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张庆祥教授从肝论治慢性泄泻经验。张教授认为慢性泄泻有小肠泻、大肠泻、脾泻与肾泻之分,主要病机为肝脾失调,多寒热虚实夹杂,临床治疗强调调和肝脾,随证加减。创抑木扶土方为主方,功能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在主方基础上根据临床常见的寒湿中阻、湿热内扰、脾肾阳虚3种不同证型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2.
正泄泻为临床常见疾病,本病首载于《黄帝内经》,该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并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后经隋朝、宋朝、明朝等多朝代发展,中医对于泄泻的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已基本完善。对于本病的分类有以症状来分类和定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及湿盛成濡泄等,并可分为飧泄、溏泄、鹜泄、濡泄及滑泄等[1];  相似文献   

3.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载叶天士临床经验的一本重要著作,其中《泄泻》篇对泄泻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从叶氏经验看,泄泻四季皆可发病,湿邪是主要致病因素,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其论治宗仲景东垣经验,注意四时、体质因素,重视预防调护,治法方药记载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泄泻病的发生跟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和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病病机.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运转之枢纽,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调理肝脾气机是泄泻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法.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田德禄教授对于本病有深刻且独到的见解.田教授认为泄泻当根据其病程分为暴泻、久泻,前者病程较短,与外邪饮食相关,后者病程较长,与久病体虚、情志失宜相关.田教授根据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在治疗中将病机治疗与脏腑论治相融合,从脾胃立论,兼顾肝肾.对于感受外邪者治湿为要,分型立论;饮食所伤者通降清泄、逐邪...  相似文献   

6.
唐为勇教授认为,小儿泄泻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脾胃功能及湿邪与气机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尤为推崇气机圆运动理论,重视肝肺之左升右降,及其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壶揭盖、理气开郁等肝肺同调法调整脾胃气机升降,使气机得舒、升降相序而泄止。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黄燕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师承全国名中医任继学教授和广东省名老中医刘茂才教授,对中医脑病有深入的研究。黄师认为,眩晕发作与肝密切相关,责之于肝火风阳上冒,而又有挟痰、挟火、挟瘀、因虚之别,从肝论治眩晕,有执简驭繁之效。笔者有幸师从黄燕教授,随诊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其辨证论治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眩晕致病因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系风、火、痰、  相似文献   

8.
张志华 《新中医》2007,39(10):94-95
水肿是肾内科常见病。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而对水肿的发病与肝相关,及水肿从肝论治,则鲜有报道。笔者在深入发掘前人关于水肿与肝关系认识的基础上,用调肝治水论指导临床部分水肿患者的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疗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泄泻病,主要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水样便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病理因素主要为湿邪,病位有脾、胃、大肠、小肠之分[1].李中梓《医宗必读》[2]中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临床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此九...  相似文献   

10.
急性泄泻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而使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导致急性泄泻。笔者认为急性泄泻不但与脾胃,而且与肝胆关系密切。1脾胃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联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及腐熟水谷。肝主疏泄,胆贮藏胆汁,在肝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医临床治疗阳萎多从补肾入手,但未必皆效。蒋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阳萎非惟肾虚,亦关肝脉;治疗非惟补肾,亦需治肝,甚至必要时以治肝为主。本文结合古代文献、现代药理以及临床验案分析,介绍蒋健教授临证肝肾同治,以肝为主治疗阳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李灿东教授是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六届全国老中医药指导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擅长中医内科诊疗,疗效肯定,赞誉颇多。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兹将李教授以运脾法治疗泄泻经验介绍如下并举验案3则,以飨读者。1病因病机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1]。西医称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肝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及现代医学研究,介绍导师李惠林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从肝论治应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即通过疏肝、平肝、清肝以使人体气机畅达,升降有序,气血津液输布正常,气血调和,则诸症可愈。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强调治疗冠心病从肝论治,并提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肝泄火、化痰行痹,平肝息风、滋阴活血,养血柔肝、宁心复脉,温经散寒、暖肝通脉等治疗方法。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5.
水肿一病,《内经》称水,《金匮》曰水气,隋巢元方后始称水肿。考中医之水肿,不独现代医学之肾源性水肿,亦包括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神经内分泌性水肿等。无论古今,水肿病多从肺脾肾论治。《内经》即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诸湿肿满,  相似文献   

16.
李珂 《山东中医杂志》2009,(11):802-803
导师孙兰军教授业医四十载,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从肝论治心律失常有其独到的经验,疗效确实。笔者随师临诊年余,现将老师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东梅教授认为崩漏的病机关键是冲任失调,病性虚实夹杂,其发病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强调肝、脾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临证采用滋阴疏肝清热、健脾升阳化瘀等治法,通补冲任,尤其强调病后调护在此病中的重要性。中西医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梁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6):262-262
1小儿泄泻从肝论治的意义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特别是迁延性泄泻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因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泄泻疾病的诊治水平,早已是古今医家临床解难所望。从调理脾胃着手治疗小儿泄泻固然是治本之法,然而小儿“肝常有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清末孟河名医费伯雄治疗泄泻的医案医话,对费伯雄论治泄泻的经验进行初步的总结。费伯雄认为泄泻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感受外邪及脏腑虚损两类,外邪有暑湿、湿热、风热之异;脏腑虚损有脾虚、肾阳亏虚、肝郁乘脾之别。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充分认识到"脾虚"及"湿盛"在泄泻发病中的关键作用,重视"和中祛湿",用药和缓,善于化裁古方,且擅以食代药。  相似文献   

20.
<正>于志强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近40载,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善于总结经验,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