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娜  李宁秀  高博  赵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04-3907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EQ-5D量表对成都市社区随机抽取的416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社区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调查得到老年人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888分,95%可信区间为(0.869,0.90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对自身的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较好,而对躯体疼痛和情感焦虑的评价则相对较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享有医疗保险、经济状况好与差和是否患慢性病等.结论 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采取适宜的方式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减轻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等途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张琼  李宁秀 《卫生研究》2007,36(5):584-586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EQ-5D量表和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的成都市378名60岁以上的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其EQ-5D的平均分为0.804分。老年人对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评价较高,满意率分别为80.3%、93.3%和86.6%。而对躯体和情绪感受的评价则相对较低,满意率分别为47.1%和79.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依次为是否患慢性病、年龄、受教育年限,患有慢性病、年龄的增长、受教育年限的减少,会导致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的下降。结论慢性病是影响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个人、家庭和社区角度,分析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成都市丧偶老年人401人和有偶老年人1374人,采用生命质量SF-12量表和自编社会资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及各混杂因素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丧偶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差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个人、家庭社会资本低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社区社会资本越高,其生理健康(OR=0.515,95%CI:0.324~0.820)和心理健康(OR=0.475,95%CI:0.298~0.757)状况越好。结论 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应采取有效手段对影响丧偶老年人的社会资本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福州市城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SF-36健康量表对福州市城区3 285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城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分平均为(65.9±15.2)分,>60分的有2 043人,占62.2%,各维度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较高,分别为(70.7±22.1)、(91.3±14.3)、(75.5±21.5)分;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除情感功能外,其他维度均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为(71.5±21.6)、(66.5±16.5)分,高于男性的(69.6±22.7)、(65.2±16.7)分(t=2.408、2.179,P<0.05);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随着月经济收入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有配偶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配偶老年人(P<0.0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家庭支持、慢性疾病、业余爱好及主要照顾者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 福州市城区62.2%的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其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要重点关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患有慢性病、高龄、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无配偶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应用TOPSIS法和RSR法综合评价不同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合评价不同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并对评价结果分档排序.方法 应用TOPSIS法与秩和比(RSR)法相结合,通过使用SF-36问卷调查对9个地区4 743位老年人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成都市和包头市牧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最优;广州市、海南黎族城市地区、苏州市、天津市和沈阳市归为中档;海南黎族农村地区和长春市农村地区归为差档.结论 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能科学地评价老年人生存质量,地区经济状况、生态环境质量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可能对老年人生存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苏州市社区老年人的10种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应用SF-36健康量表对苏州市城区473名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苏州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随着慢性病患病种类的增加,生命质量有下降的趋势。患有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关节炎、心脏病、慢性胃肠炎、椎间盘疾病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大。结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受多种慢性病的影响,要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必须重视慢性病的防治,从卫生政策、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探讨现阶段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了山东省青岛、潍坊、济南等6个地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F-36量表测量该群体的生命质量,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筛选. 结果 山东省451例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加权平均分为78±15.35,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活动能力、情绪控制、慢性病患病、生活满意度和睡眠状况. 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及老年工作者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都市城区健康体检老年人群血清白蛋白变化特点。方法将某院2011、2012两年健康体检人群中年龄≥60岁,且符合入选条件者,分为6个年龄段,分析血清白蛋白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健康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测定水平均呈正态分布,并随增龄出现下降趋势,老年人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随增龄上升。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都市健康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较高,正常值范围在40.3-51.2g/L,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川省成都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1 270名流动人口,以其中667名女性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F-12生命质量量表(SF-12)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文献研究提出理论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 成都市流动妇女生命质量总平均分为(75.94±15.22)分;年龄与客观经济状况呈负相关(r=-0.732,P<0.001);年龄对心理适应产生正向影响,标准化直接效果值为0.348;客观经济状况通过自评经济状况对心理适应产生正向影响,标准化间接效果值为0.099;客观经济状况对生命质量生理健康总分产生正向影响,标准化直接效果值为0.105;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度各指标值分别为CMIN/DF=2.848,RMSEA=0.053,GFI=0.936,AGFI=0.917,PGFI=0.718,模型适配较好.结论 成都市流动妇女的社会融合过程是通过经济适应而直接实现心理适应,其客观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但未发现心理适应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海市某区敬老院老年人生命质量,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SF-36量表对66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敬老院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心理健康(MH)、均分得分分别为42.1、57.9、78.0、50.2、66.0、70.8、66.8、73.6、63.2。单因素分析:性别、婚姻、入住原因对生命质量有影响,老年人疾病中心脏病、糖尿病、慢支或肺气肿、脑血管意外对生命质量有影响;逐步回归分析:是否患病、入住原因、年龄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显著。