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目前已经发现至少编码10种肌小节约200个位点突变可以导致该疾病.由心脏肌钙蛋白(cTnI)基因突变所致者约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5%.现已发现的cTnI基因突变位点约有20个.本文综述cTnI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致病基因型及表型之间关系,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在一HCM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钙蛋白Ⅰ基因(TNNI3)、心脏型肌钙蛋白T基因(TNNT2)、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在该家系接受家系调查的8例有亲缘关系的对象中5例携带TNNI3 4693C/T(R145W)突变,全部发病,外显率100%.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该突变位点使TNNI3基因第7号外显子143位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5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1例表现为室间隔基底段肥厚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轻微的胸闷.MYH7、MYBPC3及TNNT2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 TNNI3基因4693C/T突变是该HCM家系的致病突变,其外显率为100%.其携带者主要表现为心尖部肥厚为主,临床表型较好.对于心尖部肥厚为主的HCM家系有必要进行TNNI3的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TNNI3K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探讨此范围内有无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对56例无血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TNNI3K基因第18~19及23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设计内引物直接测序,观察有无基因突变,并对发生突变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在TNNI3K基因第18~19及23外显子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目前在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未发现TNNI3K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和基因突变致病机制的分析,为临床上HCM患者预后评估,以及HCM先证者家系成员中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检出和风险咨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心脏肌钙蛋白I(cTnI)R145W突变的表型特点。方法在300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中对心脏肌钙蛋白I基因(TNNI3)外显子7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R145W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4个先证者家系9个HCM成员中发现cTnI-R145W突变,2/3的患者表现为心尖部肥厚,3/4先证者有猝死家族史,其中一例家族成员在随访期内心源性猝死。结论 cTnI-R145W突变可导致心尖部肥厚为主的HCM,其表型恶性程度较高。结合同一突变位点在西方人群中可以导致典型的限制型心肌病表型,提示R145W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心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对65例HCM先证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凶第7、8号外显子片段,扩增PCR产物以测序的方法寻找突变位点,并了解基因型明确的HCM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1例40岁男性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第7号外显子卜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Aspl27Tyr.6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见异常.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Ⅰ发挥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Asp127Tyr突变可能导敛HC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肌钙蛋白Ⅰ(TNI)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就诊的HCM患者61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HCM的诊断标准参照ACC/ESC肥厚型心肌病专家共识(2003).2005年后入选的116例患者测定了血清TNI水平.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胸痛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冠状动脉造影情况、主要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116例患者的TNI值中位数为0.07 ng/ml(0~4.38ng/ml),有62例(53.4%)TNI水平高于正常值.69例(59.5%)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仅9例(13.O%)合并有冠心病,合并有冠心病的HCM患者的TNI水平与无冠心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CM患者TNI水平升高相关的因素包括最大室壁厚度(P<0.05),显著的T波倒置(P<0.01)和胸痛症状(P<0.05).与全部的612例HCM患者相比,测定了血清TNI水平的患者胸痛症状(45.7%比34.5%,P<0.01)与显著的T波倒置(75.9%比30.1%,P<0.01)的比例较高.结论 HCM患者可以有与冠心病无关的TNI升高,尤其多见于有胸痛症状、显著T波改变者,应注意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Wu HF  Chen XJ  Yang D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1):1000-1004
目的探讨国人新的致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cTnⅠ R145W)引起HCM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在大鼠cTnⅠ cDNA引入R146W(相当于人R145W)突变,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做报告基因,构建含野生型和突变型大鼠cTnⅠ cD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Langendoff逆流灌注系统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无血清法培养后重组腺病毒转染。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膜L型钙电流,Fura-2/AM孵育后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咖啡因诱导的肌浆网钙释放。结果DNA测序证实R146W突变成功引入大鼠cTnⅠ cDNA。新鲜分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率达70%~80%,无血清培养7天后绝大部分能保持长杆状形态。重组腺病毒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cTnⅠ和绿色荧光蛋白单抗均能检测到重组蛋白。与野生型cTnⅠ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突变型cTnⅠ组心肌细胞膜L型钙电流峰值明显降低。Fura-2/AM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和咖啡因诱导的肌浆网钙释放,三组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R146W突变的cTnⅠ蛋白可能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重构,进一步研究可探讨肌丝对钙的敏感性及钙调节蛋白表达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遗传心肌病,目前已发现20多个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基因治疗正在探索中。