并确定了宝清县和七台河为黑龙江省内育苗选种的优质产区,为刺五加种苗种植及人工栽培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收集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等枳壳主产地43份一年生枳壳嫁接苗,测定株高、砧木粗、地径、根长、根粗、侧根数、根幅、分枝数、分枝长、绿叶数、叶长、叶宽、是否有刺等指标。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法分析获得分级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将株高、地径、分枝数作为枳壳种苗(一年生嫁接苗)质量分级指标。制定3个等级分级标准,一级苗:株高不小于80 cm,地径不小于9.0 mm,分枝数不少于5枝;二级苗:株高60~80 cm,地径8.0~9.0 mm,分枝数3~5枝;三级苗:株高不小于40 cm,地径不小于6.0 mm,分枝数不少于1枝。不满足三级标准则为不符合规定苗,不能作为种苗使用,生产上建议使用一、二级苗。  相似文献   

14.
素花党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制定素花党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以甘肃省素花党参道地产区不同产地征集的30份素花党参种苗为研究材料,在测定种苗单株鲜重、含水率、苗长、苗粗、芽体长和芽体个数等质量指标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不同产地来源素花党参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不小于14.1 g,苗长不小于24.0cm,苗粗不小于1.17 cm;二级种苗单株鲜重3.5~14.0 g,苗长21.6~23.9 cm,苗粗0.68~1.16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1.9~3.4 g,苗长13.5~21.5 cm,苗粗0.54~0.67 cm。结论:征集的30份素花党参种苗样品中,一、二级种苗占66.7%,建议规范化生产中采用一、二级种苗。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9,(3)
目的:为三叉苦营养袋种苗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东不同地区三叉苦营养袋种苗,通过测定种苗的地径(D)和株高(H)等形态指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主要分级指标,从而制定种苗分级标准。结果:三叉苦营养袋种苗的分级标准为:Ⅰ级种苗,D≥0.55 cm、H≥40 cm;Ⅱ级种苗,0.55 cmD≥0.45 cm、40 cmH≥30 cm;Ⅲ级种苗,D0.45 cm、H30 cm;平远和五华Ⅱ级以上的种苗占比分别为93.5%和93%,其生长最好,而高州种苗几乎均为Ⅲ级,占比高达92.5%,其素质最差。结论:建立了简单、方便、可行的三叉苦营养袋种苗分级标准,可为三叉苦药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川丹参种根质量等级标准。方法:以四川地区收集的36份丹参种根为材料,在测定种根根长、根粗、百根质量、纯度、净度、含水率等指标基础上,根据K-均值聚类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川丹参种根进行分级,采用大田栽培进行分级验证。结果:将四川地区丹参种根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根粗>13 mm,百根质量>2500 g,净度≥95%;二级:根粗:7~13 mm,百根质量:2000~2500 g,净度≥90%;三级:根粗<7 mm,百根质量<2000 g,净度<90%。结论:为川丹参生产过程中的种根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草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草种苗等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为制定种苗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单根重量为分级指标对甘草种苗进行分级,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种苗聚类分级为3个级别,以级别为处理进行田间试验,连续两年于生长期测定甘草植株鲜重和根干重,实验室测定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结果:一级、二级种苗(单根重10.0 g以上)生长期植株的总生物量、根干物质量及产量均大于三级种苗。3年生药材的甘草酸、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和甘草素的含量,一、二级种苗高于三级种苗;不同等级种苗药材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均高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结论:种苗等级对甘草药材的质量及产量均有影响,生产上建议选用单根重在10.0g以上的种苗。  相似文献   

18.
毛鹏飞  汪涛  郭巧生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22-1927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与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药用菊花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药用菊花种苗的株高、地径、根长、全株重、地上部分重、地下部分重和高径比7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级;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确立以苗高和地径为种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初步制定了药用菊花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对植株生长、药材外观形态和产量有影响,Ⅰ级苗和Ⅱ级苗的地径和分枝数要多于Ⅲ级苗,而Ⅲ级苗的株高要比Ⅰ级苗和Ⅱ级苗要高。Ⅰ级苗和Ⅱ级苗分枝数多,花心直径和管状花数显著大于Ⅲ级苗,药材产量也显著高于Ⅲ级苗药材产量。而对药材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结论:移栽时种苗以Ⅰ级苗和Ⅱ级苗为佳。  相似文献   

19.
麦冬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9,(11)
目的:制定麦冬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麦冬优质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麦冬道地产区不同产地收集的31份麦冬种苗为研究材料,在测定种苗单株重、叶片数、株高、株茎质量指标基础上,采用K中心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并进行田间验证实验,制定种苗分级标准。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甲基麦冬黄烷酮B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含量。结果:叶片数和株高是评价麦冬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结合麦冬生产实际,将不同产地来源麦冬种苗分3个等级:一级种苗叶片数≥20片,株高12 cm;二级种苗叶片数15~19片,株高12 cm;三级种苗叶片数10~14片,株高8~12 cm。结论:建议麦冬在规范化栽培中采用一、二级种苗,以保证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麦冬药材。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分级种苗与药材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太子参分级种苗对其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制定太子参种苗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单个种苗重、直径为分级指标,通过K值聚类分析,将种苗分为3个等级,并以未分级为对照,进行大田种植试验。于出苗期测定植株主要农艺性状,采收期测定药材产量及粗多糖、总皂苷、太子参环肽B、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出苗期幼苗长势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级药材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粗多糖含量一级、二级显著高于三级;太子参环肽B含量二级显著高于未分级,各分级种苗间差异不显著。二级药材的4个指标(产量、单个块根重、粗多糖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个体差异最小。结论:综合药材产量、质量、个体差异及成本分析,生产上选取单根重量在0.75~0.95 g,直径在5.0~6.0 mm的二级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