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可行性及优异性。方法:选择60-80岁需连续输液治疗5天以上的内科住院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24G和20G留置针输液,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穿刺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速度、注射部位血管反应及留置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内科住院病人乐意接受用24G留置针输液,在减轻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损伤程度、有效控制滴速等方面明显优于20G留置针。结论:24G留置针虽然针梗细、短,但它足以完成老年患者的输液功能,血管损伤程度及疼痛轻微,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输液中留置针的选择。方法将1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式留置针,规格0.7mm×19mm,透明敷贴。对照组采用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规格0.7mm×19mm,单独正压接头,透明敷贴。两组置管后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采用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比儿科输液中分别采用BD 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和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病房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采用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和对照组(40例,采用BD 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结果:实验组患儿留置针留置4-5d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实验组患儿回血率(5%)、堵管率(2.5%)、静脉炎(2.5%)、针刺伤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22.5%、10%、10%,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更适合儿科输液应用,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可有效降低留置针护理问题发生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手型立体固定器在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2月在肿瘤科病区进行手部外周静脉输液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0,包含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各100例,分别记作观察组1和观察组2)和对照组(n=200,包含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各100例,分别记作对照组1,对照组2)。两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输液固定后,观察组使用3D手型立体固定器进行固定,对照组随患者按意愿采用或不采用简易材料进行普通加强固定,观察重复穿刺率、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意外拨管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钢针输液患者单次输液时间内的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留置针输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留置针意外拨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输液固定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患者手部外周静脉输液中使用3D手型立体固定器能有效减少重复穿刺率,降低静脉炎发生,减少留置针意外拨管率,延长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两种穿刺方法,患者疼痛反应比较P<0.05;观察组疼痛减轻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方法,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和普通头皮针的效果.方法:在院前出诊病例中选出采用静脉输液急救的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头皮针组)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组),每组2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针头滑脱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及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针头滑脱率及药液外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室静脉通道保留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维持急救阶段的静脉输液通畅度,提高了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患儿的静脉输液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儿科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06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留置组,每组各53例,分别使用一次性静脉针和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留置组穿刺成功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组不良反应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留置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留置针可以有效应用于儿科静脉注射患儿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徐慧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23-252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浅静脉输液途径.方法 将我科收治6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20G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选择颈外静脉,对照组选择四肢浅静脉,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结果 观察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补液速度、留置时间等,均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过程中能快速、有效补液、及时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向穿刺和逆向穿刺进针方法在老年输液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75)采用浅静脉逆向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n=75)采用传统正向穿刺留置针输液.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患者的疼痛感、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较长时间输液的老年患者实行浅静脉逆向穿刺留置针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输液外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2年9月—12月收治的500例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不同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背、头静脉、前臂之间的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延长留置时间,减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效的缓解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妊娠剧吐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85%),3例治疗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6例(31%),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剧吐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者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者,临床观察疗效可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朱志琴  沈转兴  徐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387-4388
目的:探讨孕妇夫妻双方参与治疗妊娠剧吐健康教育对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夫妻双方参与妊娠剧吐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对孕妇本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情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夫妻双方参与妊娠剧吐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是促进妊娠剧吐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及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妊娠剧吐与围产结局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对妊娠结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2月因妊娠剧吐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并具有完整孕期资料的产妇40名,与随机抽取53名非妊娠剧吐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间妊娠结局、剖宫产率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比与未合并妊娠剧吐的孕妇组,妊娠剧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产儿、女婴分娩率,但其间没见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在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及小于孕龄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巨大儿、剖宫产率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妊娠剧吐组母体孕期增加的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早期合并妊娠剧吐会影响到孕晚期母婴结局,故临床上我们要重视妊娠剧吐的发生和彻底治疗,并科学的指导这部分孕妇整个孕期的饮食健康管理,从根本上降低其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妊娠剧吐患者在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现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8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人文关怀护理的试验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双侧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在门诊治疗3 d后填写健康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满意度调查表,判断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健康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所有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使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剧吐患者两种静脉营养输注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100例妊娠剧吐需进行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按照配置三升袋营养液方式及传统非三升袋分为2组,输注三升袋配置营养液者50例(观察组),传统方式连续依次输注葡萄糖、10%Kcl、脂肪乳和氨基酸等营养液者50例(对照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数据统计和效果观察。结论三升袋营养液可明显改善孕吐患者营养状况,纠正电解质效果好,尿酮体转阴快,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晓玲  万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45-2546
目的:探讨孕产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和住院的孕产妇,用胶体金层析法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孕产妇粪便中幽门螺旋杆菌抗原(HpSA),对孕产妇归类分组,并计算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结果:共对3620例孕产妇进行了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正常妊娠孕产妇2 578例中HpSA+106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4.11%,病理性妊娠孕产妇1 042例中HpSA+50例,感染率为4.80%,略高于正常孕产妇,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妊娠剧吐、流产、死胎等早中期病理妊娠孕产妇幽门螺旋杆菌的HpSA+率为8.52%,显著高于正常孕产妇组和晚期病理妊娠组(P<0.01);在所有病理妊娠中,又以胎儿生长受限和妊娠剧吐孕产妇感染率最高,HpSA+率分别为27.3%和17.2%,显著高于正常孕产妇组和其他病理妊娠组(P<0.01)。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早中期病理妊娠,尤其是妊娠剧吐和胎儿生长受限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诱发早中期病理妊娠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妊娠剧吐不利于母亲和胎儿的健康,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是治疗的主要措施。本文简要介绍近年肠内外营养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正确选择何种营养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offspring of women hospitalized for hyperemesis gravidarum have a different sex ratio than those of women without this diagnosis,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fetal gender and variables such as severity of hyperemesis, gestational trimester, and maternal age. 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pregnant women with a diagnosis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in the first trimester give birth to a higher proportion of female newborns than do all mother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hospitalized.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offspring of women hospitalized for hyperemesis gravidarum have a different sex ratio than those of women without this diagnosis, bu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poten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fetal gender and variables such as severity of hyperemesis, gestational trimester, and maternal age. 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pregnant women with a diagnosis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in the first trimester give birth to a higher proportion of female newborns than do all mother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hospitaliz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0015年8月至0017年10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1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结果 干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