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0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相似文献   

3.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6例无外括约肌受侵的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加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2 cm者,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1.0 cm、<2.0 cm者,行内括约肌次全切除;肿瘤距齿状线<1.0 cm或侵及齿状线者,行内括约肌全切除,结肠肛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26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0~3 cm.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6例.乳头状癌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巨大绒毛状腺瘤2例.病理分期:pTNM Ⅰ期11例,ⅡA期8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T分级:T1 8例,T2 15例,13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大便3~10次.术后1年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最少为每日1次,或每日2~4次.但内括约肌全切除者仍偶然粪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5个月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术后10个月肝转移1例,术后26个月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对于癌灶局限于直肠壁内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并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57岁。主诉为腹痛、排便困难、便血2个月。发病后体重下降10kg。外院曾行乙状结肠活检,诊断为“直肠类癌”。入院查体,贫血貌,Hb8.5g/dL,直肠指诊发现低位直肠肿瘤,已侵犯直肠一周且固定不活动。纤维结肠镜检查显示:齿状线上2-8cm直肠展厅大肿瘤,右前壁巨大溃疡形成。CT检查:盆腔占位,直肠后方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5.
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超低位保肛手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直肠恶性肿瘤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方法对8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小于或等于2cm的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6例患者首先进行术前放疗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手术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和(或)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直肠肛管交界处)水平。如果癌下缘远侧正常肠管长度仍小于2cm,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充分显露肿瘤部位,在直肠癌向下侵犯最低侧所在的1/2象限,于癌灶下缘2cm处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肛管全层,然后沿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切除癌侧部分齿状线,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在没有癌灶或癌侵犯较高的一侧,则沿齿状线上缘切断直肠。游离横结肠脾区并在降结肠远切端作长5cm的“J”形结肠储袋,将结肠储袋向下脱出至肛管断端,与癌灶侧肛管、癌灶对侧的齿状线用3-0可吸收线间断手工缝合。结果在遵守根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本方法成功地为8例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部分切除齿状线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Dixon手术患者近似。结论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尤其在术前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保留肛门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根治要求并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结合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94例,就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等问题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病理学资料 1993年8月~1994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61例,94例实施保肛手术.肿瘤下缘距肛缘:2cm~23例,4cm~38例,6cm~33例.肿瘤肉眼分型:隆起型14例,局限溃疡型56例,浸润溃疡型21例,弥漫浸润型3例.病理分类:高分化腺癌50例,中分化腺癌32例,低分化腺癌5例,粘液腺癌5例,类癌1例.中国改良Dukes分期:A_01例,A_14例,A_2 22例,B23例,C40例,D5例.1.2 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的肌术式选择 结肠—直肠(肛管)吻合口:位于距齿状线3cm以上、腹膜反折以下为低位吻合;在齿状线以上,3cm以内为超低位吻合.结肠和齿状线外科肛管吻合为Parks手术.切除内括约肌、结肠在Hilton线处与肛周皮肤吻合为Bacon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腹部手术:按4孔法Trocar,用超声刀剪完成清扫肠系膜根部其周围淋巴结,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结扎切断,直肠游离至尾骨尖肿瘤远端5cm。肛门手术:采用5针悬吊法暴露术野,距齿状线上缘1cm处环型切开,沿黏膜下锐性向上剥离至提肛肌平面,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远端乙状结肠一并从肛门移出体外切除,行套入式近端结肠全层与直肠黏膜及肠黏膜下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结果手术时间为160min,腹部手术约为120min,经肛门套入式吻合操作40min,术中失血量约为60ml,术后3d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术后第6天进流质饮食,术后第7天拔出腹腔引流管,各Trocar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直肠高中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壁深肌层,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29),T2N0M0;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腹部手术真正微创、无切口美观,随访4周一切良好。