本文将从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基因的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壁心肌的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种特发性心肌疾病,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疾病。在人类,在编码与构成肌小节有关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现在发现至少有11种基因,超过200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与肥厚型心肌病有关。另外,一些与肌小节无关的基因突变也参与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厚型心肌病 ( HCM)是指在无明显阻力及容量负荷增加的情况下 ,心肌发生肥厚 ,临床表现为晕厥、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猝死。早在 19世纪末与 2 0世纪初 ,两位病理学家 Liouville H与 Schminche A即对HCM进行了描述 ,直至本世纪中期以来 ,HCM方以其家族聚积倾向 (约 50 %的 FHCM患者有家族史 )、较高病死率及病因不明等特点而倍受基础医学工作者及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1989年 Jarcho等 [1] 首次报道一加拿大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 famili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FHCM)家系 ,致病基因定位于 14号染色体长臂。之后 ,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吴晓霞吴加金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它表现为多样的临床症状,是青少年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与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8年1~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88例,根据住院测定的肌钙蛋白Ⅰ浓度分正常组与异常组,异常组再分为轻度增高组与增高组,分别记录病史、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记录住院期间发生的心脏性事件.结果 肌钙蛋白Ⅰ正常组、轻度增高组、增高组的年龄、血肌酐、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增高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钙蛋白Ⅰ增高是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肌钙蛋白增高是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死亡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无明显原因的左心室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导致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心肌病。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和非梗阻性(hypertrophic non-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NCM)2种。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属于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其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部,而室间隔基底部却多无肥厚,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目前认为H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心室扩张、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中的磷酸化与降解及其信号通路调节。方法4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例其他病因继发心室扩张,心脏移植术受体心脏,1例行双瓣膜置换及左心室改良术,部分左心室切除心肌组织。6例正常心脏。分别行光镜、电镜病理学检测,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cTnⅠ磷酸化、去磷酸化,cTnⅠ降解片段及蛋白激酶C(PKC)表达,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半定量。结果扩张左心室心肌内均检测到cTnⅠ表达及降解片段,正常左心室心肌内均可见cTnⅠ表达,未见降解条带。扩张左心室心肌均有明显磷酸化cTnⅠ表达,半定量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病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张左心室心肌内均可见程度不同的去磷酸化cTnⅠ表达,正常组未出现明显去磷酸化cTnⅠ表达。扩张左心室及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心肌组织内均未检测到明显的PKCβ1、PKCβ2表达。结论扩张心室心肌组织内cTnⅠ降解片段的存在可能与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在长期慢性心功能的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衰竭心肌组织内cTnⅠ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PKCβ1、PKCβ2与其磷酸化程度增高可能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例肥厚型心肌病家族进行筛查,并初步探讨外周血中相关指标的测定在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发现的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所有成员49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外周血相关指标的测定。观察该家系HCM患者的特点及外周血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该家系中共发现6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以左心室后壁肥厚,室间隔肥厚以中段为著,基底段不明显,左心室流出道无梗阻,随年龄增大左心房扩大。HCM患者组外周血相关指标中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员组〔(0.04±0.01)μg/L比(0.005±0.001)μg/L,P<0.01)〕。结论:HCM患者的血浆cTnI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cTnI基因突变有关,对无心肌梗死的人群筛查是否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隐匿,预后差异大,是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HCM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其治疗则向分子靶向药物及基因治疗方向转变.现分析HCM的致病突变基因,明确基因检测对于HCM的重要指导作用,归纳并总结近年来对于HCM的基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肥厚型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厚型心肌病研究进展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陈振云综述张国元审校肥厚型心肌病(HCM)是遗传性心肌病之一,临床上虽相对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变化多变,治疗困难顶后差,约50%病人发生猝死(SD)[1,2]。故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心脏病,全球患病率(200~500)/10万,是青少年、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卒中等并发症[1]。HCM主要以左心室肥厚病变为主,而以双心室肥厚并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双心室HCM。1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2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胸闷气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