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对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3-2010-03接受外科治疗的合并或疑合并PDA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术后院内死亡共4例,其中2例死于合并PDA的法洛四联症(TOF),2例死于合并PDA的肺动脉闭锁型TOF。结论疑诊合并PDA的心内畸形要行正中切口,以备其他心内畸形的同期矫治,术中要仔细探查,以防漏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3年9月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共1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复合畸形为室间隔缺损(VSD)并发房间隔缺损(ASD)7例,ASD并发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SD并发肺动脉瓣狭窄(PS)2例,VSD并发PDA 5例.介入治疗的顺序依次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48 h,1~6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17例复合畸形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9% (1/17),1例VSD并ASD术后发生残余分流伴溶血经治疗后停止,余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采取适当的治疗策略,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安全可行、有效,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胸微创封堵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3至2019-6共10例患儿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共5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ASD合并PDA 4例。术中TEE引导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或经胸骨中段第三肋旁小切口入路。术后TEE观察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膜功能障碍。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出院前及术后1、3、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心电图均未见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结论: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管涛  王黎明  祁国荣  路霖  曲毅  杨延平  毛文凯 《临床荟萃》2012,27(16):1431-1432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f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04%~0.08%,大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0%,青海省平均海拔3300m,由于高原缺氧、寒冷、干燥等不利因素影响,PDA发病率约为0.7%[1],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是手术的重要危险因素[2].既往外科手术是治疗PDA的唯一方法,随着介入技术及封堵器材的发展,特别是Amplatzer封堵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目前已作为PDA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将我科收治PDA合并SPH患者17例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1987年5月~1997年3月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112例,现就其围产期的处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987年5月~1997年3月在我院分娩者共17791例,同期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112例,患病率为0.63%,其中心律失常37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先天性心脏病26例,妊高征心脏病14例,围产期心肌病6例,贫血性心脏病1例,其他心脏病2例。112例中有36例发生心衰(心功能N~IV级),占32.14%,其中风心病10例,先心病5例,妊高征心脏病12例,围产期心肌病6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贫血性心脏病1例。36例病人共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心房颤动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比较房颤合并不同疾病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997年至2005年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房颤患者782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73例,冠心病266例,非风湿瓣膜性心脏病69例,高血压63例,心肌病45例,特发性房颤39例,先天性心脏病17例。观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颤,以风心病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分别为34.9%和34.0%。风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年龄较冠心病患者轻,风心病房颤患者占中年组(40~60岁)的85.9%,其中女性占54.6%,冠心病房颤患者占老年组(〉60岁)的70.4%,其中男性占73.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以房颤为首发症状就诊的89例患者中,冠心病仅占12.3%,特发性房颤占43.8%,高血压占31.4%,其他占12.5%。脑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风心病5.1%,冠心病2.2%,风心病合并冠心病11.7%,其他类型心脏病2.9%。左房血栓的检出率分别为风心病13.9%,冠心病3.1%,风心病合并冠心病15.1%,其他类型心脏病3.3%。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房颤患者不同病因的年龄、性别的构成差异明显。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多合并有其他心脏病,如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等。以房颤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诊断冠心病应该谨慎。风心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并不少见,其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抗凝治疗后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对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的影响。方法:将170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围产期足月新生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图证实,随机分为消炎痛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二组,治疗7天后,作第二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70例围产期足月新生儿中,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单纯型)患儿有57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87.70%,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型)患儿有67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63.80%;消炎痛治疗组,其中单纯型患儿有38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95%,合并型患儿有53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78%;未治疗组,其中单纯型患儿有19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76%;合并型患儿有14例动脉导管关闭,关闭率37.80%。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对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有影响,它能影响少动脉导管关闭,消炎痛有助于围产期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  相似文献   

8.
