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华  利民 《中国医药科学》2012,(18):130-131
目的了解儿外科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态度。方法在某三甲医院发出问卷70份,收回65份,回收率为92.86%,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89.23%。结果儿外科护士的疼痛知识得分为(19.72±3.16)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科室护士的疼痛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外科护士疼痛知识掌握尚显不足,应加强护士疼痛知识相关培训,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提高护士在儿科疼痛管理的作用,减少疼痛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了解民营医院护士对疼痛管理的知识与态度,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护士疼痛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成都市3家民营医院200名护士进行现状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00%。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答对率平均为40.00%。不同医院、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职称的护士掌握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镇痛措施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但平时工作中通过期刊学习相关知识的频率、工作中应用疼痛评估工具、接受继续教育的不同频率对答对率有影响(P<0.01)。所调查民营医院护士普遍缺乏对患者疼痛管理的相关护理知识,在平时工作中也缺乏对疼痛评估工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370-371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尽管已经研发了许多新药及治疗手段来控制肿瘤,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疼痛是每个癌症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也是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相对棘手的护理问题,它严重干扰着癌症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科护士在对患者的疼痛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作用加以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改善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抽取术后48~60h之间的患者100例,相应发放问卷,了解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以及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然后专题讲座方式实施外科护士的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培训;结果护士的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平均得分为56.5分。培训前后护士的术后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5.701,P=0.00);结论培训能够提高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改善疼痛管理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方法。方法 通过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以开展患者评选最满意与最不满意护士活动作为刺激来干预护士行为,活动前后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统计对比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开展活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引入激励机制,通过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以开展患者评选最满意与最不满意护士活动作为刺激来干预护士行为,可以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护士在患儿疼痛中的评估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新生儿护士120名,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名和观察组6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方法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观察组采用知信行教育模式,两组均进行30 d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护士对新生儿疼痛基本认知、新生儿疼痛评估掌握、新生儿疼痛干预掌握及新生儿疼痛认知总体评分;记录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对患儿疼痛评估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科护士知信行教育模式实施后15 d新生儿疼痛基本认知、新生儿疼痛评估掌握、新生儿疼痛干预掌握及新生儿疼痛认知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科护士对疼痛评估知晓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士在对患儿疼痛评估中实施知信行教育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改善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入室时、手术结束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皮质醇水平,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V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但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唾液皮质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皮质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赫洋  薛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46-147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项目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疼痛专科护理实践产生的效果。方法应用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86名护士实施疼痛教育,评价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态度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的疼痛重视程度、临床疼痛护理知识的提高、护士对疼痛认知的改变度等。结果与疼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调查对象对疼痛护理知识的总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提高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及改善疼痛管理态度,将疼痛教育纳入护理三基培训中,推广于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疼痛护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各类疼痛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及疼痛护理认知能力对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67名护理人员认真填写疼痛护理认知能力相关的10项调查问卷,统一收回进行分析。结果10项调查内容中正确率超过60%的共有5项,由此可见,一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充分的疼痛护理和治疗的认知能力。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有关疼痛控制重要性的意识,加强有关疼痛护理方面的培训教育,尽最大可能减少疼痛对患者的损害,改善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武玲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4):294-295
探讨多模式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选取18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疼痛护理方案。比较2组围术期疼痛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记录护理满意度。(1)护理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降幅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1)。对骨折患者予以多模式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对降低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0例由未参加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观察组120例由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产妇分娩后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2.12±3.98)分、90.00%、(89.21±4.32)分、0.2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1±2.12)分、56.67%、(72.12±2.12)分、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的发生,对提高本院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健康教育 ,并对教育前后两组疾病知识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知识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教育后不同时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知识均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临终患者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标志着生物体机能的逐渐衰竭,而伴随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疼痛和焦虑不安。如不及时止痛便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导致机体各种机能的严重障碍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速死亡,因此解除患者疼痛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对临终患者疼痛的护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01于本院治疗的11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5例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护理前后给予两组患者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通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少于参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HAMA、NRS-11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SNS、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抑制患者焦虑,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许金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137-138,140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控制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外科术后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情绪控制、合理用药等几方面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根据疼痛的级别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诉无痛12例、轻微疼痛35例、中等疼痛12例、剧烈疼痛1例,对照组诉无痛3例、轻微疼痛16例、中等疼痛31例、剧烈疼痛10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护理质量控制能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手术康复。  相似文献   

16.
程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71-272
目的探讨护士的知识修养的培养以及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总结护士的知识修养的培养,高尚的医德修养建立以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结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已从过去的单纯的技术操作演变为有计划系统的身心护理。高尚的医德修养为基础,良好的知识修养尤为重要。结论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技术操作,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预防和治疗AIDS己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临床护士处于防治AIDS的第一线,且自身也面临着艾滋病病毒(n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了解临床护士的AIDS相关知识现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对1997~2007年在我国临床护士中进行的有关AIDS知识调查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较全面的反映我国临床护士对AIDS知识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和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1]。随着对疼痛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疼痛患者的产生机制和处理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疼痛已在护理学中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2]。  相似文献   

19.
癌症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的症状之一。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起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如何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这是对肿瘤护理专业能力的挑战。肿瘤科护士全面了解癌症疼痛控制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手术后疼痛给予恰当的处理,可以使患者活动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费用减少,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而未缓解的手术疼痛,则将导致某些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后果,护士做为疼痛处理小组成员之一,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多,在疼痛处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