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疾病感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疾病感知特点.方法 选择疾病感知问卷中文修订版(CIPQ-R)进行CP患者疾病感知评价,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被用来评价CP患者的临床症状,对CP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慢性肝病进行对比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P患者CIPQ-R疾病周期性因子、情绪陈述因子分数偏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的同一性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与疾病感知其他因子密切相关;疾病感知各因子与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性显著.结论 CP患者具有过度的负性疾病感知,使患者处于持久的不良心理应激状态下,对患者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疾病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影响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及IIEF-5评价CP患者的临床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子量表评定抑郁症状,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特质应对方式,疾病感知问卷(IPQ)中文修订版(CIPQ-R)进行CP患者疾病感知特点评价。对CP患者的抑郁症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对影响CP患者抑郁症状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症状与NIH中疼痛或不适、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NIH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勃起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32,0.31,0.35,0.38,-0.36,P均<0.05)。消极特质应对、IPQ致病因素可解释CP抑郁症状的43.4%(R2=0.434,调整后R2=0.456,F=14.853,P<0.001)。结论:CP患者抑郁症状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消极应对特质和过度的疾病归因是CP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Child-Pugh分级标准(C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ALBI)预测肝癌患者R_0切除术后发生肝衰竭(PHLF)的能力。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275例肝癌行肝癌R_0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比较3种评分预测发生PHLF的准确性。结果:依据50-50标准,275例患者中43例被诊断为PHLF,ALBI、CP、MELD诊断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95%CI)分别为0.930(0.893~0.957)、0.795(0.743~0.841)、0.736(0.680~0.787)(ALBI vs.CP:P=0.0003;ALBI vs.MELD:P=0.0001;CP vs.MELD:P=0.2420)。依据国际肝脏外科学组(ISGLS)标准,275例患者中48例被诊断为PHLF,ALBI、CP、MELD诊断PHLF的AUROC(95%CI)分别为0.884(0.840~0.920)、0.828(0.778~0.871)、0.762(0.707~0.811)(ALBI vs.CP:P=0.1542;ALBI vs.MELD:P=0.0064;CP vs.MELD:P=0.2010)。按肝切除范围分亚组分析的结果与全组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3种评分系统中,ALBI评分预测肝癌患者R_0切除术后PHLF优于CP和MELD,MELD评分(由于分数构成中肌酐权重较大)相对不适用于轻症早期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泌尿外科门诊CP患者283例,无记名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SF-36中文版),年龄、婚姻、职业、文化水平、合并慢性疾病情况、性生活频数、经济收入、吸烟、饮酒、病程的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P患者在SF-36量表所有领域的积分均有下降,P值均<0.01.NIH-CPSI包括疼痛或不适平均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前两项为症状评分(NIH-CPSI1,2),与SF-36得分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CP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精神心理、性功能方面,而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多个方面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不相同,提示在对CP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时应全面而有重点的考虑到C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建议在应用NIH-CPSI评估CP患者生存质量时可联合应用SF-36对CP.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慢性前列腺炎(CP)均为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且BPH多可合并CP。本文就BPH合并CP的流行病学、发病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等进行了综述。患BPH或CP之一的患者比普通人群有更高的几率患另一种疾病。炎症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合并有CP的BPH患者在年龄、前列腺重量、体积、症状评分特别是疼痛评分等方面均高于单纯BPH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上对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抗生素和超声微泡等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53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常见而又充满困惑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在我国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总数的33%[1],占性病门诊的60%以上[2].我们对本地区2000年8月~2003年5月门诊CP患者,进行前列腺液(EPS)常规及病原学检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冠状动脉相关疾病患者的医学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评估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A检查与CAG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比较CTA与CAG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评估情况,以及两种检查方法下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各项参数,包括外弹力膜(EEM)面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斑块偏心指数(EI)、重构指数(RI)。结果CAG检查结果显示,119例冠状动脉相关疾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8例,非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例。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8.15%,特异度为72.23%,准确度为95.80%。CTA检查与CAG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39,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673~1.000),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中等诊断价值。