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将ICU发生HAP的患者50例纳入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HAP的ICU患者70例纳入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病原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U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73株阳性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21.92%),革兰阴性菌51株(69.86%),真菌6株(8.22%),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高于其他菌株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合并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入ICU时间>7d是ICU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模型预测ICU患者发生H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结论 ICU患者HAP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建立的风险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可用于识别ICU患者HAP易感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用Rstudio统计学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住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studio统计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并通过验证组验证模型。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 d、机械通气≥96 h、住院时间>30 d、入院时已经存在肺部感染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均是住院患者发生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KP风险评估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中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95%CI:0.720~0.830)和0.766(95%CI:0.710~0.822)。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上述5个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住院患者CRKP感染风险,可对CRKP感染高危人群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PICC-DVT高危因素,构建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564例老年患者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PICC-DVT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用Jonckheere趋势检验评估不同危险分层患者PICC-DVT差异,并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结果: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CC-DVT风险指数=1.302χ1(静脉血栓史)+0.775χ2(近期手术史)+0.596χ3(房颤)+0.610χ4(动脉粥样硬化)。PICC-DVT发生率随风险指数升高而增加(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院内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确诊为DVT的269例患者为病例组,随机269例非DVT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及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其血栓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探讨风险分层及相关危险因素与DVT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对病例组患者的DVT风险评估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针对高危患者的筛选,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诊出的高风险率显著高于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P0.01);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发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曲线下面积大于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P0.01);此外,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分层结果显示,随着风险分层的增高,患者DVT的发生风险也在逐级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进一步对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与DVT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共计8个危险因素是DVT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住院患者DVT发生风险的预测较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更有效,根据DVT风险分层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预防,为院内血栓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AHRF)老年患者无创通气(NIV)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构建失败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医院因AHRF行NIV治疗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AHRF老年患者NI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根据模型对患者进...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9年4-12月在南京脑科医院住院的415例精神病患者,采用亨德利Ⅱ跌倒风险模型评估表和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跌倒评估,找出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结果: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13.01%;男性、有跌倒史、伴发慢性病、采用电休克治疗以及饮食差等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亨德利Ⅱ跌倒风险模型量表≥7分、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2分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较高,跌倒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有跌倒危险的高危精神病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F)高危人群相关专业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5所养老院存在OF高危风险的60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骨折风险评估模型(fraacture risk assessment,FRAX)进行OF风险的评估后,采用老年OF高危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OF高危人群的知识得分为(85.74±7.99)分,态度得分为(59.12±11.26)分,行为得分为(61.35±14.49)分,影响知信行的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文化程度等。结论应结合老年OF高危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策略,以纠正其错误观念,建立健康行为方式,进而提高其疾病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手术患者风险评估表和术中并发症风险评估表在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3月骨科、普外科手术患者以高危人群手术患者风险评估表进行量化,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对照组,共计351人),分别统计每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017年4月—6月骨科、普外科手术患者均以高危人群手术患者风险评估表量化及分组(观察组,共计318人),术中进行术中并发症风险评估表评估及相应的护理流程,统计每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最终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压褥、低体温)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术期采用高危人群手术患者风险评估表和术中并发症风险评估表,可以对筛查为高风险手术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并相应给予护理措施,以降低手术风险程度,有效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护士对手术高风险因素分析判断能力,规范护理操作有指导意义,并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方法应用Morse 评分量表对患者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的高危人群采取行为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87.3%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知识。住院期间无跌到发生。与对照组0.72%跌倒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进行评估并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丽  袁慧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109-113
