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外伤性肝破裂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94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与不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恢复饮食时间、肝内血肿变化、ALT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及恢复饮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内血肿变化以及ALT变化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4/47),显著低于对照组(12.77%,6/47)(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45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5.74%(45/47);对照组患者治愈41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87.23%(41/47)。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260例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作为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腔镜组中4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肝囊肿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AST、ALT、TBIL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1周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其血清AST、ALT、TBIL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肝内血肿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小明显;两组术后AL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手术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一病区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患者32例,列为超声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同院行手术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32例,列为手术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各项指标中2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超声组术后治愈率为96.88%,手术组为84.3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超声组体温恢复时间[(3.13±1.04)d]、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4.06±1.32)d]、拔管时间[(10.03±1.18)d]、住院总时间[(14.03±1.15)d],明显较手术组的(7.09±1.42)、(7.28±1.30)、(14.06±1.16)、(18.03±1.21)d短,且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97、9.831、13.784、14.091,P<0.05);超声组住院总费用[(8288.81±355.43)元]较手术组总费用[(12 771.98±337.93)元]减少,且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711,P<0.05);超声组术后切口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手术组术后切口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超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手术组,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P<0.05)。结论对于肝脓肿治疗,对比手术切开留置引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术具有操作精准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CHL)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肝血管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均采取外科手术与TAE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进行重点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出血、胸腔积液与隔下积液、感染等)发生率,以及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治愈率及随访2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重点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Ⅲ~Ⅴ级肝破裂患者78例,其中39例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实验组),39例行常规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PT及APTT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及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较常规手术在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患者方面,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术后恢复快,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护肝宁片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保肝护肝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的98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AT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保肝治疗的基础E,给予护肝宁片1.4g口服,3次/d。两组病例于术前、术后第1周及第2周分别检查ALT、AST、STB、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ALT、AST、STB在TAE术后1周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ALT、AST、STB在TAE术前1周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与术前比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肝宁片对TAE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患者对TAE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治疗腹部穿通伤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部穿通伤的价值。方法 177例腹部穿通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86例)和剖腹探查手术(91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或感染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手术顺利。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剖腹探查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部穿通伤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推荐患者行腹腔镜腹部穿通伤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或晚期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骨科收治的102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53例和晚期手术组49例,早期手术组为受伤72 h内接受手术治疗,晚期手术组为受伤72 h后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术后3个月肋骨骨折愈合情况,康复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晚期手术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晚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晚期手术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骨折愈合率高于晚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能够显著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有利于肺功能和血气水平的恢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引导下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下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研究组)、70例患者采用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CUSA)结合单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1例需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中运用CUSA结合电凝(CUSA组)95例,运用钳夹法(CC组)15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C组相比,CUSA组肝门阻断率低、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CUSA组患者术后ALT、总胆红素水平较CC组低(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USA结合单极电凝行肝脏切除术对肝组织损害轻,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不增加,不足之处是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对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56例完全性阴囊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修补术(TAPP),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8,P0.05)。结论完全性阴囊疝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试验组31例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照组31例按照常规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离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尿路感染、肠粘连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应用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能促进患者恢复,但是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曾静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52-1354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开颅治疗36例(对照组),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有效率高,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量及平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反流性胆管炎、胆漏等)及术后2个月结石残留率、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总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20.00%),包括切口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反流性胆管炎1例、胆漏1例;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53.33%),包括切口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7例、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漏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3)治疗组结石残留率(3.33%)稍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具有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术后结石残留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113-21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保肛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保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保肛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小时腹腔引流管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利于患者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拟定的扁桃体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的VAS评分以及最疼痛症状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先于对照组(P0.05),且进食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本科室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减轻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以及对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切口感染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蛋白和总蛋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白蛋白、总蛋白低于对照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以及肠梗阻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