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鞣花酸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不同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分别以160、320和480 mg·kg-1鞣花酸灌胃,连续15 d。末次灌胃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其余组小鼠均灌胃50%乙醇12 mL·kg-1,禁食不禁水,16 h后各组小鼠眼球取血,处死,取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计算各组小鼠肝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G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GSH活性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480 mg·kg-1剂量时作用最为明显;鞣花酸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其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0、400和800 mg·kg-1DBP组,每组10只。各剂量DBP组小鼠连续灌胃给予DBP,灌胃剂量分别为200、400和800 mg·kg-1·d-1,对照组小鼠仅给予玉米油溶剂。于染毒满2和4周时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收集睾丸,并测定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染毒2周后,400和800 mg·kg-1 DBP组小鼠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00 mg·kg-1 DBP组(P<0.05);400和8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SOD活性低于200 mg·kg-1 DBP组(P<0.05);各剂量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染毒4周后,400和8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和200 mg·kg-1DBP组(P<0.05);400和8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800 mg·kg-1 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200、400 mg·kg-1 DBP组(P<0.05);各剂量DBP组小鼠睾丸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BP可诱导小鼠睾丸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睾丸抗氧化能力下降,造成生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rhKD/AP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rhKD/AP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rhKD/APP小中大剂量(4.5、9.0、18.0 mg•kg-1)组。测定实验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重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中MDA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有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与模型组相比,rhKD/APP小、中、大剂量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轻,且随着rhKD/APP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rhKD/APP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鞣花酸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低、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分别以160、320及480 mg·kg-1鞣花酸连续灌胃14d。模型组与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1% CCl4,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植物油,16 h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基转移(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酸(AST)水平,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实验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中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鞣花酸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鞣花酸对CC1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480 mg·kg-1剂量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APG)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CCl4和D-半乳糖胺作为化学毒物制成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Y)的活性。光镜下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CCl4肝损伤模型组和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CCl4和D-半乳糖胺均造模成功。空心莲子草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和SOD活力明显提高(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空心莲子草组肝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空心莲子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柳叶鬼针草(TFB)〖JP3〗总黄酮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护肝片(4 g?kg-1)〖JP〗组及TFB高、中、低(120、60和3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次数给予CCl4 分别制备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B(120、60和30 mg/kg)及阳性药护肝片(4 g/kg)组小鼠肝脏水肿明显减轻(P<0.05或P<0.01),血清AST及AL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肝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TFB对CCl4所致小鼠急、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虫草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虫草多糖(C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D-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匀浆中超氧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浓度,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虫草多糖(125、250、500 mg/kg)ig 给药明显降低CCl4和D-GaLN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抑制肝匀浆中上升的MDA水平和升高过低的SOD活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虫草多糖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ECB)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ICR种小鼠40只,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腹腔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DECB组小鼠给予DECB 1 g·kg-1,阳性药物组小鼠给予护肝片0.63 g·kg-1,每天1次,连续30d;末次给药2 h后,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10% CCl4调和油溶液(10 mL·kg-1)并禁食,建立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表现;TUNEL方法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和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T-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DECB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葛根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葛根总黄酮抗肝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葛根总黄酮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AST、ALT含量的升高(P<0.01),并能升高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减轻对肝细胞的病理性损害.结论:葛根总黄酮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凯西莱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凯西莱对四氯化碳 (CCl4 )致小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并探讨其剂量学。方法 :采用 CCl4 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以不同剂量凯西莱 (2 5 ,5 0 ,10 0及 2 0 0 mg· kg- 1·d- 1 )腹腔注射治疗 4天。观察动物体重改变及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及肝脏蛋白、丙二醛 (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CCl4 注射后小鼠体重不增 ,血清 AL T、AST和肝脏 MDA水平明显升高 ,肝脏 GSH和 SOD水平则降低 ,肝组织超微结构显示有明显损伤。