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玉叶 《山东医药》2008,48(39):63-63
患者男,21岁,因急发肠胃炎来诊,肌注胃复安10mg10min后,突然两眼凝视,颈强直后仰,轻微肌肉振颤。立即给予地西泮30min后症状明显缓解,留观察4h后症状完全消失。诊断胃复安致锥体外系症。  相似文献   

2.
莫沙必利致锥体外系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1岁 ,因近 2年胸部有烧灼样疼痛 ,餐后 30min或劳累时加重来院就诊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中度食管炎 ,给予莫沙必利片 (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 ,批号 :0 0 0 30 3) 10mg ,3次 /d ,口服 ,以增强消化道动力。空腹服药 10mg ,2h后 ,出现颈部扭转、言语不清 ,1h后来院复诊。查体 :患者神志清楚 ,查体合作 ,语言含糊欠清 ,表情紧张 ,颈斜并向左侧扭转 ,心、肺、腹检查无异常 ,体温 37.1℃ ,双眼球无震颤 ,四肢肌张力正常 ,无平衡障碍 ,生理反射双侧对称 ,巴彬斯基氏征(- )。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因患者首次服用莫沙必利 ,并未同服…  相似文献   

3.
胃复安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止吐药,但它可以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毒副作用,现将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复安为临床常用止吐药物,一般认为其毒副作用小,较为安全。其实,小儿应用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者并不少见。现将我院收住院的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2):1210-1211
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因“发现双腹股沟包块13d,突发呼之不应6h”于2012-12.10人院。2012—1l-27,患者发现双侧腹股沟串珠样包块,伴疼痛,走路时明显。当地医院就诊,症状无缓解,包块长大,于2012—12-08就诊于某区医院,予左氧氟沙星(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次:12072436)(0.3g静脉滴注,2次/d),当天患者自觉包块胀痛稍有好转。  相似文献   

6.
过量口服黄连素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红  林小玲  王英 《山东医药》2004,44(13):9-9
患者女,36岁。因进食不洁食物致腹痛并腹泻黄色稀便3次,在30分钟内自行口服黄连素14片,服用后10分钟左右腹痛腹泻缓解,2 0分钟后突然出现痉挛性斜颈。双上肢抽动,遂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颈部有抵抗,呈痉挛性斜颈、脐周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 min,双上肢强直性抽动,站立不稳,肱二头肌、膝腱反射(+++) ,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血清电解质、血糖等未见异常,考虑为锥体外系反应,给予维生素C5 .0 g、维生素B6 0 .6 g静滴并持续静脉输入5 %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共2 0 0 0 ml,约2 0分钟后,患者抽动停止,症状消失,腱反射恢复正常,病情无反复。随…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病人临床上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常见 ,常以甲氧氯普胺这一常用药物对症治疗。对未采取肾替代治疗的病人 ,临床医生常重视以肌酐清除率这一指标来调整甲氧氯普胺的用量 ,但对采取透析治疗者 ,往往忽视这一原则而常量使用 ,从而导致严重锥体外系反应。我们遇到 3例尿毒症病人腹膜透析后因恶心、呕吐而使用甲氧氯普胺导致严重锥体外系反应。其锥体外系反应均排除颅内感染、占位性病变、脑血管意外及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变性等原因。临床资料3例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 59~ 6 5岁 ,平均年龄 6 2岁 ,病程( 2 4.3± 3.80 )年 ,其中 2例病人…  相似文献   

8.
7例小儿应用过量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一次用药最少5mg,最多20mg,药量均超过正常剂量。症状出现于用药后1~2小时。主要症状为两眼上翻、凝视、眼球震颤;舌僵硬、上翘;颈部强硬,或不自主扭转,或偏斜、或后仰;四肢肌张力增强;能言语者自诉视物不清。患儿神志清,嗜睡或烦躁,症状为阵发性,每次发作约5~30分钟。本组  相似文献   

