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早期康复及针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针刺治疗组(34组),早期康复治疗组(39例)、单纯针刺治疗组(21例)、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简式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MBI)、临床疗效和治疗效率作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 早期康复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早期康复组、单纯早期针刺组和对照组。单纯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单纯早期针刺组和对照组,单纯早期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二种疗法相互结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因此二者合用是促进脑卒中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ENS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ENS合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帅记焱  刘雅丽 《中国康复》2013,28(6):437-438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价法、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运动再学习疗法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把4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运用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2例,运用针灸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与BarthelADL指数评分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患肢运动功能及AD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明显.结论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接受点穴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无新的出血或梗死。观察组的Brunnstrom评分、FuglMeyer(FMA)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单一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连续干预30 d。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 STEF)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纯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结合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4例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仅应用运动疗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4周后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近期疗效优于单纯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神经发育疗法(NDT)的治疗效果相比较。 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相似条件配对抽签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以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按照Brunnstrom分期,接受以NDT为主的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以及治疗20 d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AM)评估其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20 d后,2组FMA及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MA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疗效优于ND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单纯运动疗法组(单纯组)和运动疗法结合封闭治疗结合组(结合组).两组均行运动疗法,结合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封闭疗法,于治疗4周后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即VAS法)、肩关节活动度(屈曲方向)、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进行评定.结果:结合组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的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72例急性期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体针联合PNF疗法组(早期干预组)和Bobath疗法组(对照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针联合PNF疗法组对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更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可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根据偏瘫恢复阶段采取分期巨刺、拮抗肌取穴以及促进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及促进技术,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分布和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康复组的痛肩发生率低于单纯康复组(P<0.05),但两组间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或足内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干刺激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F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FMA下肢部分评分、F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结合康复器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自制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器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28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针刺结合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手三阴经穴结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软瘫期手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8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针刺手三阴经穴,对照组予针刺手阳明经穴,疗程30d,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愈显率72.09%,有效率93.02%,对照组愈显率39.53%,有效率74.42%,治疗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手三阴经穴能改善软瘫期患者手的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手阳明大肠经,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和手阳明大肠经相当。  相似文献   

18.
头皮针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n=41)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测定、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P300潜伏期头针组平均缩短38ms,对照组平均缩短17ms,头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FMA及BI评分头针组改善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躯干强化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每日均接受常规的药物、电疗、针灸、按摩、PT和OT治疗 ,每日 1次。躯干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躯干强化训练 ,每次 3 0min ,每日 1次。治疗前、后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量表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 (MBI)量表对 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 2个月后 ,2组患者的R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均P <0 .0 0 1) ,躯干强化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躯干强化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