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硅胶管与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患者的效果。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时观察组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用硅胶管。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置管引流时间及发生皮下气肿、导管滑脱、引流管阻塞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引流时间少于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及导管滑脱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引流管阻塞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宜用双腔气囊导尿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乳胶导尿管做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研究.方法 丰都县中医院急诊科45例患者为治疗组,外科及内科4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乳胶导尿管(16F)作为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外科采用传统大口径胸腔引流导管,内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别观察两组治愈率、置管留置及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置管后对呼吸、咳嗽、自理生活和活动的影响、患者的耐受、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治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5.5%,治愈率93.3%.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置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少,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短,尤其在置管后对呼吸、咳嗽、自理生活和活动的影响、患者的耐受、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均较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胶导尿管(16F)作为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灭菌双腔弗来氏尿管与传统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将13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弗来氏尿管组、套管针1组和粗硅胶管组,比较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脱管、皮下气肿等临床指标。结果弗来氏尿管组的平均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肺复张程度、引流管脱出、皮下气肿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套管针组和粗硅胶管组。结论灭菌双腔弗来氏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自发性气胸(S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SP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引流管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9例采用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引流气体时间、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7%比79.49%,χ2=4.129、P=0.042),手术时间、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皮下气肿、明显瘢痕、明显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硅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6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6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硅管插管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66例均1次穿刺成功。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2~5 d,54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2~7 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胸腔积液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低蛋白等疾病,传统的粗管置入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方式需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各层组织,局部损伤大,且容易产生气胸、皮下气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2]。近年来有报道[3]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效果与引流管的粗细无直接关系。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8例,采取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硅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6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6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硅管插管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66例均1次穿刺成功。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2~5d,54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2~7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52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引流时间、脱管发生率及皮下气肿发生情况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脱管率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优于传统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主诉分级法(V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负性情绪评估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胸腔闭式引流的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VRS评分、PSQI评分、SCL-90评分及舒适度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引流管脱落、引流管阻塞、皮下气肿及胸腔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减轻术后心理和身体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还可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疗效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应用一次性吸痰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引流时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拔管的护理。认为一次性吸痰管胸腔闭式引流术避免了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及循环障碍的发生,且具有创伤小、感染率低、痛苦轻、经济的优点,患者易接受,因此掌握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42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置管期间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代传统的穿刺抽液既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痛苦,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患者易于接受,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临床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结果42例患者,导管滑脱2例,术后导管堵塞2例,堵管发生率4.76%。本组患者无发生术后出血、感染、气胸、胸液外渗等。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安全有效,但要加强置管护理,减少导管堵塞、滑脱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对我科5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置管期间无胸膜反应、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取代传统的穿刺抽液既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痛苦,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患者易于接受,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98例气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粗管组(B组)、细管组(C组).A组使用一次性输液管代替胸导管作闭式引流,B组使用传统的粗导管作闭式引流, C组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管周疼痛、感染、皮下气肿、堵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93.9%,B组治愈率97.0%,C组治愈率75.0%,前两组治愈率与置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优于C组(P<0.05);A组并发症较B组少,且伤口易愈合(P<0.05),A组堵管机会少,优于C组(P<0.05).[结论]一次性输液管作胸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胸腔引流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胸腔细管置管引流是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的一种改进方式,用于气胸的治疗.笔者目的在于探讨此方法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护理要点.对使用胸腔细管置管引流治疗的326例气胸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并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326例病人经胸腔细管置管引流治疗后肺完全复张,复张时间平均4.5天,无感染及其他意外发生.胸腔细管置管引流治疗气胸较传统闭式引流方式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效果确切,费用低廉.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肺尽早复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食管癌贲门癌术中置入负压球引流管,并与置入传统胸管相对照,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使用负压球细管引流,B组术后使用传统粗胶管水封瓶闭式引流.结果:A组在胸腔积液、脓胸、镇痛剂应用,引流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及管腔堵塞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应用负压球细管引流,创伤小,效果确切满意,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有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6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人遵医行为及胸腔闭式引流的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病人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复张性肺水肿、引流管脱落、引流管阻塞、皮下气肿、胸腔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及医患满意度,从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疗效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萍  聂洪玉  王丰  刘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88-3588
目的 观察膀胱造瘘管与梅花头导尿引流管、传统硅胶管用于治疗气胸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81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第1组:膀胱遗瘘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和对照组(第2、3组:梅花头导尿引流管、传统硅胶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各一组),每组27例,观察3组置管引流时间、皮下气肿发生率、脱管发生率及堵管率.结果 3组引流管脱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组和第2组堵管率高于第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造瘘管与梅花头导尿引流管、传统硅胶管均系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有效工具,但采用膀胱造瘘管治疗气胸比梅花头导尿引流管、传统硅胶管治疗气胸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笔介绍三腔气囊尿管治疗胸腔积液患的护理。77例胸腔积液患利用三腔气囊尿管作导管置入胸腔行闭式引流,进行胸液引流及胸腔冲洗、注药。认为:(1)三腔气囊尿管作导管置人胸腔行闭式引流疼痛少;(2)经三腔气囊尿管进行胸腔冲洗、注药方便;(3)用三腔气囊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做好患心理护理及引流管护理。应用三腔气囊尿管作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其操作方法简便、快捷、安全、可靠.便于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