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第84条“淋家……汗出必便血”,文中“便血”自成无已注为“小便血”,沿袭至今。现笔者运用以原著证原著,以仲景说证仲景说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地理解、认识“便血”,认为该证并非是“尿血”,而实为“大便出血”。其据有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84条“淋家……,汗出必便血”。文中“便血”自成无己注为“小便血”后一直沿袭至今。但笔者运用以原著证原著,以仲景说证仲景说这一历史唯物途径和方法,客观地理解、认识“便血”,认为该证并非是“尿血”,而实为“大便出血”。其据有三。 1 从原著的用词上辨之《伤寒论》一书计用“便”字141次。其中作连词者5次,如“便发热而利”(346条)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问世1700多年来,由于部分医家的发挥和衍义,把五苓散证说成是水蓄膀胱的太阳腑证。至五版教材虽去掉“腑证”一词,但仍不离水蓄膀胱之意。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明显欠妥,有必要遵循仲景原著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仲景原著中言“急”字处50有余,对启迪后学识证、辨治、择方,有莫大的警诫意义。今择其要而小议之。一、加强辨证效果“急”字在原著中最多的是用来形容疾病所处的状态,具有直观形象、明白畅达、加速认识的作用。如挛  相似文献   

5.
自仲景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后,历代医家对于“一证”所指多有论述,难成定论,遂为争论。文章通过仲景脉证并治诊疗过程的分析,提出“辨××病脉证并治”当为后世“辨证论治”之滥觞,且辨病是辨证的前提,辨病基础上的辨病辨证结合是仲景诊治疾病的基本范式。辨证上仲景又非常重视辨“脉”证,所以《伤寒杂病论》开篇“平脉法”,每一篇都是“脉证”为主要辨别依据,这里的证不是证候的“证”,而是证据的“证”,故而据脉证(体征)、参它证(症状)的“以脉统证”是仲景辨证的基本程式。由此推论,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之“一证”当为脉证,即脉证基础上的综合征,而非指单纯的症状而言。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本证、兼证、变证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原著并无本证、兼证、变证之称,而是后世伤寒诸家在六经提纲下又设的一种辨证分类方法。如《伤寒来溯集》日:“太阳本病脉浮,仲景以其或然或否不可拘定,诊者……必须理会此等兼证。”《伤寒指掌》日:“大抵今之伤寒无不兼经而病……其各兼并之症列于六经正病之下……。”《伤寒贯珠集》则以三证分治则,本证用“正治法”,兼证用权变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古方医学派代表人物东洞吉益所著的《药证》一书,系其代表作之一。此书对日本古方医学派影响甚大,亦是此派具有代表性的药学专著,在日本汉方界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研究此书之学术思想,可以窥见日本古方医学派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关于经典著作的研究,不乏启发和裨益。一依据原文,尊重原著《药证》一书,列有“考证”一栏。其内容均摘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于仲景之书,乃是根据前人之论和其临床经验编著而成,故从仲景原著中有关条文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来读您刊有关张仲景原著的辅导文章很有启发,联想到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有87条、97处见“反”字,是这两书运用率较高的字之一,其意义及其作用安在?笔者初步认为,它既是古代一种行文的笔法,在述证、言脉、论治等方面起到了某些特殊作用;又是仲景夹叙夹议,突出辨证论治的具体表现。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两方面简述于次: 一、意义:综观全书,“反”字的意义除有“相反”之本义外,在某些地方尚可作“又”或“再”解,并无  相似文献   

9.
六经非“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病,自宋·朱肱《类证活人书》直以“太阳经”、“阳明经”等称之以后,汪琥响应此说,谓“仲景书止分六经,不言手足,其实则合手经而皆病。”(《伤寒论辨证广注》)遂致“六经”之说蔓延开去,沿袭至今,影响甚大。《伤寒论》诸多谬说曲解者,皆与这一“经”字有关。今当力斥其非,拨乱反正。三阴三阳六病不能称“六经”的理由一、“六经”之说原著没有根据仲景只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等,从未说过“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太阴经病”。《伤寒论》全书找不出“六经”二字,“六经”之说,实强加于仲景。诚如章太炎先生说:“仲景本未用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来苏集》“六经地面”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琴是伤寒学派中畅发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杰出医家,他所著《伤寒来苏集》,流传至今,体现出柯氏精究伤寒,卓然自立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伤寒来苏集》有几大鲜明特点,已广为后世医家所阐明,如柯氏大胆提出按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条文方证进行重新编次;如柯氏提出“六经为百病立法”说、“阴阳总纲”说、“六经地面”说、“三明合病”说等理论,还《伤寒论》以原貌,使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彰显于后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字、词书和仲景原著等论证了《伤寒论》中“以”的特殊用法──作假设连词,犹“若”、“如果”。并兼言“以……则……”和“以其……必……”句式。  相似文献   