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纤维结肠镜下病变距肛缘距离的测量与病变位置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5031例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著性水平的事后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纤维结肠镜下测量各部位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分布如下:盲肠70(65,75)cm、升结肠70(60,75)cm、肝曲70(60,75)cm、横结肠60(50,70)cm、脾曲50(40,60)cm、降结肠40(35,50)cm、乙状结肠21.5(18.5,30)cm、直肠8(5,11.5)cm。不同部位病变距肛缘的距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两两比较发现,右半结肠各部位肿瘤所测距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纤维结肠镜所测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无法严格区分各个部位肿瘤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完成低位直肠癌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手术术式。方法对346例低位直肠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根治性清扫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对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用改良Welch手术完成结肠-直肠吻合术;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行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本组346例手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出现吻合口漏4例(1·2%),局部引流2周治愈2例、横结肠造口转流2例,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2~3cm者114例,1~2cm者145例,0~1cm者87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0例,狭窄率2·9%。Lifetable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6%及6·3%。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2·6%。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完成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平面的吻合,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选择经评估适合行局部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8例,使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经肛手套通路的建立:将手套袖口连同扩肛器缝合固定于肛周,再将手套5指经由透明肛门镜翻转出肛门,将超声刀、无损伤肠钳和肠镜镜头分别从3个指套伸入并结扎固定。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制作手套入路装置平均耗时12.5(10.0~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55.6(30.0~110.0)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0(3.0~8.0) d,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3例,管状腺瘤2瘤,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锯齿状腺瘤1例,其中2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有肿瘤组织标本边缘及基底部均为阴性。术后2例患者少量便血,随访1~5(中位3.1)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具有简单和安全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2月,对106例直肠肿瘤行TEM手术,选择适当体位使直肠肿瘤位于TEM器械视野下方,据肿瘤边缘至少0.5~1 cm行全层或黏膜下切除,切除创面缝合关闭,标本取出送病理检查。结果 101例获得完整切除,1例因上段直肠切穿中转开腹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4例不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 min(47~133 min)。平均住院时间4.8d(3~7 d)。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3例,3~5天后恢复自主排尿;术后短期内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2例,分别于2天、5天恢复;术后便血1例,3天后症状消失。106例平均随访16个月(3~40个月)。直肠腺瘤(T0期)77例中3例复发,复发率3.9%,直肠类癌22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4.5%;原位癌3例无复发。结论 TEM是针对于直肠中上段肿瘤的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位置调整患者正确的体位,切除过程遵循一定的手术步骤,良性肿瘤可行黏膜下切除,怀疑恶性肿瘤建议行全层切除,安全切缘距离应≥1 cm,切除创面缝合关闭。TEM手术慎用于距齿状线10 cm以上的女性直肠前壁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TEM)治疗直肠宽基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评价2005年5月至2009年2月120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2.5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8.4±3.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32.3±18.5)%。平均手术时间(80±45)min。平均住院日5.2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有直肠穿孔、创面裂开和短暂性大便失禁。病理示直肠腺瘤72例、直肠腺癌34例、直肠类癌12例、直肠间质瘤2例。34例腺癌中pTis9例,pT119例和pT26例。直肠癌术前腔内超声分期符合率为83.3%。平均随访21个月,有2例患者有局部复发。结论TEM手术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保留肛门括约肌;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4~ 2 0 0 1年对 113例中低位直肠癌采用套扎式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 ,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3例 ,男 69例 ,女 44例。年龄 2 3~ 73岁。肿瘤距肛缘 4~ 8cm ,距齿状线 3 5cm以上。