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龚旭红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88-1088,109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T2DM伴EH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罗格列酮4 mg/d,二甲双胍1500 mg/d,苯那普利10 mg/d;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1500 mg/d,苯那普利10 mg/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体重、肝功、肾功、血常规的变化。疗程24周。结果治疗前后体重、肝功、肾功、血常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血压、FBG、2h BG、HbAlc、FIN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T2DM伴E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T2DM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罗格列酮4mg,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BG、FINS、HbAlc和I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用治疗初诊T2DM疗效比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口服罗格列酮4mg/次,1次/d;二甲双胍250mg/次,3次/d。对照组43例口服二甲双胍250~500mg/次,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BG、PB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FBG、PBG、FINS及IRI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DM疗效确切,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d,一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分三次服用,500mg/次,并进行为期16周的观察,分别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肝功等指标。结果用药16周后,治疗组的FIN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INS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即可发挥良好的降糖效果。吡格列酮除降低血糖外,亦能使FINS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d,一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分三次服用,500mg/次,并进行为期16周的观察,分别检测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肝功等指标。结果用药16周后,治疗组的FIN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FINS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即可发挥良好的降糖效果。吡格列酮除降低血糖外,亦能使FINS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罗格列酮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1治疗.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罗格列酮组治疗后BP、TG、FBG、FINS、HbAlc、IRI均明显降低,ISI明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T2DM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IRI、提高ISI的同时,可降低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7.
姜一杰 《吉林医学》2010,31(6):794-79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磺脲类+双胍类药+罗格列酮)和对照组26例(磺脲类+双胍类药+安慰剂);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DBP、FBG、2hPBG、HbA1c、FINS、TG、脂联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糖代谢,降低血压,升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35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1.治疗前及疗程(6个月)结束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 治疗组FBG、FINS、甘油三酯、HbA1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SI显著上升(P<0.01),IRI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双下肢动脉IMT降低,斑块数量和类型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T2DM在降低血糖、改善IRI、提高ISI的同时,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联合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正在使用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仍欠佳的患者30例,加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罗格列酮明显降低血糖水平。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37例经双胍类以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罗格列酮4 mg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二甲双胍250~50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血脂,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PBG、FINS、PINS下降,ISI增加,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bAlc和血脂变化不大,副作用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DM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曹秀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5-4656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g,3次/d,口服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IC.Homa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I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3次/d,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0.53g,3次/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动态临床观察。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脂、血压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收缩压降低,肝、肾功能明显变化。结论 马米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同时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格列汀与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初诊T2DM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阿格列汀及罗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较对照组[74.41%(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G、HbA1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阿格列汀与罗格列酮,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1500 mg/d及苯那普利15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2 h PG、Hb 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FINS、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2次/d,即二甲双胍组(24例),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1次/d,即罗格列酮组(24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 在两组患者取得相当降糖疗效基础上,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馒头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显著差异,但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没有罗格列酮明显.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都可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但罗格列酮降低IR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罗格列酮治疗后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加用罗格列酮(4mg/d)治疗6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 FPG)和早餐后2h血糖(2hPG)及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柱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 水平。观察两组干预前后FPG、 FINS、 2hPG、HbA1c、TC、TG的变化及干预后GLP-1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经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后,患者血清中的FPG、2hPG、FINS、HbA1c、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空腹血清GLP-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HbA1c,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空腹GLP-1分泌。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贝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FPG、2 hPG、HbA1c、FINS、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罗格列酮在与二甲双胍产生协同作用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从而使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同时得到更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治疗前用药情况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合用磺脲治疗组(B组),合用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每组30例。R组先行饮食及运动治疗,A组及B组保持原药物剂量不变,然后3组均给予罗格列酮4mg,每d1次,空腹口服,共51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BG);测糖化血红蛋白;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R)。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BG、P2hBG、糖化血红蛋白、FINS水平及R值均较治疗前下降,A升高。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可单用或与二甲双胍、磺脲类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48例,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罗格列酮片4 mg 1次/d,即罗格列酮组;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 2次/d,即二甲双胍组,疗程12 wk. 结果:在两组患者取得相当降糖疗效基础上,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馒头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 罗格列酮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优于二甲双胍,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显著差异. 结论: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都可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在降低IR方面,罗格列酮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