12.
人体肠道寄生虫病,在我国古代就有一定的认识,始见于《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瘤及较讲—…”到汉代,这些认识日趋成熟,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就多处论及到了虫证。本文试就仲景对虫证的论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讨论如下。五虫证的征候及分型《金匾要略》记载蛔虫证的证候较为详细,如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诞心痛,发作有时。”“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吐燃,今病者静而复时颁……须臾复止。”《伤寒论》中叙及:“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虬。下之利不止。”“其人当吐以,今病…  相似文献   

13.
“脉证”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指通过脉象判断疾病证侯、确立治法的思维方法,是仲景辨证施治的特色之一。《伤寒杂病论》对此论述颇详,如《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篇均冠以“某某病脉证并治”,且原文中通过脉象阐释病证者,《伤寒论》398条原文中有148条,《金匮要略》414条原文中有141条。由此可知,通过脉诊确定病因病机的辨证思维方法在仲景辨证体系中极其重要。现就《伤寒杂病论》中“脉证思维”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甘姜苓术汤临证应用一得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李吉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于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中。仲景用其主要治疗“肾着”之病,即“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  相似文献   

15.
代建忠  崔敏 《河南中医》2005,25(3):74-75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依据,也称药物主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单元。仲景首先使用了以药名证的提法,如“桂枝汤证”、“柴胡证”,一旦相应证出现,用是药必具宏效。药证是构成方证的基础,方证是放大了的药证,二者本质上一致。仲景用药源自《神农本草经》较多,笔者在此推测仲景所本之方源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医家均在《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探讨旋覆花、代赭石的主治证及功效,以此二药组方用于临床主治反胃噎食,咳嗽痰喘,气逆不降者,靡不神效,很有临床研究价值。在用方化裁中,旋覆花、代赭石每每配对使用,且在剂量上很有考究。  相似文献   

16.
桂枝味辛性溫,有发汗溫经、通阳化气之功。茯苓味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能。仲景以桂枝配合茯苓,主要是用于水气內停之证。尤在泾说:“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是有一定见地的。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并用的方剂有五苓  相似文献   

17.
仲景临证善辨真伪,着眼病证的本质属性,每用反治法扶危救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爰对其部分反治病证的机理,试作探述,以供初学参考。热厥:仲景认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探求四逆散证的四  相似文献   

18.
郭华教授认为仲景用药严谨,遵从原著精神,认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枝正确。《伤寒论》第12至第30条是仲景论述桂枝汤的症状鉴别及加减应用,第28条亦出现类似太阳中风证症状,但病机为水饮外溢太阳经脉,水饮结而不开,桂枝的应用不利于水饮向下走之势,故不应当用气味俱轻走表之桂枝发汗。保留芍药酸收经脉之水饮,使水饮向机体内下走,引水归渠,再通过白术、茯苓运转脾气、通利水道,使水饮从小便而出。引水归渠、健脾利水是本方的治法特色,陈修园评价本方治疗水饮方法为“立法新”。本文列举郭师运用此方的案例一则,从临床实践角度证实本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笔者集多年内科临床应用《伤寒论》方(世谓“经方”)经验,归纳为5种用法,简述于后.1脉证病机相符用原方仲景首创之六经辨证,“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因的局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结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报及何脏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L’j。可见仲景治病是从“证”着手的,此“证”是机体在受外邪侵袭后内在病变呈现于外的证候群,也包括脉象。有诸内必形诸外,通过外在征候推测内在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血水相关”论及“瘀水互阻”说,从仲景用药特点探讨了化瘀利水法的作用机理,并以临床实例辉证化瘀利水法比单纯活血化瘀或单纯利水法获效更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