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艳  陈莉 《中国医药指南》2004,2(12):1034-1034
我在手术室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 手术前一日去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情,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向患者讲解麻醉,术中配合重要性的意义和方法. 2)器械准备 除常规手术器械外,还需准备手术所需要的特殊器械.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问题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一个日常课题。下面重点讨论高血压病的麻醉问题,对于继发性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等,因对麻醉另有特殊要求,不在这里加以讨论。术前准备术前应着重了解病史并通过各种内科检查判定患者心血管、脑、肾的功能状态和受损程  相似文献   

3.
谭影  张克艳  李泳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55-105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麻醉前评估、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完善术前准备,手术中与麻醉和外科医师积极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麻醉和手术取得成功,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8年~1990年间,共收治创伤病人532例,其中伴有严重休克者104例。经麻醉前的合理准备,麻醉方法选择适当,术中和术后的处理及时,仅18例死亡,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04例中男性82例,女性22例;最小3岁,最大68岁。 创伤休克部位:广泛软组织伤合并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65例大于60岁高龄心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与围术期处理及转归.结果:65例病人中,急诊手术12例.术后并发症38例(58.5%),10例伴有2种以上并发症;医院内死亡率3.1%.结论:重视麻醉前评估和术前准备;积极防治围术期并发症是老年心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与良好管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简要综述了地震灾区伤员术前准备、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选择和麻醉管理等问题,强调了术前评估和麻醉管理要以心肺功能的维护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24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加强术中监测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危象。结果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液动力学维持平稳;术毕麻醉苏醒迅速。结论该类手术麻醉成功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术中有效控制血压和防治心律失常以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麻病人在麻醉及麻醉恢复中的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珍爱  吴伯娟 《河北医药》2001,23(8):638-639
全麻是进行胸腹腔、颅脑及心脏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也是对病人生命体征影响最严重的麻醉方式 ,所以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好麻醉科医师详细观察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勤巡视勤观察 ,术后确保病人安全过渡到清醒期。全麻病人主要针对病人呼吸、血压、神志及精神状态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1 病人入室前 ,先做好各种物品及抢救器械和药品准备。全麻手术 ,在麻醉前一定先检查吸引器能否正常运行 ,吸力够不够 ;检查药品盆中的药品是否齐全 ,如肾上腺素、多巴胺、NaHCO3、间羟胺等抢救药品是否有 ;氧气瓶内氧气压力是否达到…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手术的病人中 ,整体护理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实施方法1 1术前准备 :(1)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单后迅速成立以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为主的整体护理小组。 (2)了解病情、手术目的、麻醉方式 ,并在短时间内准确备齐手术所需器械、敷料、抢救药品及器材。 (3)向主管医师了解手术方式、步骤、体位及特殊的器械等。 (4)耐心、细致解答病人的疑问 ,做好术前心理指导。(5)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制定一套科学详细的护理措施。1 2巡回配合 :(1)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8例急症手术的精神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前、术中以及麻醉配合和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的介绍,深刻体会到术前加强访视,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保持安静,操作轻柔,技术熟练,加强巡视,确保病人安全是病人手术顺利、平稳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哮喘慢支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病。探讨增强此类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确保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正确选择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是临床医护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本院于1986年以来采用博利康尼作为术前用药,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外科及麻醉技术的提高,老年人外科手术范围日渐扩大。但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重要脏器功能减退,至今老年人麻醉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有关老年病学方面的研究已渐被重视,对其生理、病理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因此,对老年病人做好术前准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麻醉处理,给予妥善的术后管理,是可以提高老年病人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在脊柱手术中由于其体征定位的特殊要求 ,常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以下简称局麻 )。局麻一般由术者实施 ,因此 ,术中的整体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自1999年 2月以来 ,我科按照整体护理的系统要求 ,选用理论扎实、业务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护士 ,对 38例局麻下脊柱手术病人实施了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我们在保证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的前提下 ,通过重点抓好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输液输血的管理 ,强调护士与医师的密切配合 ,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整体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1 护理要点1.1 术前护理要点 巡回护士手术前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控制性降压和术中救治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插管,麻醉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良好43例,重残32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10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10例。结论①术前全面详细了解病情,做好抢救及术前准备,②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并应用控制性降压术血压波动在正常稍高水平,③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适当的麻醉深度,准确应用降压药物,尽量避免血压剧烈波动,④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防治休克及其引起的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成金华 《首都医药》2014,(22):88-89
对36例声带息肉病人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分别做好麻醉诱导期、维持期和复苏期的护理配合。经过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的密切配合,36例患者麻醉过程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的输液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玲 《淮海医药》2001,19(5):420-420
手术室术中输液管理对维护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全身静脉麻醉、液体的补充、输血、特殊手术的药物输注等直接涉及手术期的安全。巡回护士在术前、术中协助麻醉医师实施科学的输液管理起着极重要的角色。1 输液准备及输液部位的选择巡回护士在术前必须了解手术方式、体位、麻醉方式 ,以便准确无误地进行输液前的准备及输液部位的选择。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们总结了以下原则 :1患者术前均需准备一条输液通道。 2根据手术大小选择静脉穿刺针的粗细 ,对施行常规的 类以下手术 ,如胆囊切除术、椎间盘摘除术等 ,可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麻醉前留置尿管对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好的重要性。方法:将全身麻醉下手术100例男病人分成对照组50例术前导尿和全麻后导尿。术前30 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与患者在麻醉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作对比。术后观察对比两者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手术病人麻醉前留置尿管比麻醉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耐受性更好病人痛苦大大减少。结论:全麻前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好,所以提倡术前安置尿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功率频谱分析,观察硬膜外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于麻醉前、麻醉后10分钟、进腹腔及术毕测定并记录HRV各值,分析其变化。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LF、HF均比麻醉前显著增高;进腹腔后牵拉子宫、卵巢时升高特别明显;术毕渐趋向于术前水平。LF/HF在麻醉后明显低于麻醉前,术毕时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腰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时,病人HRV发生显著变化,麻醉后10分钟,心脏的神经支配以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调节能力降低,术中牵拉反应时,自主神经张力向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转移,手术结束时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高危妊娠主要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心脏病、过度肥胖、脑瘫以及休克患者等。前4种往往在怀孕期间的产检和相关科室的会诊后术前诊断是明确的。而休克患者有的是术前明确诊断的,而绝大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或术中发生的。因此要求麻醉医生在术前或术中对这类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维持母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麻醉的护理.方法 从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各项操作配合,麻醉维持期间的配合以及苏醒期病人气管拔管的护理等四方面.结果 15例动脉瘤夹闭术的病人均平稳度过麻醉,无1例由于麻醉护理不当而引起麻醉方面的问题.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的各个环节均可能出现意外和并发症,麻醉护士必须掌握麻醉各期的变化特点,才能配合好麻醉医生顺利迅速及时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