动脉导管未闭(PDA)占先天性心脏病的9%~12%^[1],是临床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因其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成功应用于PDA的介入治疗,而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Amplatz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199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率先报道Amplatzer封堵器(amplalzer duct occluder,ADO)治疗PDA的结果^[2],并综合文献报道了ADO治疗PDA的技术成功率约为99%^[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VSD,4例ASD、1例PD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大小后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11例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放置封堵器9例获得成功,无封堵器漂移、栓塞、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术中的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及术后复查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介人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胎儿时期心脏发育障碍所引起的一组出生后即存在的心脏及与之连接的大血管的畸形病变,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存活的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7%~0.8%,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息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出生。外科手术是传统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创伤很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术后瘢痕,患者难以接受。20世纪60年代Rasbkind的球囊房间隔造口和Prostmann的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72例,其中ASD28例,VSD25例,PDA19例,分析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并发症发生等资料。结果70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97.2%,分别于术后24h、7d、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包括:(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2)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妊娠;(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4)围产期心肌病等。不宜妊娠的心脏病患者一旦妊娠,或妊娠后心功能恶化者,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以及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增高是正常妊娠的2~3倍。为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做好心脏病孕妇的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住院的3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以便指导临床对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与合理治疗。方法 对63例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多切面扫查,以显示房室大小、畸形部位及异常血流情况,判定有无肺动脉高压形成。结果 63例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AsD)42例(66.67%),室间隔缺损(VSD)5例(7.94%),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4.76%),其它类型先心病13例(20.63%)。其中,出现右向左分流者29例(46.03%)。结论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多见,异常的血流动力学致使心脏增大和心脏功能改变。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中老年先心病,一旦明确诊断且不伴肺动脉高压者,应建议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平片特征探讨(附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经心导管及造影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左上腔静脉34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27岁。其中32例有手术证实(病变组)。分析其X光平片上纵隔的密度、外型。随机抽取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未合并左上腔静脉者作对照分析(对照组)。结果:病变组X光平片示于主动脉弓之上左缘有带状或新月形血管阴影及形成上纵隔呈“V”形增宽阴影18例(52.9%),对照组4例假阳性(16%)。结论:X光平片对左上腔静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合导管和造影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1992年~2001年我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1例,无手术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 (MRI)在小儿常见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及MRI检查 ,其中 6例作心血管造影 (ACG) ,5 7例行手术。结果  82例中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 6 0例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1例 ,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2例 ,ASD合并PDA 1例 ,VSD合并ASD、PDA 3例 ,ASD 2例 ,PDA 3例。MRI检查出超声心动图漏诊的伴有主动脉弓病变 18例。结论 小儿常见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MRI诊断结果与超声相符 ,能显示心外大血管异常是MRI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视胸腔镜动脉导管手术操作的启发下,1996年2月~1998年1月,我们在因动脉导管来闭(PDA)住院的40例患者中,选择32例,采用腋下小切口直视下实施动脉导管未闭手术。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17岁,平均8.5±3.2岁。体重9~52kg。病例选择:无发热、紫组,各项检查未提示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均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4/Ⅵ级连续性双期杂音,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超声心动图检查:管型导管23例,漏斗型导管9例,PDA直径0.5cm~1.6cm,长度0.4cm~1.1cm。术后安放胸腔闭式引流者8例。2手术方法全麻,插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对1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单心室7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右心双出口3例,右室双出口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合并三房心1例,左上腔3例,1例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全组手术无围术期死亡,1例年龄大并二尖瓣成形者术后8d左右出现下腔静脉综合征表现,经治疗后好转;其余均无顽固性胸腹水发生。随访2~48个月,无心律失常发生,氧饱和度93%~97%,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能有效治疗不能解剖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弥补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不足,而恰当的围术期处理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我科2005—01~2005—12出生的窒息新生儿抢救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5—01~2005—12共出生新生儿1208例,窒息新生儿66例,发生率为5.48%,其中重度窒息21例。重度窒息中根据原因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产前子痫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血小板为01例,妊娠合并重度贫血1例,双胎妊娠合并高血压病1例,双胎1例,早产儿8例(孕周28~34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封堵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治疗封堵术患者314例,男141例,女173例,2~74岁,平均21.6岁,体重8—60kg。VSD91例(包括外科术后残余漏1例),ASD152例,PDA65例,VSD+PDA4例,ASD+VSD2例。本组病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