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护理工作中与"举证倒置"不相适应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驻军医院传统的护理行为模式与“举证倒置”的差距,分析新形势下如何调整管理思维,把握管理重点,强化品质保证,探索适合驻军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认为应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改进护理工作模式,加强综合教育,提高对护理行为的法律认识,将法律、法规、规章教育纳入临床护士继续教育;从执法的高度规范护理行为,完善管理制度;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媒体作用,扩大医院影响面。  相似文献   

2.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要求其成员按照其规范行为调整本身的形象,长期以来,法制观念在护理人员心中是一块空白,本文从法律控制的角度阐明护理行为中的法律问题,纠正护理工作与法律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毅  林元英 《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607-608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要求其成员按照其规范行为调整本身的形象,长期以来,法制观念护理人员心中是一块空白,本文从法律控制的角度阐明护理行为中的法律问题,纠正护理工作与法律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4.
浅谈护理行为中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社会要求每个成员,在从事的每项社会活动中,按照规范行为来调整自身的形象。为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真正保障患合法权益,纠正护理工作与法律关系不能正确接轨的状况,从法律的社会性与护理行为的法律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强化法律意识对规范护理行为、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促进患康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规范护理行为维护病人合法权利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明确病人的合法权利,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方法分析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医护职责、护理记录等具体护理行为中可能触及到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保护患者应享受的合法权利.结果认识到护理行为与法密切相关,法律制约着护理行为,循规意识进一步增强.结论护理行为是一种法制行为,护理行为的目的是尊重和维护病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6.
审视临床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服务性和社会性,一名合格的护士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规范职业行为,而不能仅以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依据当前护理工作的特点及护士法律知识的缺乏,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意识淡薄和自身保护能力较差等情况,现将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法律问题,完善护理管理,减少护理风险。方法查阅本中心2001~2003年9月份的护理质量考核资料,并对2003年10月在院的150位在院病人及其病历作横断性的调查,以及对全体护士进行访问式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清晰,护理行为、护理文件均存在着潜在的法律问题。结论精神科护士应从速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注意护理行为与护理文件的书写的合法性,同时也期望精神立法能尽快出台,以规范精神科护士的职业行为,减少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林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499-500,50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护士依法执业的现状,为规范护理人员执业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护士配置和临床护士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与执业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配置不足,护士对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率偏低,违规执业情况时有发生。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临床护士法律知识水平,强化临床护士法律意识,提高临床护士素养,完善临床护士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有效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作为行为风险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救护理工作是个高风险的职业,长期以来急诊科护理人员力求用最大的努力杜绝护理风险,然而事与愿违,护理纠纷时常发生。其中的原因不只是护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的护理不作为行为带来的风险。笔从急诊科护理人员院前急救、院内抢救、转科、转院的各个阶段中找出护理不作为行为的原因:分析急救护理人员对不作为行为错误的认识;从法律的角度上探讨医患合同的特点和不作为的后果;从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急救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几个方面提出了对急诊室护理人员不作为行为风险管理的建议;说明提高急救护理人员对不作为行为的认识有利益保护医患双方共同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0.
护理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方法 从“言”、“行”两个方面分别阐明护理行为与法律的密切关联性,并结合临床具体实例加以分析说明。结果 将护理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化法律意识,在可能发生或发生医疗纠纷时,严格界定护理行为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护理工作应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仅要遵循法律,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维护患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在全院范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活动,包括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良好氛围,着力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加大后勤辅助支持力度。结果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考评合格率达97.17%;全院130个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病人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达94.2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推动护理专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控制护理人员一稿多投行为,以减少护理学界无价值的科技信息。方法自制问卷对69所医院和护理学院的143名护理人员进行一稿多投及其原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取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研究基地,实施提高科研及论文撰写水平、畅通投稿渠道、研制和应用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系统、一稿多投危害教育及与编辑部加强联系等措施。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及一稿多投认知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论文发表信心显著增强,一稿多投行为显著减少,发表论文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以疏导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一稿多投行为,从而减少无价值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锐  梅静  袁春凤  石慧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835-836
目的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面提升。方法选择6个病区开展试点工作:改变原有护理工作模式,分层级使用护士,实行责任组长竞聘上岗,调整原有的绩效分配方案,完善临床支持系统,落实基础护理,及时总结交流,不断改进。结果基础护理、病房管理质量及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习护生《护士条例》相关知识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我院实习的100名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了《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的相关知识缺乏,对护士权益与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知晓率低,对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3个问题的回答存在差异,即:学校是否开设《护士条例》相关法规的课程、如何才能取得执业证书和《护士条例》的颁布时间。结论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大对《护士条例》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北京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3个维度,对北京市53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医院进行动态的质量评价,两次评价时间分别为2011年5月和10月。结果:两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质量评价总均分分别为(87.22±10.41)分和(89.25±7.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月份评价时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得分高于5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月份评价结果中,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呈正相关。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对护理终末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思想动员,建章立制,改革工作模式,更新服务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探陪管理,重视监督评价与患者意见反馈,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活动开展前后6个月骨科护理终末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效率均高于开展前(P<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责护士负责制"(简称"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为配合我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护理部在全院大部分病区实施了"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我们随机抽取实施"主护制"的10个病区作为试验组,另外10个未实施"主护制"的病区作为对照组,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内容的比较,如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评价、护理质量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试验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主护制"优化了临床护理模式,调动了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对护士行为的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护理流程在口腔洁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12月在口腔洁牙过程中,为240例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流程。结果患者对洁牙诊室医生护士满意度为99.2%,对洁牙技术员的操作满意度为95.4%,对洁牙诊室满意度为97.1%。结论在口腔洁牙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流程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传承护理专业发展进程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通过对近30年来护理专业发展进程的思考,剖析护理工作的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初李士鸾引入责任制护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整体护理,一直到今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这一切变化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专业发展的延续性,阐述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促进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五心”工作法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琴 《护理学报》2008,15(7):38-40
目的探讨“五心”工作法在儿科病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儿科“五心”服务流程与标准(即热心接待、精心评估、细心计划、耐心治疗、暖心沟通),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贯彻落实于各护理环节工作中,应用《住院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别计算“五心”工作法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患儿或家属点名表扬护士人次、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良意见数共3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照前后的差异性。结果“五心”工作法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t=5.21,P〈0.05;点名表扬护士人次比较,χ^2=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不良意见数比较,χ^2=3.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病区护理实施“五心”工作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护士形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