目的构建基于病情观察的简易有效、科学实用的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为识别高危人群及预见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共683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腹腔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依据各危险因素β值进行赋分,初步构建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能。根据ROC曲线和Youden指数确定危险因素截断值,形成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并运用于原始数据以确定腹腔感染风险分级标准。结果683例患者中腹腔感染发生率为9.22%;腹腔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5个因素分别为术后白细胞≥9.95×109个/L(1分)、最快心率≥98次/min(1分)、最高体温≥37.5℃(3分)、主诉腹痛(3分)、主诉腹胀(4分);经验证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AUC=0.987,95%CI:0.948~0.999,P<0.0001)和较高的拟合优度(χ2=1.152,P=0.997);评分表风险分级为:11~12分为极高危险组,7~10为高危险组,5~6分为中危险组,0~4分为低危险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有效、实用,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以制订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重庆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HAP患者73例,以27例CRKP感染者为CRKP观察组,46例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者为CSKP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KP HAP的危险因素有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7d、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11项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APACHEⅡ评分是CRKP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APACHEⅡ评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机械通气,做好手卫生,是降低CRKP HAP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丁绍干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32-153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心肾综合征(CR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RS的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确诊的13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CR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8例CHF患者中并发CRS共22例,发生率为15.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Wald前进法)筛选出并发CRS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史、贫血、年龄(均P<0.05).[结论]高龄(≥80岁)、有糖尿病史和贫血的CHF患者并发CRS的风险性大,对以上三个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能降低C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24例,其中56例发生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56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作为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高龄骨科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术后卧床时间、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不良气管摘管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后卧床时间≥14 d、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2、不良气管插管操作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诸多风险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合理预防、规避风险因素,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蔚  陈果  陈红 《华西医学》2009,(11):2931-2933
目的:探讨老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干部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IRPA院内感染老年患者32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48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IRPA分离率为34.8%,IRPA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组,但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达81.3%。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IRPA感染有关:高龄、住院时间≥4周、高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分离出IRPA前2周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早期联用抗生素、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长程住院[比值比(OR)=14.887],APACHEⅡ评分≥16分(OR=38.908)以及分离出IRPA前2周用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OR=12.945)是I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程住院、APACHEⅡ评分≥16分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使用是IRPA感染的危险因素。IRPA对阿米卡星敏感率相对较高,但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发生相关贫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贫血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从我院电子病例系统中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疾病和联合用药等情况,根据患者贫血的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变量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患者利奈唑胺相关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有115名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其中男性75例(65.2%),21例发生贫血(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用药天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联合使用胺碘酮及联合使用他克莫司/西罗莫司是老年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经变换后得到联合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70.5%,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当约登指数最大(0.607)时对应的ROC曲线上的临界值为0.5。结论 老年患者中利奈唑胺相关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用药时间、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联用胺碘酮及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临床治疗期间应将相关变量带入联合预测因子方程中,得出的实际值大于临界值时,表明老年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贫血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血红蛋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4例,采用常规防跌倒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后实施防跌倒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严重程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5%,干预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跌倒损伤程度较干预组严重。结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模型评价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并分析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同家医院行手术且术后并发VTE的2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年龄、术前纤维蛋白原、术前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恶性肿瘤史、BMI≥25 kg/m2、高血压、高血糖、方式为叶切、有吸烟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VTE的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高于临界值、有吸烟史、BMI≥25 kg/m2(P<0.05)。结论Caprini风险模型能有效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VTE,可分类量化DVT发病风险。术前血浆D-二聚体升高、体重超重、重度吸烟史可能是胸腔镜肺叶术后患者发生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现状, 探究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科住院患者。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17日至9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VTE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发生情况, 比较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与未发生VTE患者的异同点, 评估危险因素与VTE事件相关性。使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预测价值。   结果  共31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症状性VTE发生率为2.5%。Padua模型敏感度为83.3%, 特异度为62.3%, 模型分层下高危患者占比38.8%。Padua模型中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肥胖、近期创伤和(或)手术这4项危险因素在VTE及非VTE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 而模型未包含的危险因素如雌、孕激素、输血、机械通气与VTE发生显著相关(P均 < 0.01)。Padua模型高危患者接受抗凝药物预防及机械预防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危患者(P < 0.01), 其中85.3%的高危患者未接受抗凝药物或机械预防, 亦未发生VTE。   结论   Padua模型特异度低, 模型中多项危险因素及其权重分布不合理, 对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分层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鼻咽癌患者营养风险指数对同期放化疗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制订针对性干预营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行同期放化疗的老年鼻咽癌患者26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营养风险指数与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269例老年鼻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