凯西莱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 ,血清 ALT和 AST活性及肝组织 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以 5 0 mg/ kg治疗组肝损伤最轻。凯西莱还可使肝脏 GSH和 SO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凯西莱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有效对抗 CCl4 对小鼠的肝毒性 ,且存在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连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浓度,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和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使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纤维化面积。 结果:百令疏肝胶囊高(450 mg·kg-1)、中(270 mg·kg-1)和低(90 mg·kg-1)剂量组的血清Ⅲ 型前胶原肽水平[分别为(34.46±13.95)、(36.15±9.46)和(40.58±7.72) ng·ml-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分别为(16.65±4.24)、(16.66±4.34)和(18.99±6.05) ng·ml-1]、层粘连蛋白水平[分别为(12.94±4.29)、(12.96±3.21)和(15.32±8.00 )ng·ml-1]和肝组织纤维化面积[分别为(0.02240±0.01337)、(0.02176±0.01460)和(0.02384±0.01405)μm2]显著低于模型组的相应值[(49.38±10.95) ng·ml-1、(30.84±14.48)ng·ml-1、(30.22±17.00) ng·ml-1、(0.03929±0.01732) μm2];高、中剂量组的肝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09)、(0.81±0.09)μg·mg湿重-1,显著低于模型组的(1.06±0.33)μg·mg湿重-1;高剂量组的肝组织中白蛋白水平为(34.02±4.17 )g·L-1,显著高于模型组的(30.25±4.21) g·L-1。 结论: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 Ost)对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行为学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25-35)3 μL(1.0 mmol•L-1)、脑缺血再灌注(短暂性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分别制备拟老年性痴呆和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治疗组每天ip蛇床子素(15,7.5 mg•kg-1),连续10 d。通过Morris水迷宫、探索运动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的变化,并测定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含量。结果:蛇床子素(7.5, 15 mg•kg-1,ip)可明显改善两种痴呆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P<0.01,P<0.05),并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脑组织的NO和NOS含量(P<0.01)。结论:蛇床子素(7.5, 15 mg•kg-1,ip)可改善侧脑室注射Aβ25-35致老年性痴呆、脑缺血再灌注致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探索能力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肝灵颗粒对兔CCl4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0% CCl4油溶液5?ml/kg皮下注射建立兔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Cl4模型组、复肝灵(FGL)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 谷氨酰基转移酶(r G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CCl4模型组体重明显降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FGL治疗组体重有所降低,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CCl4模型组兔血清AST、ALT和r GT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3个FGL治疗组显著增(P<0.01); FGL?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CCl4所引起的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升高(P<0.01);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组织学结构,FG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修复。结论:复肝灵对兔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半夏汤(Small Pinelliae Decoction,SPD)止呕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顺铂(7.5 mg·kg-1)和阿扑吗啡(1.6 mg·kg-1)制备水貂呕吐模型。提取小半夏汤(半夏:生姜=1:1)有效成分制备成颗粒,给予水貂灌胃(ig)小半夏汤(相当于给予4.0,1.0 g·kg-1生药量)后30 min,再腹腔注射(ip)顺铂或阿扑吗啡,研究小半夏汤对外周和中枢性两种呕吐模型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小半夏汤可显著抑制顺铂(72 h内)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减少干呕和呕吐次数并延长呕吐潜伏期(P<0.01);并可对抗顺铂引起极后区和回肠组织P物质I型受体(neurokinin-1,NK1)表达增加(P<0.05)。小半夏汤也可抑制阿扑吗啡(6 h内)的呕吐反应(P<0.01);但对其呕吐潜伏期效果不显著,却可显著降低呕吐率(P<0.05)。结论:小半夏汤颗粒对于顺铂和阿扑吗啡所导致的呕吐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枢及外周的NK1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苍耳水提物(CEW)对 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及对正常小鼠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 方法:利用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Acarbose)为对照品,不同浓度的CEW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内试验,CEW以40.0、10.0 g·kg-1,阿卡波糖0.375 g·kg-1,生理盐水(NaCL)0.3ml给正常小鼠ig,连续5 d后,分别负荷葡萄糖2.0 g·kg-1、蔗糖4.0 g·kg-1、淀粉2.0 g·kg-1,在15、30、60、120 min时间点测定小鼠血糖值。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CEW以40.0、10.0 g·kg-1,二甲双胍片(Metformin)0.08g·kg-1,参芪胶囊(SSJN)0.30 g·kg-1给正常小鼠ig,测定连续给药2周和4周后的血糖值。 结果:酶-抑制剂模型中,CEW浓度在0.3125 g·L-1~10.00 g·L-1时,抑制率为55.42%~92.73%;阿卡波糖浓度为1.5625 g·L-1~25.00 g·L-1时,抑制率为9.28%~64.87%。耐糖量试验中,淀粉组血糖值降低明显(P<0.01),蔗糖组次之(P<0.05),葡萄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糖尿病模型试验中,连续给药2周后, CEW 40.0g·kg-1(CEW-40)组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极其显著(P<0.01), CEW10.0g·kg-1(CEW-10)组降糖作用显著降低(P<0.05),4周后,两组降糖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 结论:CEW中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的活性成分,抑制AG活性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浓度在0.3125 g·L-1~10.00 g·L-1范围内,抑制率与浓度成正比,可提高正常小鼠的耐糖量;高血糖小鼠模型试验中,CEW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相似文献   

16.
摆茹  董琪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681-682
目的观察盐酸地尔硫卓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盐酸地尔硫卓的保肝降酶作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以经口灌胃的方法连续4天给盐酸地尔硫卓,末次给药30分钟后,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化学毒物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脏损伤,染毒后24小时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酰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盐酸地尔硫卓能使CCl。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LDH、AST降低(P〈0.01),肝脏的病理学损害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地尔硫卓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石见穿水煎液对小鼠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作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质量系数以及体重增重等方面观察石见穿水煎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石见穿水煎液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四氯化碳肝损伤后血浆中ALT异常增高;降低四氯化碳损伤后的肝脏质量系数,改善肝损伤小鼠体重增重。结论:石见穿水煎液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