9.
病史摘要肖某 ,女 ,2 2岁 ,学生。发现肺结核 2年 ,咯血 2日。 2年来反复接受 HREZ等抗结核治疗无效。痰涂片 (+)。胸片示以左上中肺野为主的干酪病灶。接受丙硫异烟胺 ,对氨水杨酸钠 ,氧氟沙星 ,力克肺疾 ,丁胺卡那治疗 2日后出现恶心 ,非喷射性呕吐 ,加用胃复胺 10 mg,3次 / d,1日后患者突然出现口齿不清 ,舌外伸 ,并有震颤 ,头后倾及右斜。考虑系胃复胺所致的锥体外系表现 ,停用胃复胺 ,立即予安定 10 mg肌注 ,同时肌注阿托品0 .5 mg,约 10 min恢复正常 ,未再出现过类似发作。患者既往未用过胃复胺 ,亦无癫痫病史。讨 论胃复胺又叫甲…  相似文献   

10.
吕静  张怀寅 《山东医药》2007,47(28):14-14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头痛在外院就诊,医生让其口服泰必利0.1 g,3次/d。由于止痛效果不明显,患儿自行增加药量至0.2 g/次,2次/d,次日早上即出现舌不能外伸、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脖子后仰,故急来我院。查体:患儿神志清,痛苦表情,舌不能伸出口外,语言不清,颈部有抵抗感,四肢肌力增强,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脑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考虑为泰必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  相似文献   

11.
1996~1998年,我们收治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37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16~62岁,平均39岁。原发病为肾功能衰竭8例,肾炎11例,继发性胃瘫7例,胃食管返流性疾病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5例。胃复安用量为10~...  相似文献   

12.
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儿童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较重,极易误诊误治。现将56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0例,女26例,年龄2月~14岁,其中服胃复安者32例,服氟哌啶醇者18例,服咳必清者6例,病程1小时~4天。1.2 临床表现 颈部紧缩感40例,占71%;痉挛性斜颈38例,占68%;双眼上翻或斜视25例,占45%;吐舌30例,占54%;构单障碍20例,占36%;扭转性痉挛18例,占32%;肢体抖动、震颤15例,占27%;  相似文献   

13.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78例东阿县人民医院(252201)代美华,陈希圣董桂芹1980~1995年。我们收治胃复安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78例。患儿均有服胃复安史,年龄3个月至12岁。幼儿多用药一次发病,>3岁者多用药2~3次发病。年龄越小.用药次数越多,...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0岁。因头歪斜、全身抽搐、手脚徐动20分钟送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服用胃复安10mg,当时未感特殊不适,半小时前再次服胃复安10mg,10分钟左右,患者感口角麻木、抽动,继之出现头向后歪斜,手脚不自主运动,站立行走困难。查体:体温36℃,呼吸...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患,男性,57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1年,于2005年12月5日入院。患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气喘、乏力等症,在当地县医院就诊拍胸片提示“肺结核”,在当地疾控中心给予四联抗痨治疗一年,但咳嗽、咳痰、气喘仍有发作,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胸片提示:两肺继发性肺结核,两肺间质纤维化、两膈粘连,故又收住我科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富马酸喹硫平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岁8个月.误服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片2片收稿日期200mg),服药约1小时后出现双眼凝视上翻,口角歪斜,头后仰,双手握拳抖动,意识不清,无口吐白沫,约1分钟经按压人中穴缓解;之后出现四肢颤动,坐立不安,走路不稳.查体:T36.7℃,P100次/min,R25次/min,体重11kg,发育正常,精神欠佳,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颈部无抵抗感.  相似文献   

17.
氟哌利多术后镇痛致锥体外系反应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春  厉宝书  秦蔓 《山东医药》2004,44(15):66-66
自2001年开展术后镇痛以来,我院已有4例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2岁。皆为临床用胃复安止吐引起。口服者11例,肌注者7例,剂量为0.3~1mg/kg/次,用药1~2次出现症状者11例,3次以上者7例。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14例出现头后倾,阵发性斜颈,10例出现阵发性双眼上视,6例有颈项强直,3例发音困难,1例视物模糊、烦躁。  相似文献   

19.
胃复安引起肝炎病人锥体外系反应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男9例,女13例,年龄5~48岁,平均22岁。均为1988年1月27日至1988年2月10日上海甲肝流行期间本院神经科急诊病例,全部病例均有SGPT升高,其中200u以上17例。因肝炎呕吐而接受胃复安治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性,52岁,因消化道穿孔术后给予静脉滴注5%GNS 250ml加甲氰咪胍0.8,1次/d,5天后病人出现伸舌不灵,发音困难,头痛、头晕,精神错乱,疑甲氰咪胍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给予停药处理,并肌肉注射654~210mg,2次/d,3天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