CTA检查与CAG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评估情况、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评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相关参数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且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患者耐受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的临床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我科于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87例BPH合C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CP,将所有患者分为CP组(124例)和非CP组(16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EPS白细胞数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然而根据有无接受抗CP治疗,进一步将CP组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的变化。结果与非CP组相比,CP组患者发病年龄更迟、血清PSA值更高、前列腺体积更大、IPSS及QOL评分更高(均P0.05),但EPS白细胞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PSS及QOL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IPSS及QOL评分未明显改善(P0.05)。结论 BPH常合并CP;与单纯BPH相比,BPH合并CP具有发病年龄迟、血清PSA更高、临床症状更为严重的特点;在常规BPH治疗的同时予以抗CP治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精液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CP/CPPS)患者精液常规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关系。方法:对60例CP/CPPS患者和20例健康男性进行精液常规参数、锌浓度及抗菌活性的检测。结果:CP/CPPS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精浆抗菌活性及精浆锌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CP/CPPS患者精子活力与精浆锌离子浓度间有显著相关性(r=0.272,P=0.015)。精浆抗菌活性与精浆锌离子浓度间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1)。结论:CP/CPPS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精子活力下降,精浆锌浓度和抗菌活性降低。精浆抗菌活性与精浆锌浓度、精子活力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IL-2、IL-8及IL-10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 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对CP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的价值。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31例CP患者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的水平,并以 1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对每例患者进行两杯法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常规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 (NIH CPSI)。按NIH分类法将 31例CP患者分为 3型:Ⅱ型 5例,ⅢA型 13例,ⅢB型 13例。 结果: CP组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含量显著升高(P<0. 05),IL 2和IL 10含量显著降低 (P均<0. 05)。Ⅱ型CP组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ⅢA型C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ⅢB型CP组与Ⅱ型和ⅢA型CP组比较,前列腺液IL 8水平显著降低(P均<0. 05)。CP患者前列腺液IL 8水平与IL 10水平呈负相关(r=-0. 503,P<0. 05),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 663,P<0. 05)。前列腺液IL 2、IL 8和IL 10水平与NIH CPSI评分无相关性(P>0. 05)。 结论: 前列腺液中IL 2、IL 8及IL 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诊断CP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与前列腺结石(PC)的关系.方法 对500例健康人群和491例CP患者经直肠B超检测PC,将其分成CP与CP+Pc组,进行CPSI评分.结果 ①对照组PC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χ2=68,P<0.001);②CP与对照组各年龄段PC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CP组各年龄段PC的检出率分别为15.79%、30.09%、55.66%、66.15%、82.76%,各年龄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CP与CP+PC组CPS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P中PC的检出率明显增多,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年龄与CP是形成PC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一种严重困扰广大泌尿外科医师及患者的常见疾病。现已认识到CP/CPP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即它是一种具有不同病因、不同疾病进程且对治疗反应不一的临床综合征。基于对CP/CPPS病因的深入认识以及对CP/CPPS临床研究的重新评估,国外研究者目前制定了能够对CP/CPPS进行分类并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的表型分类系统——UPOINT。UPOINT由6个独立的因子组成,分别为排尿症状(U)、社会心理的(P)、器官特异性的(O)、感染(I)、神经/系统性的(N)及盆底肌疼痛(T)。本文系统综述了UPOINT提出的理论基础、各因子的临床特征以及基于该系统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30例行PTX的ESRD患者资料,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再根据Agaston方法计算CAC积分,比较存在CAC者手术前、后CAC积分.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尿液中的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SEP)的含量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的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及NIH-CPSI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前来东部战区总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367例CP患者的中段尿进行PSEP含量检测,显微镜下观察EPS中的WBC和SPL计数,指导患者独立填写NIH-CPSI量表,统计分析CP患者尿液中的PSEP含量与EPS中的WBC、SPL计数及NIH-CP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P患者尿液中的PSEP含量随EPS中的WBC数量增加而增加,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r=0.19,P=0.047),与EPS中的SPL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02,P=0.48),与NIH-CPSI总评分显著相关(r=0.31,P=0.02)。结论:PSEP对临床诊断CP和评估CP的炎症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克建  马刚 《腹部外科》2005,18(4):199-200
慢性胰腺炎(CP)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多发病。在国内,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可伴有不同程度胰腺慢性炎症的改变。从广义上讲,胆石病可作为CP的病因之一。但胆源性CP的临床表现多以胆道疾病为突出症状,消除胆道疾病后,胰腺的酶学会迅速降至正常,其形态及功能也多在短期内恢复,无需针对胰腺本身进行手术干预。故胆源性CP与通常针对胰腺疾病而进行手术的CP有所不同。回顾国内近20年CP相关文献报道,1984年~1994年间,最大的一宗报告仅为51例,其余多为个案;而1995年以后,有关报告直线上升,仅1998年~1999年间即达212例。其中,明确为胆道疾病所…  相似文献   

16.