其中粘膜管状腺癌 82例 ,低分化腺癌 2 1例 ,粘液癌 10例。按Dukes分期 ,A期 3例 ,B期 69例 ,C期 2 9例 ,D期 8例。术后新鲜离体标本测定下缘距肛缘最长 6cm ,最短 2cm ,平均 3cm。手术方法 :开腹术操作如同Miles手术。游离解剖直肠肿瘤远侧 2~ 5cm后 ,肛门组碘伏消毒肛管 ,伸入食管引导 ,于肿瘤下缘 2~ 3cm处切断直肠…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肛门坠胀伴大便变细1年,黏液血便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距齿状线约4cm直肠前壁可触及一菜花样肿物,占据肠腔半周,不能推动,指套退出见血染.经肛门取肿物活检提示:直肠腺癌.经直肠超声检查提示:距齿状线4cm处直肠前壁探及一实质性肿物,最厚处约2.2cm,基底宽,边界清,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沿直肠壁绕行生长,约占肠腔周径1/2,未突破浆膜层.前列腺、双侧精囊未见侵犯表现.电子肠镜提示肿瘤近端肠管未见异常.盆腔MRI提示:肿瘤累及肠段长约4.5 cm,下缘距直肠肛提肌结合部1.5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TEM)治疗直肠宽基腺瘤和早期直肠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40例TEM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40例肿瘤直径中位值2.3 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8.2±3.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为(32.3±18.5)%.平均手术时间为(90±43)min.平均住院4.8 d.无围手术期死亡.切缘瘤细胞均为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24例、直肠腺癌10例、直肠类癌6例,10例腺癌中pTis2例,PT16例和pT22例.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结论 TEM手术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缩短住院时间;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直肠绒毛状腺瘤具恶性倾向,应及早将其完全切除,但一系列研究表明其术后复发率较高。本文研究了1993—2000年间50例病人行经肛门直肠绒毛状腺瘤切除术的疗效。手术采用俯卧位,用电凝刀分离组织,并特别注意肛管周围及深部边缘的切除。从肿瘤的近端边缘至齿状线的平均距离为5.6cm(范围0.5—11.0cm)。肿瘤的平均长度为5.2cm(范围0.5—9.0cm)。平均麻醉时间为27min(范围10—11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d(范围1—14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用肛门支撑吻合管支撑捆扎法进行回肠囊袋(Pouch)-直肠肌鞘内肛管一期吻合术,并分析该术式对结、直肠息肉病、溃疡性结炎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结、直肠息肉病行全结肠及上段直肠切除,保留齿状线上4-6cm直肠。距齿状线处2cm剥离直肠粘膜。回肠“J”型、“S”型、“W”型Pouch内置入肛门支撑吻合管8cm,结扎-缝扎、固定。距直肠粘膜残端1cm处用2号肠线全层内荷包缝合一周,在直肠肌鞘套内回肠Pouch与外科肛管吻合。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肌鞘内与解剖肛管吻合。结果 一期完成手术,吻合口愈合良好。无肌间血肿,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达88.8%,随访1-5年未发现息肉复发。结论 全结肠及部分直肠切除后用支撑捆扎法行一期手术即可完成回肠Pouch-直肠肌鞘内肛管吻合术,保留肛管直肠移行区的回肠Pouch外科肛管吻合术优于回肠Pouch解剖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直肠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IN)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根据活检病理结合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US)术前诊断低级别IN8例,高级别IN4例,早期直肠癌3例。肿瘤距肛缘的距离4—15(平均7.2)cm,肿瘤直径1—4(平均1.8)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10%~40%(平均20%)。结果15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黏膜下切除5例,全层切除10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为40.90(平均57)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平均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2-9(平均4.5)d。术后病理确诊:直肠低级别IN5例,高级别IN6例,早期黏膜下浸润癌(pT1期)和进展期癌(pT2期)各2例。术前EUS评估肿瘤浸润肠壁深度的准确率为86.7%(13/15)。15例术后随访2.10(平均6)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结论TEM微创、显露良好、切除精确、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是治疗直肠IN和早期直肠癌的理想术式。术前EUS检查对TEM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对102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经肛门切除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男43例,女59例。年龄36~81岁(平均59.6岁)。肿瘤距肛缘5~7 cm 85例,4 cm 17例,术前评估T1N0M0 79例,T2N0M0 23例。采用中间入路用超声刀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游离并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后,施夹并切断。按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管直肠环达肿瘤远端3~5 cm。会阴部手术距齿状线上2 cm处环型切开,沿黏膜下锐性向上剥离至提肛肌平面切断直肠,将直肠及远端乙状结肠一并从肛门移出体外切除,行套入式近端结肠全层与直肠黏膜及肠黏膜下吻合。 结果本组102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79 min,平均检出淋巴结13枚,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2.9%)行临时结肠造口,3个月后还纳愈合。吻合口狭窄2例(1.9%),经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病理为T1~T2N0M0 49例,T2N1M0 53例。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级占94.1%,肛门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随访6~84月,平均45个月,局部肿瘤复发4例(3.9%),生存满3年以上67例。 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真正达到腹部无手术切口、无瘢痕、美容美观、完全微创的最佳效果,其远期疗效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