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并及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r)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100μmol/L、500μmol/L和1000μmol/L氧化苦参碱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500μmol/L及1000μmol/L氧化苦参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人表皮共培养体系(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490nm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 0.5μmol/L、0.75μmol/L和1μmol/L木犀草素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0.75μmol/L及1μmol/L木犀草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木犀草素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检测壬二酸对人表皮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B16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人表皮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B.。细胞培养,TRP-1染色观察壬二酸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测定壬二酸对人表皮黑素细胞和鼠黑色素瘤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变化观察壬二酸的脱色素作用。结果 壬二酸作用于人表皮黑素细胞后,可见细胞树突明显减少;壬二酸作用于B16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壬二酸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细胞黑素合成减少,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壬二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B16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可临床应用于治疗色素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国斌  陈璧  汤朝武 《医学争鸣》2001,22(20):1846-1848
目的 研究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效应。方法 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主要有丝分裂原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系,MTT法测定熊果苷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并与曲酸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可显减少黑素生成量,对黑素细胞活力影响很小。结论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显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茶、玫瑰花及玳玳花提取物(祛斑因子A、B)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功能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素小体转运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黑素细胞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Pull-down法检测黑素细胞GTP-RhoA和GTP-Rac1蛋白的表达;建立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的体外共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细胞体系中黑素转运的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祛斑因子A、B可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祛斑因子A可显著降低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祛斑因子A中、低剂量可抑制树突结构蛋白的表达。祛斑因子A高、中、低剂量及祛斑因子B均可抑制黑素小体的转运。[结论]为祛斑因子用于色素性疾病的保健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白介素-8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白介素-8对黑素细胞增值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白介素-8对黑素细胞活力有增强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加,黑素合成增加,但对黑素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白介素-8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及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细胞增殖,及5-HTs、MT含量及合 成限速酶ANNAT、HIOMT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角质细胞与黑素细胞共同培养体系 的构建,CCK-8 检测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及和角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细胞增殖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5-HT含量和MT含量,RT-QPCR分析AANAT、HIOMT的活性的影响。结果对于人正常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 模型低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中高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共培养模型中细胞的增殖,特别是含药血 清浓度为40%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5-HT、MT含量均随含药血清浓度增加含量递减(P<0.05),浓度为40% 则明显减少(P<0.01);六味地黄方低中浓度含药血清对共培养模型中AANAT表达下调,呈浓度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有统计学意 义(P<0.05);但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各用药剂量组HIOMT的mRN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5-HTs/MTs能系统可 能是六味地黄方发挥调节黑素代谢的中介物质基础,主要通过5-HTs、MT及合成限速酶ANNAT来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H2O2对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共培养体系的细胞增殖、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原代人表皮MC和KC,建立共培养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NaOH法测定细胞黑素含量,实时PCR方法观察TYR基因的表达。结果 KC和MC以3∶1浓度混合时,可形成稳定共培养模型。高浓度H2O2作用下,共培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TYR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H2O2(<0.1 mmol/L)作用下,细胞增殖受到轻度抑制,TYR基因表达增高(P<0.05)。结论 H2O2对MC与KC共培养体系的作用复杂,对黑素合成功能可呈现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对黑素细胞增值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构建黑素瘤细胞(A375)与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HACAT)直接接触共培养模型,观察熊果苷对该模型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熊果苷对该模型黑素合成及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A375与HACAT,体外构建黑素瘤细胞与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模型;将不同浓度熊果苷作用于此模型,用MTT法、多巴氧化法及NaOH裂解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结果 A375与HACAT能共同存活;分别用1mg/ml,0.5mg/ml和0.2mg/ml的熊果苷对共培养细胞的增殖、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熊果苷对A375与HACAT共培养模型中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NaOH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中低浓度(5%~15%)的六味地黄方对黑素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高浓度(20%~30%)的六味地黄方可以抑制黑素细胞增殖,特别是浓度为30%时对黑素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浓度为10%~15%时可以促进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增加(P<0.05),其中15%的浓度作用显著(P(0.01);浓度为20%时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无影响(P0.05),高浓度(25%~30%)的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呈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因浓度不同而量.效关系不同,这可能是六味地黄方既可以用于治疗黄褐斑.义可以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海东  王鹰 《重庆医学》2012,41(8):769-771,724,833
目的体外建立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方法分别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建立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左旋多巴(L-Dop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对共培养体系中的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单独培养时,角质形成细胞呈圆形、"铺路石样"生长,黑素细胞呈两极或多级树突状生长;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后,2种细胞均迅速增殖,黑素细胞树突多为3~5个,与数十个角质形成细胞呈团块状生长,形成类似黑素单元的结构。共培养体系中的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结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为黑素细胞提供了更接近生理状态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3.
