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崔晓  曾慧玲 《中国康复》2006,21(5):344-345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严重阻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采用中药外洗、针灸合并康复训练治疗38例早期肩手综合征患,37例均治愈或好转,患的手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仅1例无效,说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47例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其临床表现 ,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 ,在并发肩 手综合征时 ,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程度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P <0 .0 5 ) ,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卒中患者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发病后更易为综合康复治疗所逆转  相似文献   

5.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上肢出现肩手疼痛,皮肤潮红肿胀,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严重影响了上肢的功能恢复,如治疗不及时,最终导致手部肌肉萎缩,上肢功能丧失,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目前临床治疗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通痹活血舒筋汤外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80例,疗效明显,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采用中药外洗、针灸合并康复训练治疗38例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37例均治愈或好转,患者的手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仅1例无效,说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及肌肉萎缩或挛缩,患者因疼痛不敢活动患侧上肢,同时因固定肩关节的肌肉瘫痪,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严重影响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电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出现关节僵直、皮肤及肌肉萎缩或挛缩,患因疼痛不敢活动患侧上肢,同时因固定肩关节的肌肉瘫痪,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严重影响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进行电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朱希芳  邱会芬  马学英  程玲 《全科护理》2008,(20):2776-2777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障碍等,常发生于病后1个月~3个月,发生率12.5%~70.0%,严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本院2005年9月-2008年3月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病人给予高压氧配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肢漩涡浴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两组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水疗组另外采用温热水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水疗组的患肢肿胀、疼痛、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限制患侧上肢被动运动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征(SHS)的预防作用。对象:治疗组为1994~1996年入院的81例患者,采用限制患侧上肢被动运动的方法,脑卒中发作后随访231.6d。对照组为1991~1994年入院患者,未用上述方法,随访时间257.2d。方法:治疗组患者均未被确诊为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4个月内由训练有素的治疗师进行被动训练,限制患者自行被动训练。肩手综合征确诊后服用皮质类固醇。评估指标:肿胀指数、肩手综合征诊断和评估标准、Brunnstrom分级、感觉障碍评估。结果:治疗组肩手综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的肩部问题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倪朝民 《现代康复》2000,4(4):506-507
肩部问题是脑卒中患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有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肩部问题的存在有碍于脑卒中患上肢功能的恢复,早期预防和治疗肩痛有助于改善上肢的功能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4周对患侧上肢疼痛、水肿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后患肢疼痛、水肿症状明显改善或部分消失,上肢综合功能评定计分明显高于训练前(P<0.01)。结论 尽早采取康复护理对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肩部问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有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 -手综合征。肩部问题的存在有碍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早期预防和治疗肩痛有助于改善上肢的功能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袁嫒  张红娟  魏小利 《护理研究》2012,26(21):1964-1965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期溶栓、抗凝治疗大大降低了致死率,但脑卒中后并发症发病率仍较高,其中肩手综合征就是常见并发症。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水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时可引起手及手指  相似文献   

17.
彭艳梅  钟新云 《中国康复》2009,24(4):260-26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张力试验和上肢选择性运动等关节松动术。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配合使用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综合康复措施治疗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正确体位摆放、避免腕屈曲、关节注射、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主动和被动运动、电针、超短波及药物治疗等,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上肢关节被动运动范围、上肢和腕手关节的运动功能、疼痛及水肿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56例患者经过为期4周的综合康复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共显效35例(62.5%),有效2l例(37.5%);治疗后患侧上肢关节被动运动范围、上肢及腕手关节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上肢疼痛和水肿程度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用80例初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为40~69岁(平均56岁)。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均予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健康指导。护理组同时实施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2个月后予进行评估。结果:护理组肩手综合征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延缓或阻止肩手综合征的进一步发展,并帮助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