[结论]加强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做好硬件建设,创建社会环境支持,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男性出租车司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男性出租车司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 应用MOS 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247名成都市男性出租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出租车司机生命质量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四川省男性参考值(P<0.05).工龄<2年组的司机在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4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工龄≥2年的司机(P<0.05).不同收入组司机,除精力和社会功能2个维度之外,在其他6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餐有规律组与无规律组比较,生命质量8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男性出租车司机生命质量低于四川省城市男性平均水平;工龄、个人收入、就餐是否规律与该职业人群生命质量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差异.方法:运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山东省五个地市250名城市老年人、313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城乡老龄人口在PF、BP、RE、MH四个维度以及PCS、MCS的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是影响城乡老人生命质量的共同因素;无论是农村老人还是城市老人,年龄都是影响其PCS的重要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P<0.05),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总体评分低于城市老人;提高老龄人口的生理健康对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保证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是提高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基本前提;提高受教育程度是提升城市老人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咸宁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 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咸宁市296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咸宁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数量较多、未婚/离异/丧偶和高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低于疾病数量较少、已婚和低龄老年人(P <0.05);经济收入较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高于经济收入较低者(P <0.05)。结论咸宁市老年人生命质量较低,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尤其需要关注慢性疾病较多、高龄、低收入和无配偶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拐点年龄的性别差异,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18个村为调查现场,共调查老年人3 336名,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five-dimensional European quality of health scale, EQ-5D)评估老年人生命质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预测老年人生命质量拐点年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的预测能力。  结果  健康效用值男性(0.774±0.200)分,女性(0.721±0.205)分,男性高于女性(t=7.500, P<0.001);老年人“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困难比例最高;总体生命质量拐点年龄男性72.5岁,女性70.5岁;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转变具有预测价值。  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男性生命质量优于女性,女性生命质量拐点年龄早于男性。应关注老年人慢性疼痛及心理健康问题,以此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成都市死因监测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促进成都市死因监测质量进一步提高.方法 所有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按照国际(ICD-10)疾病分类,分析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结果 报告死亡数与公安局统计数符合率,城区、近郊、远郊分别为120.38%、131.29%和78.97%(χ2=1 446.855,P<0.05).院内死亡病例上报用时中位数,城区、近郊、远郊分别为37 d、38 d和17 d;院外死亡病例上报平均用时,城区、近郊和远郊分别为58 d、56 d和69 d.190例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死因符合率为87.37%,网络报告的符合率为75.41%.结论 成都市死因监测数据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丽水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丽水市老年人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度情况.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莲都区城区某社区137名、农村某行政村136名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区与农村两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明显差异,农村好于城区,但两组均明显好于全国常模水平(P<0.01=;表明城区、农村两组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比较总体上均有明显相关,社会支持维度总体无明显差异,而其中农村主观支持分明显高于城区,对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城区;最常见阳性症状中出现率最高的症状,农村是忘记性大,而城区则是肌肉酸痛为最多见.结论≥70岁与<70岁年龄分组心理健康状况,高年龄组略好于低年龄组;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城乡差异视角,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大样本数据,应用欧洲生命质量五维量表(EQ-5D-3L)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得到有效样本3 523份,城镇老年人健康效用值均高于乡村老年人,城乡老年人均在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两个维度上存在最多问题。年龄、性别、收入、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城乡老人健康效用值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高健康效用值越低,女性的健康效用值低于男性,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健康效用也较高,而患有慢病数量越多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越差;教育程度只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效用值有显著影响(P<0.05),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乡村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也更高。结论 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提升城乡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需要重点关注高龄、患慢性病、低收入群体以及老年女性群体,尤其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焦虑和疼痛问题。对于乡村老年人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乡村老人健康素养,提高生命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深圳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以随机方法抽取深圳市792名60岁常、暂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常住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561.88±102.12)分,高于暂住老年人(520.40±95.42)分,常住老年人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卫生维度得分分别为(85.54±25.011),(60.42±55.991),(69.52±30.828),(79.61±34.307),(66.83±27.455)分,均高于暂住老年人(73.89±26.359),(52.41±55.040),(64.49±29.978),(58.04±28.9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患慢性病、年龄、个人经济收入、医疗费来源、婚姻状况、自理能力和居住状态.结论 深圳市老年人总体生命质量状况良好,常住老年人生命质量好于暂住老年人,患慢性病是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珠海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探讨社区护理模式,以期进一步建立一套适合城区老年人健康的医疗护理和管理模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及体检的形式对珠海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917名老年人中,存在大量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珠海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多方面影响作用,建立相关护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成都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家乡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结果:全市居民建档率35.8%,城区和远郊高于近郊;73.5%的健康档案填写合格,城区和远郊的档案填写合格率高于近郊;48.9%的档案在最近一年内有相关服务的动态记录,城区和近郊档案使用率高于远郊.结论:增加健康档案数量的同时,提高档案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