正阴部神经痛(pudendal neuralgia,PN)是阴部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由于该病可出现会阴疼痛,甚至伴有排尿刺激征、性交不适等临床表现,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精索静脉曲张等泌尿男科疾病,现收集笔者团队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8例误诊为CP等疾病的PN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糖脂代谢、骨密度(BM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医院内分泌专科就诊的围绝经期SCH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至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120名为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人员空腹静脉血,检测并对比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并对比2组受试者口服糖耐量及C肽(CP)释放试验中空腹血糖(FPG)、服糖1 h后血糖(PBG1h)、服糖2 h后血糖(PBG2h)水平及各时刻点C肽释放量(CP0h、CP1h、CP2h);检测并对比2组受试者腰椎L_(2-4)、髋部总体、左股骨颈、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BM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价TSH水平与糖脂代谢、BMD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组TSH、TC、TG、LDL、CP0h、CP1h、CP2h、FPG、PBG1h、PBG2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腰椎L_(2-4)、髋部总体、左股骨颈、左股骨大转子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与血清TC、TG、LDL、FPG、PBG1h、PBG2h、CP0h、CP1h、CP2h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SH水平与血清HDL、腰椎L_(2-4)、髋部总体、左股骨颈、左股骨大转子BM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SCH患者糖脂代谢紊乱,BMD降低,且SCH水平与糖脂代谢、BMD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血压变异性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69例,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N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血压变异性与MACE的关系。结果:随访时间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42.01%(71/169)。MACE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及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明显高于NMACE组(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27)、SBP-CV(OR=1.589)、DBP-CV(OR=1.691)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OR=1.959)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P0.05)。SBP-CV、DBP-CV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829、0.847,三者联合诊断的AUC最高(0.952)(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血压变异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CE的发生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前列腺增生(BPH)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在临床特点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于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的BPH患者,按照是否合并CP,分为单纯BPH组和合并CP组两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症状、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PSA等指标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88例BPH患者中合并CP有63例.单纯BPH患者多因尿频、排尿困难入院,而合并有CP的BPH患者中有79.6%因疼痛或终末尿滴沥入院;虽然合并CP患者较单纯BPH患者发病年龄更高、前列腺体积更大、PSA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CP患者较单纯BPH患者IPSS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无疼痛或终末尿滴沥及IPSS高低是临床鉴别单纯BPH患者与合并CP的BPH患者的重要指标;在IPSS评分大于25分时应警惕前列腺炎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的细菌学病因。方法:前列腺标本取自162例猝死于非前列腺疾病的器官捐献者,年龄20~38岁。取前列腺周围带组织,一式两份,一份做常规病理检查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免疫组化分析,另一份用PCR方法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16S rDNA)。结果:31.5%(51/162)的组织病理呈CP改变,其中轻度灶性间质炎44例,轻度灶性间质伴腺体周围炎5例,轻度灶性腺体周围炎2例。16S rDNA阳性率为19.1%(31/162),其中CP标本阳性率为51.0%(26/51),非CP标本阳性率为4.5%(5/111),CP标本阳性率高于非CP标本(χ2=29.783,P<0.01)。在CP标本中,16S rDNA阳性组IL-1β、TNF-α和NGF表达高于16S rDNA阴性组(P<0.01)。结论: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CP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