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氯吡格雷是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常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该药为前体药物,经细胞色素酶 CYP450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硫醇衍生物。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未能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同时有多项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在药物代谢途径方面互相影响,并存在争议。本文就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栓事件风险,国内外指南均将其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的Ⅰ类推荐[1]。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已成为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有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预防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2]。氯吡格雷与PPI联用可能会因竞争CYP2C19的同一结合位点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防血栓事件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然而由于个体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反应性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发生临床血栓事件。目前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转运体、药物代谢酶和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动学、药效学和临床事件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但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而它们同属于抗凝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范畴。遗传因素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策略主要以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替格瑞洛、αIIbβ3拮抗剂、中药。总结了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遗传因素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在双重抗血小板中具有较为理想治疗效果,但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研究发现,按照常规剂量进行氯吡格雷治疗,11%~44%左右患者会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治疗时,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较高,治疗不慎可能引起致死性损伤,未落实抗血小板有效治疗,会直接造成血栓形成[1]。本研究选取急性PCI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研究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2010年Mdeline收载的关于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PPIs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与多个因素相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合用时,PPIs与氯吡格雷之间无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当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时,PPIs对其药效的影响显著,而且不同的PPIs之间的作用强度有差异;以微观指标(如ADP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度)为标准,则氯吡格雷和PPIs之间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但以宏观指标(如一级事件发生率)为标准则无临床意义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PIs对氯吡格雷的影响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关:快代谢型患者PPIs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影响显著,慢代谢型无明显影响;与单用氯吡格雷相比,PPI+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胃肠道出血事件,对心血管系统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对于PCI术后短期内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聚集患者,临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任何一个PPIs;对于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患者,应该首选与泮托拉唑合用;PPIs合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而且显著减少胃肠道出血事件,因此在必须应用PPIs的情况下,阿司匹林是氯吡格雷的一个有效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药物基因多态性特点及其在脑梗死患者个体化给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内科的1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次/d,用药后均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药物基因检测,结合患者的一般信息对3种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选择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90d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在139例患者中,氯吡格雷中代谢、慢代谢的患者有83例,阿司匹林高抵抗的患者有52例,西洛他唑弱代谢型的患者有9例,其中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比例最高,达59.71%。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中,糖尿病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则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均按基因检测的结果调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随访90d均未出现新发的脑血管事件。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更多了解可能引起氯吡格雷抵抗的因素,从而提高氯吡格雷的疗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是目前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影响氯吡格雷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遗传因素,旨在为氯吡格雷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不可逆地结合于P2Y12受体血小板上,从而减少了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虽然氯吡格雷疗效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了解可能引起氯吡格雷个体差异的因素从而提高氯吡格雷的疗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现,是目前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影响氯吡格雷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基因多态性,旨为氯吡格雷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瑾  曾颖  唐帆  袁芳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5):389-392,398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常与中药制剂联合使用。加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提高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协同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提供依据。笔者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肝羧酸酯酶、P糖蛋白是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与氯吡格雷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环节,也有些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药效学方面与氯吡格雷有协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氯毗格雷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药物之一,然而部分患者未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需要经多种CYP450酶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多项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变异是影响氯吡格雷反应的重要因素。CYP2C19变异等位基因(*2或*3等位基因)携带者体内活性代谢物浓度下降,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减弱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P-糖蛋白变异引起氯吡格雷生物利用度下降。其他参与氯吡格雷代谢的CYP450酶多态性对人体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诱发因素为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或坏死,极易引发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1]。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要想对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进行改善,关键是要对血小板聚集与活化进行有效控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均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均较为常用,但是单独用药缺乏理想的效果[3]。本研究分析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临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影响氯吡格雷药效的因素较多,遗传变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的代谢活化有重要影响。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使用氯吡格雷可能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临床基因型检测可用于检查是否存在CYP2C19突变等位基因,预测患者的代谢表型,并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本研究从CYP2C19基因型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功能缺失基因携带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基因型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与传统治疗的临床结局比较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并整理了临床指南共识、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导意见,为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的基石。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研究发现,大约有11%~44%患者对氯吡咯雷表现为低反应甚至无反应,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而导致此种抵抗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氯吡格雷给药剂量不足,个体的基因多态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其主要对策有提高氯吡格雷的给药剂量,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和采用新型药物等。  相似文献   

15.
杨春光  任淑珍 《安徽医药》2016,20(10):1817-1822
氯吡格雷是一种临床疗效良好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血管支架术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受多种因素影响,而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其最重要的内部因素,合并用药是其主要临床因素之一。该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或合并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后,发生不良预后是否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对氯吡格雷在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一定的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平 《首都医药》2013,(14):27-28
目的总结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的相互作用。方法分析并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对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强化抗血小板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1]。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常通过合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近年来,关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抗血小板治疗的拮抗作用,以及这种拮抗作用能否明显增加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成为心血管医师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吴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22-3623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预防微血栓及血管再次闭塞的重要治疗措施[1-2].有研究表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在3%~4%的患者中未起到预期的抗血小板作用,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现象[3],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400例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河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冠心病患者400例,男317例,女83例,年龄(62.4±14.3)岁.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诊断(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术前应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并择期PCI术.所有患者既往无PCI术史,除外近期活动性出血、肝肾功能异常、药物禁忌、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肿瘤、免疫疾病、消化性溃疡患者,除外术中、术后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者、术后肝素使用患者及年龄>80岁者.  相似文献   

18.
张宏  石桂芳 《中国药业》2014,(23):23-2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抗血小板治疗后再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羧酸衍生物血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ACS患者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3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抗血小板治疗(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期间加服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羧酸衍生物血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则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比较加服阿托伐他汀前后氯吡格雷羧酸衍生物血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与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后,各组氯吡格雷羧酸衍生物血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证,不会影响氯吡格雷羧酸衍生物血浓度,也不影响其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氯吡格雷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除临床因素外,遗传因素为另一个导致氯吡格雷疗效个体差异性的因素。氯吡格雷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相关基因的突变频率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东亚人群的相关基因突变频率高于西方人群。目前研究表明,东亚人群发生氯吡格雷治疗期间HTPR的比例为20%~30%,高于西方人群,且CYP2C19*2和*3为HTPR的独立风险因素。通过增加氯吡格雷剂量,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或换用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等策略可改善患者HTPR,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方案中最佳的组合。然而,出血和部分病人出现不敏感或对抗,促使寻找更理想的抗血小板药物或更优化的治疗方案。高剂量氯吡格雷给药策略虽然轻度增加大出血风险,但有助于更强地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临床结果。更新、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中有更好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本文就有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