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枢丹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中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产枢丹(Zudan)属强效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其化学结构、止吐作用机制与进口的枢复宁(Ondansetron)相同。为观察其临床止吐效果,我们于1996年8月~1999年10月对3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使用枢丹预防呕吐,并与枢复宁进行比较,观察两药在相等剂量下的疗效和毒副1 材料与方法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1 病例选择枢丹组:35例(110例次)。男17例,女18例;中位年龄34(13~6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枢复宁组:30例(88例次)。男13例,女17例;中位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发生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化疗后发生肠道感染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3例患者共进行364个周期化疗,其中59个化疗周期中发生66例次(18.13%)肠道感染,包括7例次在同一个疗程出现2次肠道感染.未完全缓解(CR)组肠道感染发生率27.48%(36/131),CR组9.87%(23/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个化疗周期中重复肠道感染发生率达46.67%.同一化疗周期,对于在化疗期间出现肠道感染的患者,化疗后再次肠道感染发生率为化疗期间未发生肠道感染者的3.7倍.初次诱导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肠道感染发生率比急性髓系白血病高(P=0.019).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肠道感染发生率为9.89%(36/364),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时肠道感染发生率为8.24%(30/3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化疗后肠道感染患者部分发生急腹症,死亡率高.结论 AL患者在化疗期间及骨髓抑制期均会出现肠道感染,必须引起重视,减少血流感染及危险因素,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9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4例(2.02%)合并结核感染,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2例,均存在应用化疗药物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减少等易感因素,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给予抗结核治疗后,3例病情比较稳定,目前随访均处于完全缓解中,1例因白血病复发死亡.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易合并结核感染,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临床特点不典型,抗结核治疗后疗效确切,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粒细胞减少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常见的毒副作用,这一期间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往往影响化疗效果及以后的治疗,我们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加速粒细胞的恢复,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应用格拉诺赛特(rhG-CSF)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治疗组:18例,均系住院患者,年龄15~58岁(中位年龄35.5岁)。男7例,女11例。男:女=1:1.6。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13例(M2a 4例, M2b 1例,…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评价疗效。方法:对初治的老年急性白血病21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60岁~69岁15例,70岁以上6例,男性14例,女性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治疗以小到中剂量HA、DA、EA、COMP及HOAP等联合化疗或小剂量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单药化疗。结果:总CR率47.6%,AML组CR率50.0%,ALL组CR率40.0%,60岁~69岁CR率53.3%,70岁以上33.3%。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上有其特殊性,治疗上更强调个体化。总的对化疗反应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发生、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分析3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1.7%(21/34),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5.2%(12/34)。亚胺培南(泰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最敏感抗菌素,占95%(20/21);万古霉素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最敏感抗菌素,占100%。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长,败血症患者病死率高。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最常见病原菌,中性粒细胞减低的持续时间与败血症的发生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怀疑败血症的患者应及早作血培养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CR)后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缓解率,缓解后的长期生存率和临床治愈率。方法将AML(M2、M3)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缓解后治疗均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强烈化疗方案(MDA、MEA、MD-Ara-C);乙组用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HA、DA)治疗3年,M3间歇期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观察CR率及5年长期生存率。结果甲组M2CR率,M2、M3缓解后5年长期生存率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3甲乙两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L早期采用强烈短期化疗方案优于传统的长期标准化方案和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经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的病例,使用相似化疗方案,分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化疗组在化疗后生存质量、化疗一般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细胞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白血病化疗的毒副作用,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缩短骨髓受抑时间,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使用联合化疗已有21年,国内起步略晚些,但也有十余年历史,到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较好的结果。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为例,5年无病生存率(DFS)已从过去的<1%上升到>50%。成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结果虽然没有这样好。但总的说来在国外3—5年长期生存者达30%,我国的一些报导亦在20%左右,也比过去大大跨出一步。急性白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法解除化疗后呕吐反应临床观察韩文辉,马惠英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8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化疗,其中65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占78.3%。我们采用灭吐灵和地塞米松联合,分别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和肌肉注射,对照治疗观察,现报告并分析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建庭  达万明 《癌症》1996,15(6):449-451
本报告以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24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例,结果表明:对ALL组首用TVAP或TVCP方案,CR率63.7%,PR18.1%,总有效率82.8%,对ANLL组首用THA方案总诱导CR率82.1%,CR的17例中,1疗程即达CR的11例,2疗程达CR者6例,其中11例持续CR,中位缓解期在ALL和ANLL分别为6.6和4.2月,最长者分别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表现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是儿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诊断及疗效观察主要依靠骨髓穿刺或活检。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 nanceimaging ,MRI)也可反映骨髓组织结构的变化。国内尚未见关于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的MRI变化的研究报道 ,我们从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对 1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了MRI检查和观察 ,现报告以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病例组 :1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8例 ,年龄 3~ 13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cyticleuk…  相似文献   

14.
解决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问题.是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20例急性白血病,中位年龄39岁.ANLL 18例,ALL 2例,在化疗后外周血WBC明显下降时(WBC0.15~0.5×10~9/L13例,0.55~0.9×10~9/L6例,14×10~9/L1例)开始用rhG-GSF治疗,剂量为:75μg/d 2例,150μg/d 13例.225μg/d4例;300μg/d1例,除1例外,余均为皮下注射,13/20例在完成化疗后1~7天用药,用药3天5例,4~7天11例,8~14天4例.结果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治疗组中位天数14(7~28)天,对照组中位天数20(8~38)天(p<0.05);化疗后发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rhIL-1150μg·kg-1·d-1,对照组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结果 血小板减少最低值治疗组为(35.56±5.32)×109/L,与对照组(30.31±3.96)×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P<0.05);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7.60±2.43)d比(8.96±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关节肌肉酸痛、心律失常、头晕等,绝大多为Ⅰ、Ⅱ度.结论 rhIL-11能有效地治疗因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脐血支持作用临床观察王景霞肖太武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联合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可明显降低。我们于1994年4月至1995年12月对脐血输注在ANL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支持治疗作用做了一些探讨,现...  相似文献   

18.
自抗癌药物问世以来,人们便向往利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来选择肿瘤敏感之药物。迄今已建立了不少特殊的测试系统,其中大多数的判断指标皆用诸如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成活力改变、细胞代谢抑制、放射性前体物参入的变化等.最近,人们又喜用肿瘤细胞生殖能力的改变作为检测抗癌药物效应的指标,认  相似文献   

19.
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0例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化疗方案、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60例ALL住院患者化疗进行了回顾性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以ALL-L2型最多,占62.5%。诱导化疗总有效率为86.0%,总缓解率为66.9%。FAB各亚型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缓解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白细胞组患者缓解率较低,为36.8%。诱导化疗方案中以VDCP方案缓解率最高,为80.6%,不同年龄患者的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青年组和成年组患者VDP方案治疗的缓解率较高;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COAP方案治疗的缓解率较高。化疗相关死亡原因以重度感染最多,占60.0%。结论 VDCP方案可作为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诱导化疗方案,要重视对化疗后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单纯诱导化疗(n=16)或联合微移植(n=19)的治疗过程及转归情况.结果:微移植联合化疗组14例(73.7%)完全缓解(CR),单纯诱导化疗组6例(37.5%)CR;微移植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11.5 d、16 d,而单纯诱导化疗组则分别为15 d、22 d(P<0.05);微移植组无重症感染及相关死亡发生,单纯化疗组因重症感染死亡3例.结论: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提高了疾病缓解率,降低了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