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0月12日晚6时,全国某会议代表90人,在某宾馆就餐,晚8时一位代表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到10月13日上午10时,共有18人出现上述症状,其中5人病重住院。经临床治疗均病愈出院。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样品为宾馆餐厅剩余未加工的保鲜虾,服药和未服药的病人粪便。12 培养基 按照GB478928-94配制。七位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由哈尔滨海峡医药科技开发部生产。13 方法与诊断 操作方法及实验诊断按文献[1]。2 结果与讨论 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
葛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6):764-764
20 0 1年 6月 ,某居民在农贸市场买卤鸭回家食用 5 - 6h后感到剧烈腹痛 ,脐部阵发性绞痛 ,患者排粘液脓血便 ,并伴有头痛、口渴等症状 ,样品经实验室检查 ,认为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采集病人腹泻物 1份 (因发病时间较长 ,未能采到食物 )副溶血性弧菌增菌液、琼脂 (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 )沙门选择琼脂、O157选择琼脂 (法国科玛嘉公司 )API鉴定系统 (法国梅里艾公司 )1 2 分离方法按GB4789- 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2 分离与培养2 1 将标本转种肠道增菌肉汤中 ,37℃ 2 4h ,划… 相似文献
3.
由溶藻弧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霄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9):1123-1123
2004年8月,一旅游团在某海滨城市就餐5h后乘火车离开。上车1h后,部分成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接报后疾控中心遂派人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1日无锡市某饭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验,证明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2001年7月9日,我市外资企业发生一起近百人集体性食物中毒。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和食物采样及病人肛拭采样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2001年7月9日晚,该企业约800人在厂宿舍区食堂就餐,于当晚9时开始有人发病,至7月11日,中毒人数达95人。根据排查部分发病者及非发病者近2d进食情况,认定发病与7 相似文献
7.
华玲慧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2):143-144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近年来,嘉兴市郊区[2]、济南市[3]、我市溧水县[4]等都曾有由溶藻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中毒频繁报道。2005年9月在我区梅山一某大型超市也发生了1起因溶藻弧菌污染卤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这次食物中毒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中毒经过2005年9月12日,梅山某医院从晚上7时至13日上午陆续收治了33例急性腹泻病人,其中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对该起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剩余食物和粪便标本的实验检测。结果:2001年7月中旬,通州市一村民家中办丧事,近600人共同就餐,餐后61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罹患率10.3%。盐水猪肉、盐水海虾、油爆鱼、凉拌海蛰4种剩余食物中检出溶藻弧菌和溶血巴斯德杆菌。粪便标本1份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为溶藻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烟台市下属的某县防疫站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报道如下。1临床表现病人潜伏期14 h,病人症状轻微,主要有腹痛,腹泻,呕吐,体温在36~37.5℃之间,少数人有头痛的症状。2鉴定与方法[1]现场用无菌棉试采患者粪便0.5 m l,以无菌操作接种普通肉汤管中,37℃24 h培养,肉汤管混浊,取肉汤管划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营养琼脂平板菌落涂片染色,该菌呈革兰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有的呈杆状菌,有的呈弧形菌,光学显微镜下呈多形态性。3菌落形态患者粪便检出1株可疑菌株。可疑菌株在TCBS呈2~3mm大小的较扁平,圆正,光滑,… 相似文献
10.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对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和海产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加强对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引导居民吃热熟食品,以便减少或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方法根据国标GB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1]及GB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对就餐单位留样食品(9份)、中毒患者留取的粪便标本(6份),患者肛拭标本(3份)共18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结果从2份留样食品、6份粪便样品,3份肛拭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学生肛拭子25份,剩余食物及砧板、刀7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4,5,6,7,10,11,14-2003等方法检测。[结果]25份肛拭子中检出河弧菌3例,占12%,从红烧鲫鱼中检出河弧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由河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3.
1997年 8月 2 5日晚 6时左右 ,天台县某镇个体户邀亲朋好友 64人聚餐 ,6h后出现首例病人 ,进餐后 10~ 14h发病 12人 (60 % ) ,潜伏期 6~ 2 8h ,本次共发病 2 0人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 ,呈阵发性上腹部绞痛 ,腹泻呈水样便 ,经输液和抗生素对症治疗后 ,痊愈出院。现场无菌操作采取病人的剩余食品虾、蛏、蟹、乌贼、牛肉、海参、烤鸭、鱼 ,及病人粪便和已用药病人粪便 ,样品及时送化验室 ,按GB 4789 4 5 7 94和GB 15 984 1995规定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及霍乱弧菌的检验。10份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试验及… 相似文献
14.
1997年6月16日,本市国际大酒店发生一起因食用基围虾引起的食物中毒。就餐的60人中6人发生食物中毒,罹患为10%。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实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03年 8月,马鞍山市一饭店发生 1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和检验结果,判定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 发病经过2003年 8月 31日,该市一些市民在一饭店吃饭,约 10h后,陆续有 10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病员在市人民医院治 相似文献
18.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笔者将发生的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方法:采集食物中毒职工的肛拭子24份,剩余食物3份及砧板,刀涂抹物各3份等样品参照GB/T4789-2003,WS/T.9-1996,GB17012-1997进行检测。结果:24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14份占58.33%,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3份占54.17%,其中同时检出副溶血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7份占29.13%,3份剩余食物和1份检出副溶血弧菌占33.3%,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和变形杆菌混合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对一起因食用被副溶血弧菌污染的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调查。从 8例病人的血性水样便和所剩余食物盐水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