郭海英  王瑞敏  周其超  杨珂 《重庆医学》2013,(24):2910-2913
位于毛囊中的黑素干细胞在人和动物的皮肤附件系统中起着黑素细胞储存库的作用。在哺乳动物,黑素干细胞负责向毛母质提供黑素细胞,活化的黑素细胞向毛干的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在人类,黑素干细胞一方面可为毛母质提供黑素细胞,如生长期毛母质中的黑素细胞、斑秃毛发再生中毛母质的黑素细胞等;另一方面可为脱色的表皮提供黑素细胞,如白癜风复色、表皮烧伤或擦伤后的复色。所以,对毛囊黑素干细胞的深入理解在研究色素变化和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包皮组织分离、培养黑素细胞,用甘草提取物处理黑素细胞,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培养基,采用Transw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钙离子。结果当甘草提取物在浓度>1.25 mg/L时,其黑素细胞迁移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浓度下的甘草提取物经处理后均能降低人黑素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不同浓度甘草提取物对黑素细胞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测甘草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黑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进黑素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研究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白介素-6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白介素-6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白介素-6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白介素-6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包皮分离并纯培养黑素细胞,用α-MSH处理纯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用Transwell微孔膜法研究黑素细胞迁移,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Ca^2 ]i。结果:α-MSH可诱导黑素细胞迁移,并使[Ca^2 ]i浓度升高。结论:α-MSH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的Ca^2 浓度升高,从而促进黑素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及青少年较常见的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周云龙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皮肤科210009黑素细胞是皮肤产生色素的细胞,位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黑素细胞的胞浆内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称为黑素体,黑色素即沉积其内。色素从黑素细胞转移至角肮细胞是维持皮肤正常色素的需要。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对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情况,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以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1)当归对黑素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其最佳促增殖浓度为1 g/L;(2)当归可增强黑素合成能力,其最佳促合成浓度为1 g/L;(3)当归对酪氨酸酶亦具有激活作用,其最佳激活浓度为1g/L(P<0.05)。结论当归可促进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以及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可能是当归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cumin)对氢醌诱导小鼠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2.5%氢醌涂抹C57BL/6小鼠背部建造小鼠白癜风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1 mg/kg姜黄素治疗组、10 mg/kg姜黄素治疗组和100 mg/kg姜黄素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皮肤含黑色素毛囊数、基底层黑素细胞数和含黑素细胞表皮细胞数。使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络氨酸酶(TYR)活性、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黑色素的毛囊数、基底层黑素细胞和含黑素颗粒表皮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并且血清中TYR和SOD的活性显著性降低,而MDA、TNF-α和IL-6的含量却显著升高。10 mg/kg和100 mg/kg姜黄素治疗均可显著增加小鼠皮肤黑色素的毛囊数、基底层黑素细胞和含黑素颗粒表皮细胞数量,并且显著升高血清中TYR和SOD的活性,降低MDA、TNF-α和IL-6的含量。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氢醌诱导的小鼠白癜风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抗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研究皮肤脱色剂的方法。方法简述色素沉着过程,回顾性分析皮肤脱色剂的研究。结果皮肤颜色主要取决于黑素的量和位置,黑素在黑素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即黑素体内生成。成熟的黑素体从黑素细胞的树突转移到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有序降解,含有黑素颗粒的角质形成细胞随着表皮的更替而脱离皮肤,任一环节的障碍都可影响皮肤颜色。用于评估皮肤美白制剂有效性的方法包括生物化学分析、黑素细胞培养、表皮重建、动物模型、临床评估以及无创伤性仪器检测。结论评估皮肤脱色剂的效果,在不同层面需采用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